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59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轴承套A设置在底座上,轴承套A的侧面设置有轴承套B,轴承套A、轴承套B分别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固定,轴承套A内侧设置有传动轴A,传动轴A与轴承套A之间设置有轴承B,传动轴A的左侧设置有正向转盘,传动轴A通过螺栓与正向转盘相连接,轴承套B内侧设置有传动轴B,传动轴B与轴承套B之间设置有轴承C,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逆向转盘,传动轴C与正向转盘之间设置有轴承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体积小,成本低,试验方便,独立于设备之外进行试验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钢丸
,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
技术介绍
钢丸是一种用特种材料经特殊热处理制成的球状颗粒,钢丸广泛用于钢铁工件涂装前的去氧化皮和除锈处理,在这种情况中经常使用离心抛丸设备。圆球形状和较小的硬度使钢丸不会对设备产生较大磨损。抛丸机(shotblastingmachine)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有些地区在口头上也称打砂机、喷砂机。钢丸生产出来之后,需要进行性能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及时投入设备中进行使用,等到钢丸出现问题了,再记录使用的时间和次数,以此来判定钢丸的使用寿命,这种方法耗费时间较长且容易给设备造成伤害,而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测试设备,大多体积较大,成本较高,运行成本也较高,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没有经过检测、测定性能的钢丸如果作为商品销售,或者正常的投入设备中进行使用,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设计一种体积小,成本低,试验方便,独立于设备之外进行试验的试验机,正是技术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能实现体积小,成本低,试验方便,独立于设备之外进行试验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其包括外壳、底座、转盘盖、挂扣、控制器、逆向转盘、固定板、正向转盘、打击叶轮、逆向电机、正向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承A、轴承套A、轴承B、传动齿轮、轴承C、轴承D、传动轴A、联轴器、传动轴B、传动轴C,所述轴承套A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轴承套A的侧面设置有轴承套B,所述轴承套A、轴承套B分别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轴承套A内侧设置有传动轴A,所述传动轴A与轴承套A之间设置有轴承B,所述传动轴A的左侧设置有正向转盘,所述传动轴A通过螺栓与正向转盘相连接,所述轴承套B内侧设置有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B与轴承套B之间设置有轴承C,所述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逆向转盘,所述传动轴C与正向转盘之间设置有轴承A,所述逆向转盘通过螺栓、固定板连接有传动轴C,所述传动轴C分别穿过传动轴A、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C的右端与传动轴B之间设置有轴承D,所述传动轴C右端外侧设置有齿轮结构,所述传动轴A、传动轴B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正向转盘的外侧设置有转盘盖,所述转盘盖的圆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挂扣且通过若干挂扣与正向转盘连接固定,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正向电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逆向电机,所述正向电机与逆向电机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逆向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皮带与传动轴C相连接,所述正向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链条与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于正向电机、逆向电机电连接;所述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若干的打击叶轮,所述逆向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打击叶轮。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正向转盘上的打击叶轮与正向转盘的径向的夹角大于15°。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逆向转盘上的打击叶轮与逆向转盘的径向平行。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显示器、变频器、控制按钮、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显示器、变频器、控制按钮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钢丸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进行交叉方向的不停敲打,依次检测钢丸的寿命,因为限制钢丸的空间较小,从而使得整体体积减小,不占用多余空间,内部仅需要两个电机提供动力,实现了体积小,成本低,试验方便,独立于设备之外进行试验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传动机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底座;3-转盘盖;4-挂扣;5-控制器;6-逆向转盘;7-固定板;8-正向转盘;9-打击叶轮;10-逆向电机;11-正向电机;12-减速机;13-传动机构;14-传动皮带;15-轴承A;16-轴承套A;17-轴承B;18-传动齿轮;19-轴承C;20-轴承D;21-传动轴A;22-联轴器;23-传动轴B;24-传动轴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参见图1至4是本技术主视图、内部结构主视图、内部结构俯视图、传动机构剖视图,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其包括外壳、底座、转盘盖、挂扣、控制器、逆向转盘、固定板、正向转盘、打击叶轮、逆向电机、正向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传动皮带,传动机构包括轴承A、轴承套A、轴承B、传动齿轮、轴承C、轴承D、传动轴A、联轴器、传动轴B、传动轴C,轴承套A设置在底座上,轴承套A的侧面设置有轴承套B,轴承套A、轴承套B分别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固定,轴承套A内侧设置有传动轴A,传动轴A与轴承套A之间设置有轴承B,传动轴A的左侧设置有正向转盘,传动轴A通过螺栓与正向转盘相连接,轴承套B内侧设置有传动轴B,传动轴B与轴承套B之间设置有轴承C,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逆向转盘,传动轴C与正向转盘之间设置有轴承A,逆向转盘通过螺栓、固定板连接有传动轴C,传动轴C分别穿过传动轴A、传动轴B,传动轴C的右端与传动轴B之间设置有轴承D,传动轴C右端外侧设置有齿轮结构,传动轴A、传动轴B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齿轮,正向转盘的外侧设置有转盘盖,转盘盖的圆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挂扣且通过若干挂扣与正向转盘连接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底座上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正向电机,底座上设置有逆向电机,正向电机与逆向电机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逆向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皮带与传动轴C相连接,正向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链条与传动齿轮相连接,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于正向电机、逆向电机电连接;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若干的打击叶轮,逆向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打击叶轮。设置在正向转盘上的打击叶轮与正向转盘的径向的夹角大于15°,设置在逆向转盘上的打击叶轮与逆向转盘的径向平行,控制器包括显示器、变频器、控制按钮、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显示器、变频器、控制按钮电连接。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将一定量的钢丸放入正向转盘内侧并盖上转盘盖封好,启动设备,设备上的正向电机和逆向电机同时运转,但是运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正向电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传动齿轮、联轴器传动给传动轴A,最后传递给正向转盘,逆向电机的动力通过传动皮带、齿轮传递给传动轴C,最后带动逆向转盘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正向转盘和逆向转盘上的打击叶轮不停的交叉打击钢丸,设备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时间进行运转打击,通过设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底座、转盘盖、挂扣、控制器、逆向转盘、固定板、正向转盘、打击叶轮、逆向电机、正向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承A、轴承套A、轴承B、传动齿轮、轴承C、轴承D、传动轴A、联轴器、传动轴B、传动轴C,所述轴承套A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轴承套A的侧面设置有轴承套B,所述轴承套A、轴承套B分别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轴承套A内侧设置有传动轴A,所述传动轴A与轴承套A之间设置有轴承B,所述传动轴A的左侧设置有正向转盘,所述传动轴A通过螺栓与正向转盘相连接,所述轴承套B内侧设置有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B与轴承套B之间设置有轴承C,所述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逆向转盘,所述传动轴C与正向转盘之间设置有轴承A,所述逆向转盘通过螺栓、固定板连接有传动轴C,所述传动轴C分别穿过传动轴A、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C的右端与传动轴B之间设置有轴承D,所述传动轴C右端外侧设置有齿轮结构,所述传动轴A、传动轴B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正向转盘的外侧设置有转盘盖,所述转盘盖的圆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挂扣且通过若干挂扣与正向转盘连接固定,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外壳,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正向电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逆向电机,所述正向电机与逆向电机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逆向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皮带与传动轴C相连接,所述正向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链条与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于正向电机、逆向电机电连接;/n所述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若干的打击叶轮,所述逆向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打击叶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新型钢丸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底座、转盘盖、挂扣、控制器、逆向转盘、固定板、正向转盘、打击叶轮、逆向电机、正向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承A、轴承套A、轴承B、传动齿轮、轴承C、轴承D、传动轴A、联轴器、传动轴B、传动轴C,所述轴承套A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轴承套A的侧面设置有轴承套B,所述轴承套A、轴承套B分别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轴承套A内侧设置有传动轴A,所述传动轴A与轴承套A之间设置有轴承B,所述传动轴A的左侧设置有正向转盘,所述传动轴A通过螺栓与正向转盘相连接,所述轴承套B内侧设置有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B与轴承套B之间设置有轴承C,所述正向转盘内侧设置有逆向转盘,所述传动轴C与正向转盘之间设置有轴承A,所述逆向转盘通过螺栓、固定板连接有传动轴C,所述传动轴C分别穿过传动轴A、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C的右端与传动轴B之间设置有轴承D,所述传动轴C右端外侧设置有齿轮结构,所述传动轴A、传动轴B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正向转盘的外侧设置有转盘盖,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效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利达钢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