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45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包括侧壁设置浓度检测装置的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和水箱的输出端与调配池管道连接,调配池的输出端设置乳化液泵与乳化液混合池管道连接,调配池侧壁设置浓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搅拌和加热装置,乳化液混合池外侧壁设置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多个对应连接于提取装置、阀门装置、乳化液泵、浓度检测装置、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且输出控制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乳化稀释液浓度稳定,供液稳定,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效,安全可靠,易于操作,节省了人工,延长乳化液泵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开采行业需要对采集的煤矿进行乳化作用,主要是通过一定浓度乳化液对采集粗煤进行乳化,通过控制乳化液和水的配比,调配乳化稀释液,在乳化液调配稀释的过程中,加停水和乳化液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由于加停水不及时,乳化液混合池极易缺水造成乳化液泵被吸空,加水过多以致水流溢出,加乳化液不及时,导致乳化稀释液浓度过低,乳化作用效率低,加乳化液过多,导致乳化稀释液浓度过高,造成乳化液浪费,使得泵站供液不稳定,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而且对乳化液泵也有较大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供液不稳定的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包括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和水箱的输出端分别依次设置过滤装置、提取装置和阀门装置后与调配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调配池的输出端设置乳化液泵后与乳化液混合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的侧壁分别设置液位传感器,调配池侧壁设置浓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乳化液混合池的外侧壁设置与其固接的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有多个对应连接于提取装置、阀门装置、乳化液泵、浓度检测装置、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且输出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液位传感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其中,第一传感器设置在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的侧壁底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水箱侧壁底端,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调配池侧壁底端和顶端,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乳化液混合池侧壁底端和顶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浓度检测仪,浓度检测仪与可编辑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过滤装置设置为活动连接在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输出端口内侧的过滤网板,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提取泵和第二提取泵,阀门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提取泵的输入端与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的输出端管道连接,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第二提取泵的输入端与水箱的输出端管道连接,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其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提取泵和第二提取泵分别与可编辑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调配池底部设置的搅拌装置设置为电磁搅拌仪,加热装置设置为电加热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乳化液泵与乳化液混合池之间的管道设置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与乳化液泵的输出端管道连接,输出端与乳化液混合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有电信号传递至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当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无电信号传递至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时,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提升泵和第二提升泵打开,高浓度乳化液和水通过管道进入调配池进行混合稀释,电磁搅拌仪和电加热器开始工作,浓度检测仪检测乳化稀释液的浓度并通过电信号传递至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当浓度大于设定浓度时,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控制增大进水流量,当浓度小于设定浓度时,控制增大高浓度乳化液进样流量,当第四传感器有电信号传递至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时,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控制同步调节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度,高浓度乳化液和水进样流量减小;S2、当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均无电信号传递至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控制乳化液泵和第三电磁阀打开,乳化稀释液进入乳化液混合池,乳化稀释液进入乳化液混合池内且液位到达第六传感器位置,第六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至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或者第一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无电信号传递至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提取泵、第二提取泵和乳化液泵关闭。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和水箱的输出端分别依次设置过滤装置、提取装置和阀门装置后与调配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调配池的输出端设置乳化液泵后与乳化液混合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的侧壁分别设置液位传感器,调配池侧壁设置浓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乳化液混合池的外侧壁设置与其固接的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有多个对应连接于提取装置、阀门装置、乳化液泵、浓度检测装置、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且输出控制信号,使得乳化稀释液浓度稳定,且有利于乳化液泵站供液的稳定,该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效,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又节省了人工,延长乳化液泵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调配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乳化液混合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2、调配池;3、水箱;4、乳化液混合池;5、过滤网板;6、第一提取泵;7、第一电磁阀;8、可编辑逻辑控制器;9、第二提升泵;10、第二电磁阀;11、乳化液泵;12、第三电磁阀;13、电磁搅拌仪;14、电加热器;15、浓度检测仪;16、第三传感器;17、第四传感器;18、第五传感器;19、第六传感器;20、第二传感器;21、第一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包括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1、水箱3、调配池2和乳化液混合池4,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1和水箱3的输出端分别依次设置过滤装置、提取装置和阀门装置后与调配池2的输入端管道连接,调配池2的输出端设置乳化液泵11后与乳化液混合池4的输入端管道连接,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1、水箱3、调配池2和乳化液混合池4的侧壁分别设置液位传感器,调配池2侧壁设置浓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乳化液混合池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和水箱的输出端分别依次设置过滤装置、提取装置和阀门装置后与调配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调配池的输出端设置乳化液泵后与乳化液混合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的侧壁分别设置液位传感器,调配池侧壁设置浓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乳化液混合池的外侧壁设置与其固接的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有多个对应连接于提取装置、阀门装置、乳化液泵、浓度检测装置、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且输出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和水箱的输出端分别依次设置过滤装置、提取装置和阀门装置后与调配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调配池的输出端设置乳化液泵后与乳化液混合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水箱、调配池和乳化液混合池的侧壁分别设置液位传感器,调配池侧壁设置浓度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乳化液混合池的外侧壁设置与其固接的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有多个对应连接于提取装置、阀门装置、乳化液泵、浓度检测装置、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且输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其中,第一传感器设置在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的侧壁底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水箱侧壁底端,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调配池侧壁底端和顶端,第五传感器和第六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乳化液混合池侧壁底端和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浓度检测仪,浓度检测仪与可编辑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乳化液自动配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活动连接在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输出端口内侧的过滤网板,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提取泵和第二提取泵,阀门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提取泵的输入端与高浓度乳化液储存室的输出端管道连接,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第二提取泵的输入端与水箱的输出端管道连接,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其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扣红卫谢彪阮磊刘法允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