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08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盖板、第一卡柱和卡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进料管使得物料进入壳体内部,启动第一电机,使得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滑动块在螺纹杆的外表面滑动,再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一皮带轮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管道内积留沼液残留物质,便于进行田园灌溉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一体化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现代农业人们都提倡使用沼液有机肥来替代化肥对农田里的农作物进行施肥,目前,沼液的主要来源是人畜粪水经过发酵池发酵后产生,人们在田埂四周修建明渠,灌溉施肥一块田埂需要多次人工移动明渠内的水泵或在明渠内使用多个水泵同时工作。现有的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不具有对液体内物料进行粉碎的功能,不能对沼液中大量纤维条状物质在应用到沼液还田时进行粉碎,导致灌溉施肥效率低、成本大,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盖板、第一卡柱和卡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电机槽内壁的一侧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电机槽并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所述转轴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卡柱相对应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卡柱与第一卡柱通过卡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管道内积留沼液残留物质,便于进行田园灌溉施肥。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表面与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柱与第二卡柱的一侧且位于卡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柱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柱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壳体的一侧且位于电机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通过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内部设置有电机槽,电机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电机槽内壁的一侧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轮,转轴的两端均贯穿电机槽并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转轴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螺纹杆和滑动块等,可使得滑动块在螺纹杆上左右滑动,从而提高整体的粉碎效果,进而使得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升。(2)、本技术设置通过盖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壳体的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壳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卡柱相对应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一卡柱通过卡板固定连接,第一卡柱与第二卡柱的一侧且位于卡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本装置通过第一卡柱、第二卡柱和卡板等的设置,使得盖板便于拆卸,从而对壳体进行检修,为维修工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块的剖视图。图中:1、壳体;2、进料管;3、盖板;4、螺纹杆;5、第一电机;6、电机箱;7、滑动块;8、电机槽;9、第一皮带轮;10、第二电机;11、第二皮带轮;12、转轴;13、切割刀;14、卡槽;15、卡块;16、第一卡柱;17、卡板;18、第二卡柱;19、固定杆;20、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1、盖板3、第一卡柱16和卡板17,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内部设置有电机槽8,所述电机槽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9,所述电机槽8内壁的一侧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转轴12的两端均贯穿电机槽8并延伸至电机槽8的底部和顶部,所述转轴12延伸至电机槽8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13,所述盖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4,所述壳体1的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15,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卡柱16相对应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柱18,所述第二卡柱18与第一卡柱16通过卡板17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进料管2使得物料进入壳体1内部,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启动时,带动螺纹杆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滑动块7在螺纹杆4的外表面滑动,再启动第二电机10,当第二电机10启动时,第一皮带轮9进行旋转,第一皮带轮9的外表面与第二皮带轮11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第二皮带轮11旋转,第二皮带轮11带动转轴12进行旋转,使得切割刀13旋转,从而可对壳体1内部的纤维条状物质进行粉碎处理,可防止管道内积留沼液残留物质,便于进行田园灌溉施肥,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皮带轮11的外表面与第一皮带轮9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这里,意为:当第二皮带轮11旋转时,可通过皮带传动作用,使得第一皮带轮9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柱16与第二卡柱18的一侧且位于卡板17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柱16的数量为四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柱18的数量为四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电机箱6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0。进料管2的设置便于物料进入壳体1内部。工作原理:物料通过进料管2进入壳体1内部,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启动时,带动螺纹杆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滑动块7在螺纹杆4的外表面滑动,再启动第二电机10,当第二电机10启动时,第一皮带轮9进行旋转,第一皮带轮9的外表面与第二皮带轮11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第二皮带轮11旋转,第二皮带轮11带动转轴12进行旋转,使得切割刀13旋转,从而对壳体1内部的纤维条状物质进行粉碎处理;当需要检修时,将固定杆19从固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盖板、第一卡柱和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电机槽内壁的一侧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电机槽并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所述转轴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卡柱相对应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卡柱与第一卡柱通过卡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沼液还田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盖板、第一卡柱和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电机槽内壁的一侧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电机槽并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所述转轴延伸至电机槽的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卡柱相对应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卡柱与第一卡柱通过卡板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沃土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