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5835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地锦草2‑4重量份、五指毛桃2‑4重量份、三棵针2‑4重量份、锦灯笼2‑4重量份、石榴皮1‑1.5重量份、甘草1‑1.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中医药配伍理论复合而成,安全,有效,能高效防治水禽腹泻病及鸭大肠杆菌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是大肠埃希氏菌的俗称,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是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根据chuA基因、yjaA基因、片段TspE4.C23个标志基因的有无,可以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A、B1、B2、D共4个种系发生型,其中B2和D型为主要发生型,因此又被称为毒力克隆菌群。1894年,首次有了关于鸡大肠杆菌的报道,随后世界养禽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有了关于大肠杆菌病不同病型的报道。目前,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资料大多数来源于鸡,对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资料很少。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大肠杆菌因其血清型及抗原复杂,有多种致病型,易在其他病原体感染后继发致病,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传染病之一。鸭大肠杆菌病在养鸭场最常见,既可以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主要引起鸭的脐炎、卵黄吸收不全、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泻、败血症等,部分可引起关节炎、湿眼圈、皮下脓肿等。同时引起鸭减食、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等。大肠杆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易产生耐药性,较难治疗。2017年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自然》新闻上首次公布了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12种细菌或细菌家族耐药菌清单,其中包括耐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氟喹诺酮的沙门氏菌等。2017年6月22日农业部也印发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并提出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优化兽用抗菌药物品种结构等5条行动目标。随着细菌耐药形势越来严峻,一些非一线抗生素碳青霉烯和黏菌素也陆续被证明普遍存在细菌对其的耐药基因blaNDM-1和mcr-1。由此,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成为迫切需要。我国是兽用抗菌药物生产和使用大国,但兽用抗菌药物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使用不尽合理、科学用药意识不强等致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严重威胁畜禽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隐患。尽管化药类抗菌药在控制大肠杆菌感染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耐药株尤其是多重耐药株层出不穷,因此对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各方面的系统研究非常必要。目前,用化学药物仍是防治畜禽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化学药物经反复使用,病原微生物对其产生抗药性,出现耐药株,而且西药也不能完全、可靠、合理地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现在,化学药物的使用不但治疗效果大不如从前,而且直接影响动物产品的安全与卫生,这不仅关系到畜牧生产和畜牧经济,还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广泛关注的政治性问题。目前虽也发出较多的抗菌药替代品,如益生菌、酶制剂、植物提取物(包括中药)、抗菌肽、寡糖等,但研发产量却非常低。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药源广泛,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较多,不易被细菌识别,不易产生耐药性。在急慢性感染时使用抗菌中药不仅能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还具有调节免疫等功能由此起到全面的调理作用。因此,研究开发具有抗菌作用的新型抗菌中药药物,对鸭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尤为重要。虽然市售的中药兽药产品有许多,由于对中草药的基础研究不足,许多中草药的治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部分中草药兽药制剂的配伍缺乏科学性。中草药的单味药效各有特点,通过合理的配伍可增强原有功效,扩大抑菌范围,故复方制剂在兽医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目前中药抑菌的研究多在体外进行,体内的研究较少,加大了临床运用的难度,且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等。因此开发新型中药复方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地锦草2-4重量份、五指毛桃2-4重量份、三棵针2-4重量份、锦灯笼2-4重量份、石榴皮1-1.5重量份、甘草1-1.5重量份。上述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配方为:地锦草2重量份、五指毛桃2重量份、三棵针2重量份、锦灯笼2重量份、石榴皮1重量份、甘草1重量份。所述中药组合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所述的制剂剂型为散剂、片剂或口服液。上述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比例取药材地锦草、五指毛桃、三棵针、锦灯笼、石榴皮、甘草,粉碎,混合,按照1:6-10的比例以蒸馏水浸泡过夜,加热,从沸腾开始计时,提取2-3次,每次1-2hr,每次提取完,趁热过滤,取上清,合并,浓缩。优选上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照比例取药材地锦草、五指毛桃、三棵针、锦灯笼、石榴皮、甘草,粉碎,混合,按照1:10的比例以蒸馏水浸泡过夜,加热,从沸腾开始计时,提取3次,第一次2hr,第二、三次各1.5hr,每次提取完,趁热过滤,取上清,合并,浓缩至原生药含量0.5g/mL,冷冻干燥,研磨成细粉。本专利技术组方的配伍原则:鸭感染大肠杆菌病,可见身热口渴饮水大增,多由表证已疲所致;肌表汗出、气喘,多由里热已炽、里热上蒸于肺所致;下痢臭秽黄绿粪便,肛门有灼热感,多由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邪陷阳明大肠所致;且机体削弱同时外感邪气,故表邪来犯。所以治疗以清里为主,并先解在表之邪,且辅以扶正祛邪。若治疗不正确而只采取攻下之法,可导致里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化热,湿热互结下注阳明大肠,随致下痢不止。故而在组方时以抑菌作用强的清热凉血药地锦草为君药,加入补益脾肺、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的五指毛桃、三棵针、锦灯笼为臣药,涩肠止泻的石榴皮为佐药,调和诸药的甘草为使药,诸药共同作用,发挥其清热凉血、调整脾肺、清热燥湿解毒、涩肠止泻之效,共同调整机体使趋于正常。方中地锦草为君药,五指毛桃、三棵针、锦灯笼为臣药,石榴皮佐药,甘草为使药。地锦草,味辛,性平。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等功效,为君药。五指毛桃,其性平,味甘、辛,有健脾补肺、利湿舒筋之功效,入脾、肺、肝经。既能能升脾胃清阳之气又能下行治痢疾,可解表之邪,疏解脾肺,且能起到扶正之效。三棵针,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锦灯笼,性寒,味苦。归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属清热解毒药。三棵针、锦灯笼行清热燥湿、清热解毒之功效,且能行祛邪之效,与五指毛桃共为臣药,共同发挥其扶正祛邪之功效。石榴皮,性温,味酸、涩。归大肠经。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等功效,为佐药。甘草,其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其能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中医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地锦草2-4重量份、五指毛桃2-4重量份、三棵针2-4重量份、锦灯笼2-4重量份、石榴皮1-1.5重量份、甘草1-1.5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地锦草2-4重量份、五指毛桃2-4重量份、三棵针2-4重量份、锦灯笼2-4重量份、石榴皮1-1.5重量份、甘草1-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地锦草2重量份、五指毛桃2重量份、三棵针2重量份、锦灯笼2重量份、石榴皮1重量份、甘草1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枫朱善元董洪燕刘云吴植王安平王永娟郭长明吴双封琦洪伟鸣徐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