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184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选优质食用菌作为原材料,将不同菌盖直径的食用菌进行大致分类,将食用菌分别放置于不同尺寸的放置板内;经过预处理机构对食用菌菌盖表面降温清理,去除表面污秽,并切割菌柄,将盛装着切好食用菌的放置板运输进清洗机构先进行浸泡,通过清洗机构底部的气泡发射器对食用菌进行清洗;将清洗好的盛装食用菌沥水,将沥水后的盛装食用菌的放置板放入已经设置好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制冷机构内进行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降低食用菌在清洗时收到的损伤,可贮藏的效果更加,使用更加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保鲜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同时,在国内种植业中,食用菌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六位,是我国种植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多种多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部分研究表明食用菌还有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的功能。但是,由于其子实体含水量高,表面组织脆嫩,缺乏有效保护组织,且采摘方式大多为切割采摘,采后呼吸作用旺盛,因此,在储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木质化、开伞和褐变等变质现象,降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缩短食用菌商品货架期,同时,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真菌、细菌的侵染,而这些侵染病害是食用菌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的主要隐患。因此,食用菌采后贮藏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食用菌呼吸作用的强弱及受病害侵染程度。目前,食用菌的货架期较短,且部分从业者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对食用菌进行处理,违背食品安全要求,极大的制约的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行费用低、脱硫效果好的微生物法联合压滤膜净化沼气的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材:选取完整、无异味、无虫害的优质食用菌作为原材料,将不同菌盖直径的食用菌进行分类,菌盖直径在0.3-1cm之间为一类、1.5-3cm之间为一类,3-5cm之间为一类,超过5cm为一类,将四类食用菌分别放置于不同尺寸的放置板内;步骤二预处理:将放好食用菌的放置板放置于传送机构上,经过预处理机构对食用菌菌盖表面的泥土进行处理,并对食用菌表面降温清理,使食用菌菌盖表面温度下降到1℃-5℃之间,并对菌柄进行切割,割下菌柄长度为3cm以内;步骤三食用菌清洗:将盛装着切好食用菌的放置板运输进清洗机构先进行浸泡,时间为-分钟,在通过所述清洗机构底部的气泡发射器使水中的放置板上下翻转,达到清洗的目的;步骤四离心沥水:将清洗好的盛装食用菌的放置板放进沥水机构的沥水筒进行离心沥水,设置离心转速为1000-1500r/min之间,沥水2-3min;步骤五速冻:将沥水后的盛装食用菌的放置板放入已经设置好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制冷机构内进行保存,如需取出食用菌需要预先调整制冷盒内的温度和含氧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清洗机构里浸泡液为:0.05%的亚硫酸氢纳溶液、0.4%的VC、0.3%的氯化钠+0.06%的溴氰菊酯的混合液。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的制冷机构内的温度设置在-45-5℃之间,将各个制冷盒内温度设置在-30-8℃之间,且将制冷盒内的氧气含量降至0-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的预处理中,将60%固态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和10%氮气混合压缩增压至1-2Mpa后喷射在食用菌菌伞上。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的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的装置,主要包括:预处理机构、清洗机构、用于放置食用菌的放置板、用于食用菌沥水的沥水机构和可分级分类速冻的制冷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设置有用于放置放置板的多个凹槽的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的第一喷条、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下用于切割菌柄的移动刀片,所述移动刀片通过两侧的滑槽滑动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机构上,所述清洗机构连接在所述传送机构末端,主要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气泡发射器、设置在顶部的第二喷条、用于提供第二喷条水源的返水机构,所述沥水机构主要包括:多个内部设置有多个放置板槽的沥水筒、用于排水的甩水通道、用于收集排出水分的储水层和出水口,所述制冷机构内部设置有多个制冷盒,所述每个制冷盒内部设置有多个制冷室且每个制冷盒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氧气含量和温度的制冷盒控制器,所述制冷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多个制冷盒控制器和制冷机构内部氧气含量和温度的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包括:用于盛放食用菌的主板和用于固定食用菌的盖体,且所述主板为聚氨脂泡沫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盖体为的主体为不锈钢的筛网材质其套装在所述主板上的部分为软性硅胶材料,聚氨脂泡沫塑料材料具有一定的浮力,可保证在清洗时放置板的上下翻转且不会沉底。进一步地,所述返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清洗机构内部两侧的过滤网和吸附层,可将清洗后的水过滤处理后再次进行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将食用菌分类转入放置槽内,且设置增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对食用菌表面在短时间内降温处理,防止了食用菌色变影响品质。第二,本专利技术设置多个制冷盒位于制冷机构内,且各个制冷盒均可进行温度、含氧量的自主调节,也可通过制冷机构上的控制室进行调节,防止了因为要取出食用菌时,突然增涨的呼吸量和温度使食用菌品质受到破坏。第三,通过0.05%的亚硫酸氢纳溶液、0.4%VC、0.3%的氯化钠+0.06%的溴氰菊酯混合的浸泡清洗液,溴氰菊酯去除了食用菌中肉眼不可见的虫卵,氯化钠使菌伞撑开,方便清洗菌伞中不易清洗的泥土,VC和亚硫酸氢纳溶液能够保护食用菌不会迅速褐变。第四,本专利技术采用气泡发射器使放置板在清洗液中上下翻转来达到清洗目的,且设置返水机构进行再次利用,通过第二喷条也可对清洗液增加翻转动力,此方法清洗不会对食用菌造成损伤,更加节约劳力和水资源,且清洗效果是人力清洗的三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预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沥水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冷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预处理机构,11、第一喷条,12、传送机构,13、移动刀片,131、滑槽,2、清洗机构,21、气泡发射器,22、第二喷条,23、返水机构,231、过滤网,232、吸附层,3、放置板,31、主板,32、盖体,4、沥水机构,41、沥水筒,42、放置板槽,43、甩水通道,44、储水层,45、出水口,5、制冷机构,51、控制器,6、制冷盒,61、制冷室,62、制冷盒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香菇为例:步骤一选材:选取完整、无异味、无虫害的优质香菇作为原材料,将不同菌盖直径的香菇进行分类,菌盖直径在1.5-3cm之间为一类,3-5cm之间为一类,超过5cm为一类,将三类食用菌分别放置于不同尺寸的放置板3内;步骤二预处理:将放好香菇的放置板3放置于传送机构上,经过预处理机构1对香菇菌盖表面的泥土进行处理,并对香菇表面降温清理,使香菇菌盖表面温度下降到3℃,并对菌柄进行切割,留下菌柄长度为3cm;步骤三香菇清洗:将盛装着切好香菇的放置板3运输进清洗机构2先进行浸泡,时间为8分钟,在通过所述清洗机构2底部的气泡发射器21使水中的放置板3上下翻转,清洗十分钟,达到清洗的目的;步骤四离心沥水:将清洗好的盛装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选材:选取完整、无异味、无虫害的优质食用菌作为原材料,将不同菌盖直径的食用菌进行分类,菌盖直径在0.3-1cm之间为一类,1.5-3cm之间为一类,3-5cm之间为一类,超过5cm为一类,将四类食用菌分别放置于不同尺寸的放置板(3)内;/n步骤二预处理:将放好食用菌的放置板(3)放置于传送机构上,经过预处理机构(1)对食用菌菌盖表面的泥土进行处理,并对食用菌表面降温清理,使食用菌菌盖表面温度下降到1℃-5℃之间,并对菌柄进行切割,割下菌柄长度为3cm以内;/n步骤三食用菌清洗:将盛装着切好食用菌的放置板(3)运输进清洗机构(2)先进行浸泡,时间为5-8分钟,在通过所述清洗机构(2)底部的气泡发射器(21)使水中的放置板(3)上下翻转,达到清洗的目的;/n步骤四离心沥水:将清洗好的盛装食用菌的放置板(3)放进沥水机构(4)的沥水筒(41)进行离心沥水,设置离心转速为1000-1500r/min之间,沥水2-3min;/n步骤五速冻:将沥水后的盛装食用菌的放置板(3)放入已经设置好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制冷机构(5)内进行保存,如需取出食用菌需要预先调整制冷盒(6)内的温度和含氧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材:选取完整、无异味、无虫害的优质食用菌作为原材料,将不同菌盖直径的食用菌进行分类,菌盖直径在0.3-1cm之间为一类,1.5-3cm之间为一类,3-5cm之间为一类,超过5cm为一类,将四类食用菌分别放置于不同尺寸的放置板(3)内;
步骤二预处理:将放好食用菌的放置板(3)放置于传送机构上,经过预处理机构(1)对食用菌菌盖表面的泥土进行处理,并对食用菌表面降温清理,使食用菌菌盖表面温度下降到1℃-5℃之间,并对菌柄进行切割,割下菌柄长度为3cm以内;
步骤三食用菌清洗:将盛装着切好食用菌的放置板(3)运输进清洗机构(2)先进行浸泡,时间为5-8分钟,在通过所述清洗机构(2)底部的气泡发射器(21)使水中的放置板(3)上下翻转,达到清洗的目的;
步骤四离心沥水:将清洗好的盛装食用菌的放置板(3)放进沥水机构(4)的沥水筒(41)进行离心沥水,设置离心转速为1000-1500r/min之间,沥水2-3min;
步骤五速冻:将沥水后的盛装食用菌的放置板(3)放入已经设置好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制冷机构(5)内进行保存,如需取出食用菌需要预先调整制冷盒(6)内的温度和含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清洗机构里浸泡液为:0.05%的亚硫酸氢纳溶液、0.4%的VC、0.3%的氯化钠+0.06%的溴氰菊酯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制冷机构(5)内的温度设置在-45-5℃之间,将各个制冷盒(6)内温度设置在-30-8℃之间,且将制冷盒(6)内的氧气含量降至0-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预处理中,将60%固态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春杨亚静高智席刘军龙敖克厚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