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江涛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63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包括口形钢架、横向支杆、转轮、提升带、绑带、液压油缸、无线接收器、液压工作站、锁止脚轮、底座、第一移动横板、第二移动横板、T形活塞杆头、齿轮、固定板、竖板、链条、固定销、固定横板和遥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轮和锁止脚轮的转动实现重力拉伸支撑架水平移动的效果,利用遥控器对无线接收器发送指令,通过液压工作站作用于液压油缸,实现绑带绑缚患者在垂直方向移动的效果,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垂直间距要求和变动场地的位移要求,具有使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应用灵活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力拉伸支撑架
,尤指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
技术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病率在1%一2%。绝大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后都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牵引治疗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首选。目前腰椎牵引治疗的方法很多,不同的牵引方法对疗效影响很大。随着目前医疗费用的提高,选择一种疗效可靠、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将是对患者的最大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包括口形钢架、横向支杆、转轮、提升带、绑带、液压油缸、无线接收器、液压工作站、锁止脚轮、底座、第一移动横板、第二移动横板、T形活塞杆头、齿轮、固定板、竖板、链条、固定销、固定横板和遥控器。所述的底座的左部安装了两只转轮,底座的右部安装了两只锁止脚轮,液压油缸安装于底座上且位于口形钢架中间,底座的右端还安装了液压工作站,液压工作站与液压油缸进行液压管路连接,液压工作站内设置了无线接收器,口形钢架与底座焊接成一体,口形钢架的两侧钢架内侧设置滑槽,第一移动横板和第二移动横板的两端置于滑槽内,两块竖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移动横板和第二移动横板焊接形成移动机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横向支杆焊接在固定板的上端,横向支杆上设置了提升带,提升带的底部设置了绑带,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部设置了T形活塞杆头,T形活塞杆头的两侧均设置了可转动的齿轮,链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链条的一端通过设置的固定销连接在固定横板上,固定横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口形钢架上,链条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固定销连接在第二移动横板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推动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通过转轮和锁止脚轮的转动,可实现推动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移动到适宜地点,并通过锁止脚轮进行锁止;患者站在底座上,用绑带绑在患者腋下,利用遥控器对无线接收器发送上升指令,通过液压工作站作用于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驱动T形活塞杆头上升,齿轮转动并通过链条对第二移动横板进行提升,进而带动横向支杆上升,横向支杆在带动患者悬吊于空中,此时患者双手握在横向支杆上放松胸腹及腰背部肌肉,完全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用持续牵引分钟左右,当腰背部肌肉完全放松时,双下肢及臀部做前后左右摆动到分钟,每天坚持到次,每次牵引后卧硬板床小时以上,治疗工作结束后,利用遥控器对无线接收器发送上升指令,液压油缸驱动T形活塞杆头下降,患者自身重力作用下,齿轮转动并通过链条使得第二移动横板下降,进而带动横向支杆下降,最后将患者下放于底座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转轮和锁止脚轮的转动实现重力拉伸支撑架水平移动的效果,利用遥控器对无线接收器发送指令,通过液压工作站作用于液压油缸,实现绑带绑缚患者在垂直方向移动的效果,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垂直间距要求和变动场地的位移要求,具有使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应用灵活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口形钢架,2、横向支杆,3、转轮,4、提升带,5、绑带,6、液压油缸,7、无线接收器,8、液压工作站,9、锁止脚轮,10、底座,11、第一移动横板,12、第二移动横板,13、T形活塞杆头,14、齿轮,15、固定板,16、竖板,17、链条,18、固定销,19、固定横板,20、遥控器。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包括口形钢架1、横向支杆2、转轮3、提升带4、绑带5、液压油缸6、无线接收器7、液压工作站8、锁止脚轮9、底座10、第一移动横板11、第二移动横板12、T形活塞杆头13、齿轮14、固定板15、竖板16、链条17、固定销18、固定横板19和遥控器20。所述的底座10的左部安装了两只转轮3,底座10的右部安装了两只锁止脚轮9,液压油缸6安装于底座10上且位于口形钢架1中间,底座10的右端还安装了液压工作站8,液压工作站8与液压油缸6进行液压管路连接,液压工作站8内设置了无线接收器7,口形钢架1与底座10焊接成一体,口形钢架1的两侧钢架内侧设置滑槽,第一移动横板11和第二移动横板12的两端置于滑槽内,两块竖板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移动横板11和第二移动横板12焊接形成移动机构,固定板15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横向支杆2焊接在固定板15的上端,横向支杆2上设置了提升带4,提升带4的底部设置了绑带5,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顶部设置了T形活塞杆头13,T形活塞杆头13的两侧均设置了可转动的齿轮14,链条17与齿轮14啮合连接,链条17的一端通过设置的固定销18连接在固定横板19上,固定横板19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口形钢架1上,链条17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固定销18连接在第二移动横板12上。使用时,推动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通过转轮3和锁止脚轮9的转动,可实现推动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移动到适宜地点,并通过锁止脚轮9进行锁止;患者站在底座10上,用绑带5绑在患者腋下,利用遥控器20对无线接收器发送上升指令,通过液压工作站8作用于液压油缸6,液压油缸6驱动T形活塞杆头13上升,齿轮14转动并通过链条17对第二移动横板12进行提升,进而带动横向支杆2上升,横向支杆2在带动患者悬吊于空中,此时患者双手握在横向支杆上放松胸腹及腰背部肌肉,完全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用持续牵引20分钟左右,当腰背部肌肉完全放松时,双下肢及臀部做前后左右摆动5到10分钟,每天坚持1到2次,每次牵引后卧硬板床1小时以上,治疗工作结束后,利用遥控器20对无线接收器发送上升指令,液压油缸6驱动T形活塞杆头13下降,患者自身重力作用下,齿轮14转动并通过链条17使得第二移动横板12下降,进而带动横向支杆2下降,最后将患者下放于底座10上。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包括口形钢架、横向支杆、转轮、提升带、绑带、液压油缸、无线接收器、液压工作站、锁止脚轮、底座、第一移动横板、第二移动横板、T形活塞杆头、齿轮、固定板、竖板、链条、固定销、固定横板和遥控器;/n所述的底座的左部安装了两只转轮,底座的右部安装了两只锁止脚轮,液压油缸安装于底座上且位于口形钢架中间,底座的右端还安装了液压工作站,液压工作站与液压油缸进行液压管路连接,液压工作站内设置了无线接收器,口形钢架与底座焊接成一体,口形钢架的两侧钢架内侧设置滑槽,第一移动横板和第二移动横板的两端置于滑槽内,两块竖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移动横板和第二移动横板焊接形成移动机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横向支杆焊接在固定板的上端,横向支杆上设置了提升带,提升带的底部设置了绑带,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部设置了T形活塞杆头,T形活塞杆头的两侧均设置了可转动的齿轮,链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链条的一端通过设置的固定销连接在固定横板上,固定横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口形钢架上,链条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固定销连接在第二移动横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骨科治疗用重力拉伸支撑架包括口形钢架、横向支杆、转轮、提升带、绑带、液压油缸、无线接收器、液压工作站、锁止脚轮、底座、第一移动横板、第二移动横板、T形活塞杆头、齿轮、固定板、竖板、链条、固定销、固定横板和遥控器;
所述的底座的左部安装了两只转轮,底座的右部安装了两只锁止脚轮,液压油缸安装于底座上且位于口形钢架中间,底座的右端还安装了液压工作站,液压工作站与液压油缸进行液压管路连接,液压工作站内设置了无线接收器,口形钢架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林江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