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0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包括外壳和其内部间隔设置的内壳,外壳底部的固定支腿和移动支腿,设在外壳上的温湿度探头、单片机、报警装置和扬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优化箱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随着光伏发电的发展,光伏发电站的控制柜内放置设备较多,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控制柜,基本都采用普通的电气控制柜改装而成然而,目前的控制柜往往存在着容易漏水,蚊虫进入并堵塞散热孔的现象,且目前的控制柜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往往移动和布置并不方便,在不平整的地方,往往很难安放控制柜,此外,现有控制柜需要经常查看,且观察困难,必须要开启箱门才可查看,且现有的控制柜中也缺乏事故报警装置,日常工作中需要大量巡检人员每天检查控制柜工作状况,工作量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优化箱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包括:一外壳,为可开启的空心腔体,其底部设有疏水孔,其壳体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一内壳,为可开启的空心腔体,置于外壳内部且与外壳内壁不接触,用于放置专用电能优化箱,其壳体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固定支腿,为伸缩结构的支杆,至少四个,均匀设置在外壳底部,每个固定支腿的底部设有外壳支腿防滑垫;移动支腿,为伸缩结构的支杆,至少四个,均匀设置在外壳底部,每个移动支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一温湿度探头,设置于内壳的内壁,用于检测内壳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一单片机,用于接收温湿度探头采集的温度和湿度,并用于根据温度和湿度是否达标来控制报警装置是否开启;一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外部的扬声器,扬声器用于在温湿度不达标时发出警报声。进一步的,固定支腿包括:一外壳上支腿,其顶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底部;一外壳下支腿,其顶部与外壳上支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用于与外壳上支腿在不同的位置连接以实现固定支腿在不同长度状态之间的切换。进一步的,移动支腿包括:一外壳上移动腿,其顶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底部;一外壳下移动腿,其顶部与外壳上移动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用于与外壳上移动腿在不同的位置连接以实现固定支腿在不同长度状态之间的切换;进一步的,外壳的内壁设有一挂钩,挂钩上挂有一除湿袋。进一步的,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电池板。进一步的,外壳的内部设有灭虫灯。进一步的,外壳的顶部设有避雷针。进一步的,外壳的前表面设有透明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装置可靠,方便布置,且对于电力元件具有多重保护措施,安全性能好;2、通过设置可调节长度的支腿和可移动的万向轮,该装置可以方便的移动到任何位置,并可任意放置在不平整的地面上,适用性广;3、通过采用双层保护壳,可以防止雨水、蚊虫等与电力元件接触,避免了短路及其他故障的发生,从而可以很好地保护好电力元件的安全和良好的工作性能;4、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扬声器报警装置的设置,当装置内部环境温湿度不适合电力元件工作时,可以进行报警提示巡检人员,从而及时得到整修,保障电力元件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外壳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内壳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支撑架固定装置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移动架固定装置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位置移动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电能优化箱位于不平整地面示意图。图中:10.外壳;11.散热孔;12.挂钩;13.防潮除湿袋;14.疏水孔;15.内壳支柱;16.内壳;18.外壳上支腿;19.外壳上移动腿;20.外壳下支腿;21.外壳支腿防滑垫;22.外壳支腿固定装置;23.外壳下移动腿;24.万向轮;25.外壳移动腿固定装置;26.外壳下支腿贯穿孔;27.外壳支腿固定螺栓;28.外壳支腿固定螺帽;29.外壳支腿固定防护垫;30.外壳下移动腿贯穿孔;31.外壳移动腿固定螺栓;32.外壳移动腿固定螺帽;33.外壳移动腿固定防护垫;34.避雷针;35.外壳开关门;36.外壳透明窗;37.外壳合页;38.外壳把手;40.温湿度探头;41.灭虫灯;42.电源;43.单片机;44.太阳能电池板;45.扬声器;51.内壳箱门;52.内壳透明窗;53.内壳合页;54.内壳门上软磁条;55.内壳门左软磁条;56.内壳门下软磁条;57.内壳上软磁条;58.内壳右软磁条;59.内壳下软磁条;60.外壳门上软磁条;61.外壳门左软磁条;62.外壳门下软磁条Ⅰ;63.外壳门下软磁条Ⅱ;64.外壳上软磁条;65.外壳右软磁条;66.外壳下软磁条Ⅰ;67.外壳下软磁条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如图1-7所示,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的侧边设置有外壳散热孔11,所述外壳10的底面为四周高中间低,所述外壳10的底面最低处开有疏水孔14,所述外壳10的底面上方设置有内壳支柱15,内壳支柱15上方设置有内壳16,所述内壳16的侧边开有内壳散热孔17,所述内壳散热孔17上表面下方设置有温湿度探头40,所述外壳10的底面下方设置有外壳上支腿18、外壳上移动腿19,所述外壳上支腿18、外壳上移动腿19为方形柱,所述外壳上支腿18下方位于外壳下支腿20的凹槽中,所述外壳上支腿18与外壳下支腿20通过支腿固定装置22固定位置,所述外壳下支腿20下方设置有外壳支腿防滑垫21,所述外壳上移动腿19下方位于外壳下移动腿23的凹槽中,所述外壳上移动腿19与外壳下移动腿23通过支腿固定装置22固定位置,所述外壳下移动腿23下方设置有万向轮24,所述外壳下支腿20、外壳下移动腿23为上方开有凹槽的方形柱,所述支腿固定装置22包括支腿贯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外壳(10),为可开启的空心腔体,其底部设有疏水孔(14),其壳体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1);/n一内壳(16),为可开启的空心腔体,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壳内壁不接触,用于放置专用电能优化箱,其壳体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1);/n固定支腿,为伸缩结构的支杆,至少四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每个固定支腿的底部设有外壳支腿防滑垫(21);/n移动支腿,为伸缩结构的支杆,至少四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每个所述移动支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4);/n一温湿度探头(40),设置于所述内壳(16)的内壁,用于检测所述内壳(16)内部的温度和湿度;/n一单片机(43),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探头(40)采集的温度和湿度,并用于根据温度和湿度是否达标来控制报警装置是否开启;/n一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0)外部的扬声器(45),所述扬声器(45)用于在温湿度不达标时发出警报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10),为可开启的空心腔体,其底部设有疏水孔(14),其壳体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1);
一内壳(16),为可开启的空心腔体,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壳内壁不接触,用于放置专用电能优化箱,其壳体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1);
固定支腿,为伸缩结构的支杆,至少四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每个固定支腿的底部设有外壳支腿防滑垫(21);
移动支腿,为伸缩结构的支杆,至少四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每个所述移动支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4);
一温湿度探头(40),设置于所述内壳(16)的内壁,用于检测所述内壳(16)内部的温度和湿度;
一单片机(43),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探头(40)采集的温度和湿度,并用于根据温度和湿度是否达标来控制报警装置是否开启;
一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0)外部的扬声器(45),所述扬声器(45)用于在温湿度不达标时发出警报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电能优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腿包括:
一外壳上支腿(18),其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0)的底部;
一外壳下支腿(20),其顶部与所述外壳上支腿(18)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倪瑞涛
申请(专利权)人: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