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66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枢总成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该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用于检测起动机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装置;所述放置装置包括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方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部气缸,所述上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的第一顶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以及放置装置的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检测设备集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和电枢耐压测试于一体,优化了检测工序,缩短了作业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枢总成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起动机在制造加工完成后,需要对起动机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才能满足出厂的要求。对于起动机转子的性能检测,通常要检测电枢匝间短路及电枢耐压情况,关于起动机转子的这两种项目的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方式是使用不同的检测工具,对转子分别进行电枢匝间短路测试和电枢耐压测试,其工序繁杂,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对每一个检测项目的测试,均由人工操作完成,通过工人手拿电枢旋转,对转子进行各项目的测试,不利于操作人员操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工人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达不到现代企业的生产规范要求。因此,企业生产需要一种用于起动机性能检测的集成式、自动化高的设备,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动机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和电枢耐压测试集成于一体的专用检测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该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用于检测起动机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装置;所述放置装置包括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方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部气缸,所述上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的第一顶针。所述放置座上设有转子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用于转子下端顶紧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顶针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子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上部气缸与第一顶针之间以及驱动电机与第二顶针之间通过绝缘套相连接。所述放置装置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上端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放置装置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侧面支撑架,各个侧面支撑架间沿支撑平台边缘处分布;各个侧面支撑架间通过隔板相连接;所述隔板与支撑平台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三个隔板,三个所述隔板沿纵向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所述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连接有用于检测电枢总成匝间短路的匝间短路测试棒;所述匝间短路测试棒设置在待测电枢总成的侧面。所述匝间短路测试棒通过移动机构与支撑平台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匝间短路测试棒的连接架以及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导轨;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用于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连接架通过滑块与导轨相连接。所述电枢耐压测试仪负极与第一顶针相连接;所述电枢耐压测试仪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连接有横向驱动气缸。所述横向驱动气缸通过绝缘块与检测探针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通过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以及放置装置的配合,使得本技术公开的检测设备集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和电枢耐压测试于一体,优化了检测工序,缩短了作业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技术采用自动化设备对起动机转子进行检测,从人工检测上升为设备检测,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大大提高检测精度,保证转子的质量;自主设计结构简单实用的转子检测工装,与控制装置无缝配合,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该设备检测精确,自动化程度高,可及时发现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及电枢耐压短路,以便于及时对转子进行返修,减少转子的浪费,从而减少起动机装机故障,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支撑结构,2—驱动电机,3—滑块,4—匝间短路测试棒,5—上部气缸,6—活塞杆,7—第一顶针,8—需要检测的电枢总成,9—转子定位座,10—绝缘套,11—耐压测试负极连接处,12—检测探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8检测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该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用于检测起动机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电枢总成8放置的放置装置;所述放置装置包括电枢总成8放置的放置座9;所述放置座9上方设有用于电枢总成8压紧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部气缸5,所述上部气缸5的活塞杆6端部设有用于电枢总成8压紧的第一顶针7;本技术中放置座9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并为电枢总成8提供了放置场所;另外本技术中电枢总成8沿纵向布置;放置座9对电枢总成8进行支撑,固定机构中上部气缸5带动第一顶针7下移对电枢总成8下压,从而放置座9与固定机构相互配合实现对电枢总成8的挤压固定;同时在本技术中检测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该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用于检测起动机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是一个常规结构部件,这里不再具体陈述两者的具体结构,另外,在本技术中所述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连接有用于检测电枢总成8匝间短路的匝间短路测试棒4;所述匝间短路测试棒4设置在待测电枢总成8的侧面;匝间短路测试棒4在测试的时候无需贴紧铁芯,可离铁芯表面3-8mm;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同时在本技术中所述电枢耐压测试仪负极与第一顶针7相连接;所述电枢耐压测试仪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有检测探针12;所述检测探针12连接有横向驱动气缸13;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电枢耐压测试仪与电枢的连通,从而实现电枢总成8的耐压检测;总之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可使得本技术公开的检测设备集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和电枢耐压测试于一体,优化了检测工序,缩短了作业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放置座9上设有转子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用于转子下端顶紧的第二顶针14,所述第一顶针7和第二顶针14相对设置;第二顶针14的设置,起到电枢总成8下部支撑作用,同时第二顶针14的设置,方便后续驱动电机2与电枢总成8的连接,方便驱动电机2带动电枢总成8发生转动;第二顶针14是贯穿放置座9设置的,第二顶针14下端与驱动电机2的转动轴相连接,也就是所述第二顶针14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子转动的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第二顶针14转动,从而带动转子转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专利技术中放置座也可以设置成可以转动的结构,这时需要放置座与第二顶针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带动放置座转动,从而带动电枢总成转动,最终实现后续的检查;通过以上结构的公开,使得本技术相当于采用自动化设备对起动机转子进行检测,从人工检测上升为设备检测,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大大提高检测精度,保证转子的质量;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上部气缸5与第一顶针7之间以及驱动电机2与第二顶针14之间通过绝缘套10相连接;所述横向驱动气缸13通过绝缘块与检测探针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该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用于检测起动机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装置;所述放置装置包括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方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部气缸,所述上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的第一顶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该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用于检测起动机转子的电枢匝间短路测试仪和电枢耐压测试仪;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装置;所述放置装置包括电枢总成放置的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方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部气缸,所述上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用于电枢总成压紧的第一顶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上设有转子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用于转子下端顶紧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针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子转动的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气缸与第一顶针之间以及驱动电机与第二顶针之间通过绝缘套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动机电枢总成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装置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上端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放置装置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承勇赵培和张洪星陆小飞王良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兴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