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87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包括外壳、胶芯以及圆针;外壳为中空的筒状结构;胶芯与外壳一端连接,胶芯上设有用于连接圆针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设有定位凸起;圆针用于连接电子元件,圆针与第一通孔通过定位凸起固定连接。胶芯包括固定部和延伸部,固定部设置在胶芯一段,用于与外壳内部连接;延伸部设置在胶芯另一端,延伸部贯穿外壳一端并延伸,用于限定电子元件与外壳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胶芯的延伸部贯穿外壳一端并延伸,可限定外壳与电子元件之间的距离,从而防止连接器使用时,外壳与电路板线路接触,易造成电路短路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连接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航空插头是连接器的一种,广泛用于车载信号线,汽车后视系统,瓦斯监控系统通信电缆及各类传感器设备连接。现有市面上常用航空插头公座连接器外壳是锌合金的,具有导电性,当连接器圆针焊到线路板上面之后,容易产生由于外壳把线路板表面的绿漆磨掉,从而导致航空头连接器的外壳与线路板绿漆底部的线路出现短路,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故需要提供一种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通过公座连接器中,胶芯的延伸部贯穿外壳一端并延伸,可限定外壳与电子元件之间的距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多存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以及连接器金属外壳把线路板表面的绿漆磨掉,从而导致航空头连接器的外壳与线路板绿漆底部的线路出现短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的筒状结构;胶芯,与所述外壳一端连接,所述胶芯上设有用于连接圆针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定位凸起;以及圆针,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所述圆针与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定位凸起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胶芯包括: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胶芯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内壁连接;以及,延伸部,设置在所述胶芯另一端,所述延伸部贯穿所述外壳一端并延伸,用于限定电子元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距离。本技术中,所述外壳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部,用于限定所述胶芯的位置;所述固定部截面小于所述延伸部截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处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接触,从而限定所述胶芯一端的位置。通过限位面与外壳一端的第一限位凸部接触,可限定胶芯位置,防止胶芯掉落。本技术中,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二限位凸部用于限定所述胶芯另一端的位置。第二限位凸部可限定胶芯另一端的位置,限定公座连接器胶芯与母座连接器胶芯的连接位置,提升结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外壳内壁设有导柱,用于限定所述胶芯的位置,所述导柱沿外壳长边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一端设有定位槽,用于收容所述导柱,所述定位槽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且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与所述定位槽一端相互连通,用于固定所述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定位槽卡接,从而限定所述胶芯的位置,防止所述胶芯转动。导柱使得胶芯在外壳内部不能晃动,提升连接器整体结构稳定性,避免公母座连接器对插时,圆针损坏。本技术中,所述导柱包括: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导柱一端,用于限定所述胶芯晃动;以及,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导柱另一端,用于限定母座连接器胶芯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截面小于第二端部截面,从而限定所述胶芯的沿所述外壳长边的位置。导柱的第一端部可限定公座连接器中的胶芯位置,防止胶芯晃动;第二端部可限定母座胶芯的位置,防止母座胶芯晃动;且两个端部截面大小不同,在连接处可限定胶芯。所述限位面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限位凸部。避让槽对第一限位凸部进行收容,减少胶芯与外壳组装过程中的损耗,且提升结构整体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圆针包括: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圆针一端,用于连接电子元件;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圆针另一端,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连接母座连接器;以及,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圆针的中部,所述第一端部一端与第二端部一端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通孔内部的定位凸起卡接,从而将所述圆针与所述胶芯固定连接。圆针上有限位槽,限位槽与胶芯中的定位凸起卡接,从而使得圆针与胶芯固定连接,防止圆针在胶芯中晃动。本技术中,所述圆针设有若干组,所述若干所述圆针包括第一圆针组和若干第二圆针组,所述第一圆针组贯穿所述胶芯中心处,若干所述第二圆针组以第一圆针组为圆心呈环形阵列,且所述第二圆针组的连接槽开口方向与第一圆针组的连接槽开口方向相背离。此结构布局充分利用了连接器的使用空间,提升了连接器圆针连接电子元件的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固定部为柱状结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处为梯状结构。柱状结构的固定部,可使得胶芯整体受力更均匀,大大提升了胶芯固定部结构使用的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固定部包括若干限位凸点。若干限位凸点既可将电子元件与外壳隔离,而且可节省胶芯生产原料;此外,且限位凸点的间隙可提升其散热效果。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通过胶芯的延伸部贯穿外壳一端并延伸,可限定外壳与电子元件(例如电路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防止连接器使用时,外壳与电路板接触,从而造成电路短路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连接器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通过外壳内壁设有导柱,导柱的第一端部让外壳与胶芯实现可盲插组装,不需要担心偏位或者对插错方向,导致圆针变形,使公座连接器便于组装使用。导柱的第二端部,可防止公座胶芯在外壳内部转动,实现公母座连接器可盲插,此结构大大提升了连接器的组装效率。本技术中,固定部截面小于延伸部截面,固定部与延伸部连接处设有限位面,限位面与第一限位凸部接触,从而限定胶芯一端的位置。通过限位面与外壳一端的第一限位凸部接触,可限定胶芯位置,防止胶芯掉落。柱状结构的固定部,受力更均匀,大大提升了胶芯固定部结构使用的稳定性。另外,固定部还可包括若干限位凸点。若干限位凸点既可将电子元件与外壳隔离,而且可节省胶芯生产原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胶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胶芯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附图标记:外壳11、第一限位凸部111、第二限位凸部112、导柱113、第一端部1131、第二端部1132、胶芯12、固定部121、定位槽1211、延伸部122、限位面123、避让槽1231、第一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的筒状结构;/n胶芯,与所述外壳一端连接,所述胶芯上设有用于连接圆针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定位凸起;以及/n圆针,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所述圆针与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定位凸起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胶芯包括:/n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胶芯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内壁连接;以及,/n延伸部,设置在所述胶芯另一端,所述延伸部贯穿所述外壳一端并延伸,用于限定电子元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的筒状结构;
胶芯,与所述外壳一端连接,所述胶芯上设有用于连接圆针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定位凸起;以及
圆针,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所述圆针与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定位凸起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胶芯包括:
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胶芯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内壁连接;以及,
延伸部,设置在所述胶芯另一端,所述延伸部贯穿所述外壳一端并延伸,用于限定电子元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部,用于限定所述胶芯的位置;
所述固定部截面小于所述延伸部截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处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接触,从而限定所述胶芯一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二限位凸部用于限定所述胶芯另一端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设有导柱,用于限定所述胶芯的位置,所述导柱沿外壳长边方向延伸,
所述固定部一端设有定位槽,用于收容所述导柱,所述定位槽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且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与所述定位槽一端相互连通,用于固定所述导柱,
所述导柱与所述定位槽卡接,从而限定所述胶芯的位置,防止所述胶芯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金属航插头公座连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硕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