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27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腔,且空气腔的内部固定有硅橡胶,所述空气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浸胶层,且第一浸胶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浸胶层,所述第二浸胶层的背面固定有连接胶块,且连接胶块的背面固定有圆形橡胶块,所述手套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的内部插设有第一皮筋,所述第一皮筋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皮筋、第二皮筋和挡块,通过将擦拭布拉出,解决汗渍清除麻烦的问题,空气腔内部设置有硅橡胶,当手指弯曲时,使手套本体按压硅橡胶连接胶块空气腔内的空气被压缩,从手套本体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
本技术涉及手套
,具体为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
技术介绍
劳保手套是人们在劳动中用于保护双手免受伤害的手套,劳保手套可以保护劳动者的手不直接接触劳动工具和工作现场,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手免受意外伤害。现有的浸胶防震劳保手套是在普通劳保手套的基础上浸胶制作而成,但是这种浸胶手套的浸胶面积太大,导致虽然防护更全面,但是手掌的透气性却相对较差,而且员工工作时,出汗时,擦汗不方便,搬动东西时会因摩擦力不够导致滑落,因此亟需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套透气性差和汗渍擦拭不方便,摩擦力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腔,且空气腔的内部固定有硅橡胶,所述空气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浸胶层,且第一浸胶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浸胶层,所述第二浸胶层的背面固定有连接胶块,且连接胶块的背面固定有圆形橡胶块,所述手套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的内部插设有第一皮筋,所述第一皮筋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底端固定有手套护腕,且手套护腕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且第二连接环的内部插设有第二皮筋,所述第二皮筋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且擦拭布的右侧内部插设有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内壁与第一皮筋的表面相抵触,且第一皮筋在第一连接环的内部滑动,所述第一皮筋与第一连接环形成伸缩式结构。优选的,所述挡块的表面与擦拭布的内壁相抵触,且挡块的长度大于擦拭布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空气腔的内壁与硅橡胶的表面相抵触,且硅橡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硅橡胶均匀分布在空气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圆形橡胶块为圆顶状结构,所述圆形橡胶块等距环绕分布在连接胶块的外侧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第一皮筋、第二皮筋和挡块,通过将擦拭布拉出,解决汗渍清除麻烦的问题,空气腔内部设置有硅橡胶,当手指弯曲时,使手套本体按压硅橡胶连接胶块空气腔内的空气被压缩,从手套本体排出,通过连接胶块背面设置的多组圆形橡胶块相互配合,加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1)该装置设置有第一皮筋、第二皮筋和挡块,通过拉动挡块向外拉出,使擦拭布被拉出,第一皮筋和第二皮筋被拉伸,此时可以通过擦拭布将汗渍擦干净,解决汗渍清除麻烦的问题。(2)该装置通过空气腔内部设置有硅橡胶,当手指弯曲时,挤压手套本体,使空气腔内的空气被压缩,加快空气循环,通过连接胶块背面设置的多组圆形橡胶块相互配合,增加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浸胶层和第二浸胶层结构右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浸胶层和圆形橡胶块结构背视示意图。图中:1、手套本体;2、第一浸胶层;3、第二浸胶层;4、第一连接环;5、第一皮筋;6、手套护腕;7、第二连接环;8、第二皮筋;9、擦拭布;10、挡块;11、硅橡胶;12、空气腔;13、连接胶块;14、圆形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腔12,且空气腔12的内部固定有硅橡胶11,空气腔12的内壁与硅橡胶11的表面相抵触,且硅橡胶11为圆柱形结构,硅橡胶11均匀分布在空气腔12的内部,手指弯曲时,使手套本体1挤压硅橡胶11,空气腔12内部的空气被挤压,使热气流从手套本体1被排出手套内部,增加手套的透气性,空气腔12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浸胶层2,第一浸胶层2为丁腈橡胶材质,且第一浸胶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浸胶层3,第二浸胶层3为PVC材质,市面上的浸胶手套多数为这种材质,长期使用会有过敏反应的风险,第二浸胶层3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浸胶层2,使第一浸胶层2隔绝第二浸胶层3,避免让手部与第二浸胶层3直接接触,防止手部过敏。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第二浸胶层3的背面固定有连接胶块13,且连接胶块13的背面固定有圆形橡胶块14,圆形橡胶块14为圆顶状结构,圆形橡胶块14等距环绕分布在连接胶块13的外侧背面,均匀分布的圆形橡胶块14加大了摩擦面积,适合大多数的物体表面,不会因物体形状不平减小摩擦面积,手套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4,且第一连接环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皮筋5,第一连接环4的内壁与第一皮筋5的表面相抵触,且第一皮筋5在第一连接环4的内部滑动,第一皮筋5与第一连接环4形成伸缩式结构,第一皮筋5在第一连接环4的内壁滑动,第一皮筋5为可拉伸材质,从而使擦拭布9可以轻易拉出,使用完松开手便可回到原始位置。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第一皮筋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9,第一连接环4的底端固定有手套护腕6,且手套护腕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7,第二连接环7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一连接环4的直径大小,更好的适应手臂,第二连接环7的内部插设有第二皮筋8,第二皮筋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9,且擦拭布9的右侧内部插设有挡块10,挡块10的表面与擦拭布9的内壁相抵触,且挡块10的长度大于擦拭布9的高度,当擦拭布9回缩时,挡块10可以将擦拭布9尾部固定在手套护腕6的缝隙边缘,防止擦拭布9全部缩进去,影响下次使用。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附图1和3,使用时,将手部插入手套本体1内部,工作时,手指弯曲使得手套本体1一侧紧绷,从而让硅橡胶11被压缩变形,空气腔12内部的空气从手套本体1的缝隙处被排出,手部伸直时,在硅橡胶11的弹力下,空气腔12重新被撑起,吸收外界的空气,使手部温度降下,加快空气的循环速度,搬运物品时,圆形橡胶块14与物品接触,受外力使得圆形橡胶块14被压缩,加大受力面积以及摩擦力,使物品不易脱落,当工作人员出汗时,可以抓住挡块10,将挡块10向外拉出,此时擦拭布9被拉出,第一皮筋5和第二皮筋8被拉伸变形,用擦拭布9擦拭完以后,松开对挡块10的拉力,擦拭布9在第一皮筋5和第二皮筋8的弹力下回到原位,擦拭布9完全收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腔(12),且空气腔(12)的内部固定有硅橡胶(11),所述空气腔(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浸胶层(2),且第一浸胶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浸胶层(3),所述第二浸胶层(3)的背面固定有连接胶块(13),且连接胶块(13)的背面固定有圆形橡胶块(14),所述手套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4),且第一连接环(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皮筋(5),所述第一皮筋(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9),所述第一连接环(4)的底端固定有手套护腕(6),且手套护腕(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7),且第二连接环(7)的内部插设有第二皮筋(8),所述第二皮筋(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9),且擦拭布(9)的右侧内部插设有挡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胶防震劳保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腔(12),且空气腔(12)的内部固定有硅橡胶(11),所述空气腔(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浸胶层(2),且第一浸胶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浸胶层(3),所述第二浸胶层(3)的背面固定有连接胶块(13),且连接胶块(13)的背面固定有圆形橡胶块(14),所述手套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4),且第一连接环(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皮筋(5),所述第一皮筋(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9),所述第一连接环(4)的底端固定有手套护腕(6),且手套护腕(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7),且第二连接环(7)的内部插设有第二皮筋(8),所述第二皮筋(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布(9),且擦拭布(9)的右侧内部插设有挡块(10)。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晓川劳保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