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461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涉及一种富氧侧吹炉,旨在减少尾气排放造成的热污染和热能浪费问题,其包括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呈中空柱状,所述热交换箱内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沿热交换箱的轴线方向设置并穿透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支管一和支管二,所述支管一连通富氧侧吹炉的出烟口,所述热交换箱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靠近支管一且位于出水管的上侧,所述出水管靠近支管二,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有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热交换箱侧壁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进水管位于同侧且靠近支管二,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少热污染和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富氧侧吹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富氧侧吹炉是一种通过富氧侧吹工艺冶炼铜镍矿等矿石的设备,富氧空气从炉子两侧没入溶体的风眼鼓入熔池,搅动并使从加料口进入炉内的可燃烧成分燃烧,完成造渣、造锍反应,得到所需矿石熔体,同时产生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冷却、电除尘收尘后送硫酸系统。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4818389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富氧侧吹炉,包括三个燃烧区和排气口,第一燃烧区设置于所述富氧侧吹炉的下端,所述第一燃烧区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层进氧气口、排渣口和排金属熔液口;第二燃烧区设置于所述第一燃烧区的上方,所述第二燃烧区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层进氧气口;第三燃烧区设置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上方,所述第三燃烧区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层进氧气口和加料口;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富氧侧吹炉的顶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对尾气做充分燃烧,减小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富氧侧吹炉,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尾气的热量被大量发散至环境,造成热污染和热能浪费且相对易对后续尾气净化造成干扰,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其可减少热污染和热能浪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呈中空柱状,所述热交换箱内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沿热交换箱的轴线方向设置并穿透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支管一和支管二,所述支管一连通富氧侧吹炉的出烟口,所述热交换箱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靠近支管一且位于出水管的上侧,所述出水管靠近支管二,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有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热交换箱侧壁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进水管位于同侧且靠近支管二,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富氧侧吹炉内的高温烟气通过支管一流向热交换箱内的导管,通过进水管向热交换箱内持续通水体并冲刷导管,低温水体与被高温烟气导热的导管形成温差,以实现高温烟气的热量向水体中转换,从而将高温烟气内的能量加以收集,减少能耗;高温烟气后续流向支管二,若将支管道二串联后续烟道,则烟气继续沿后续烟道流动排出;置换过程中,热交换箱箱内出现大量高温水汽,此时单向阀打开,通过其将高温水汽导出降低热交换箱箱内形充斥高温水汽造成的高压,减少安全隐患。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管位于热交换箱内的一段连通有多根支管三,多根所述支管三按照热交换箱内壁形状延伸,所述支管三两端均连通导管且其两端分别靠近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烟气通过支管一进入导管后,被导入多根支管三内,提高热交换面积;低温的水体被导入热交换箱箱体内,对多根支管三和导管进行冲刷并开始充分地热能置换,从而提高热能置换速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交换箱内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块导水板,多块所述导水板周沿固定于热交换箱内壁且被导管和支管三穿透,多块所述导水板沿热交换箱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导水孔,相邻导水板上的所述导水孔相互远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低温水体被导入热交换箱箱内后,设置导水板,并在两相邻导水板上开设不在同一直线的导水孔,引导水体在被导水板隔开形成的多个腔体内依次流过,延长水体在热交换箱箱内与高温导管接触的时间,从而延长热量转换时间,减少热量损耗,最后通过出水管排出以便后序利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管的外壁固定有多个与之垂直的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均位于热交换箱内,所述散热片固定有多个阻流片,所述阻流片与散热片形成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烟气通过导管导热与水体接触,形成热量置换,此时,在导管上安装散热片,相对增大导管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能置换的效率;当水体由进水管流进被导水板隔开形成的多个腔体内时,冲洗散热片和安装于散热片上的阻流片,阻流片阻挡水体的流进,从而相对延长水体与高温导管的接触时间,进一步提高热能转换,减少能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交换箱的外壁固定有连通其内腔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导管且抵接部位设置有隔水层一;所述热交换箱沿其轴向平面均分为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相向的开口沿远离热交换箱的箱体外翻折形成安装台;两相重叠的安装台相互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隔水层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水体对高温烟气进行热能置换的过程中,水体在热交换箱内流通,此时,设置隔水层一和隔水层二,能防止热交换箱箱体内的水体向外渗透,从而减少因水体流失造成热损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交换箱的外壁被包覆形成有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进水管相热交换箱内通水体后,水体对高温烟气通过导管的传导实现热能置换过程,长时间后,热交换箱箱体温度逐渐升高,此时,预置的隔热层阻止热量向外继续散发,减少热能损耗,加设隔热层进一步阻止热损的同时防止工作人员被烫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管二远离导管的一端向下倾斜与热交换箱的轴线形成锐角;所述支管二倾斜段连通支管四,所述支管四连通有集废槽且连通于集废槽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集废槽远离地面的一侧连通有支管五,所述支管五连通支管二;所述集废槽靠近地面的一侧朝向地面凸起且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固定有阀门三,所述集废槽靠近地面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靠近地面的一侧均布有多个支脚二并立于地面,安装架与支脚二之间固定有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对导管和支管三内的高温烟气进行充分的热能置换后,高温烟气温度降低,此时,导管和支管三内出现粉尘并被高温烟气带向支管二内,此后,位于支管二内的粉尘被带入支管四并被导进集废槽,工作人员可通过打开阀门三将集废槽内的粉尘导出和处理,从而保证导管和支管三的畅通,以便后序对高温烟气进行热能置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交换箱侧壁均布连通有多根排水管,多根所述排水管与出水管位于同侧且固定有多个阀门四,多根所述排水管远离热交换箱的一端连通有与热交换箱轴线平行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通于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整个工作完毕后,关闭阀门一,水体不能完全通过出水管被排出,在热交换箱箱内会残留少量水体且不便清理,此时,打开多个阀门四,将残余水体通过排水管排进出水管,从而清理出残余在热交换箱内的残余水体,保证热交换箱内的环境整洁。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富氧侧吹炉内的高温烟气被排进热交换箱箱内的导管的同时,热交换箱内还通入水体,高温烟气通过导管导热与水体进行热能置换,置换后携带热能的水体从出水管排出,被作为热源以便后序利用,从而减小烟气(尾气)造成的热污染和热能损失;2、热交换箱内腔被导水板间隔分开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箱(1),所述热交换箱(1)呈中空柱状,所述热交换箱(1)内设置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沿热交换箱(1)的轴线方向设置并穿透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所述导管(1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支管一(111)和支管二(112),所述支管一(111)连通富氧侧吹炉的出烟口,所述热交换箱(1)连通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所述进水管(12)靠近支管一(111)且位于出水管(13)的上侧,所述出水管(13)靠近支管二(112),所述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分别安装有阀门一(121)和阀门二(131),所述热交换箱(1)侧壁固定连通有出气管(6),所述出气管(6)与进水管(12)位于同侧且靠近支管二(112),所述出气管(6)上安装有单向阀(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箱(1),所述热交换箱(1)呈中空柱状,所述热交换箱(1)内设置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沿热交换箱(1)的轴线方向设置并穿透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所述导管(1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支管一(111)和支管二(112),所述支管一(111)连通富氧侧吹炉的出烟口,所述热交换箱(1)连通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所述进水管(12)靠近支管一(111)且位于出水管(13)的上侧,所述出水管(13)靠近支管二(112),所述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分别安装有阀门一(121)和阀门二(131),所述热交换箱(1)侧壁固定连通有出气管(6),所述出气管(6)与进水管(12)位于同侧且靠近支管二(112),所述出气管(6)上安装有单向阀(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1)位于热交换箱(1)内的一段连通有多根支管三(113),多根所述支管三(113)按照热交换箱(1)内壁形状延伸,所述支管三(113)两端均连通导管(11)且其两端分别靠近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箱(1)内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块导水板(2),多块所述导水板(2)周沿固定于热交换箱(1)内壁且被导管(11)和支管三(113)穿透,多块所述导水板(2)沿热交换箱(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导水孔(21),相邻导水板(2)上的所述导水孔(21)相互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富氧侧吹炉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1)的外壁固定有多个与之垂直的散热片(3),多个所述散热片(3)均位于热交换箱(1)内,所述散热片(3)固定有多个阻流片(31),所述阻流片(31)与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雷涛刘李梦
申请(专利权)人: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