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22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态阻尼器,能够经由弹簧的设定而得到安定的频率特性,进而改善空间效率。动态阻尼器包括:圆筒部,用于安装在旋转轴的外周上;配重部,以与所述圆筒部同轴的方式从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以及连结部,在径向上连结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配重部,其中所述连结部包括分别在所述径向上延伸的多个弹簧,并且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配重部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态阻尼器(dynamicdamper),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旋转轴的动态阻尼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车辆的驱动轴(driveshaft)等旋转轴上,通常安装有用于抑制振动的动态阻尼器等振动衰减装置。举例来说,动态阻尼器是以下述方式所构成:在安装在旋转轴的外周上的圆筒部即轴毂(boss)的径向外侧上,设有经由径向上的连结部即橡胶弹性体来将配重(weight)保持成同轴的配重部,而圆筒部与配重部等构件经由橡胶弹性体来一体地硫化成型。如此,在车辆的驱动轴等旋转轴将在引擎(engine)所发生的振动或冲击等进行传达、输入的情况下,相对于旋转轴安装有动态阻尼器,便能够在旋转轴上吸收并减少振动,藉此防止旋转轴的振动与噪音的传递,并且抑制旋转轴的应力振幅,进而防止疲劳破损。为了调整动态阻尼器等振动衰减装置的衰减效果,可以调整橡胶弹性体的硬度或剖面形状。然而,若为了得到特定的频率而调整橡胶弹性体的硬度或剖面形状,则必须针对橡胶弹性体的每种硬度或剖面形状使用特定模具,通用性较低。并且,由于橡胶弹性体的老化和耐用性下降,频率特性的变化大。进而,依据旋转数而有多个频率的情况下,需要因应个别频率来设置多个动态阻尼器,导致空间效率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公开号JPS59-2236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号JPH02-31928[专利文献3]日本技术公开号JPH04-84845[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号JPH11-192848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态阻尼器,能够经由弹簧的设定而得到安定的频率特性,进而改善空间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态阻尼器,所述动态阻尼器包括:圆筒部,用于安装在旋转轴的外周上;配重部,以与所述圆筒部同轴的方式从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以及连结部,在径向上连结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配重部,其中所述连结部包括分别在所述径向上延伸的多个弹簧,并且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配重部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部的内面设有在所述径向上凹陷的多个凹槽,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内并承靠所述圆筒部的外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结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盖与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盖设置在所述挡圈的径向内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盖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与所述挡圈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连结部构成双层弹簧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筒部的外周设有套管,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径向外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部形成有在径向上贯穿的排水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筒部的外周设有具有曲面的弹簧承载座,所述弹簧承载座构成能够在动态阻尼器中心旋转的结构。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动态阻尼器中,配重部从圆筒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连结部在径向上连结圆筒部与配重部,其中连结部包括分别在径向上延伸的多个弹簧,并且弹簧分别设置在配重部与圆筒部的外周之间。如此,相较于将圆筒部与配重部经由橡胶弹性体一起硫化成型的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动态阻尼器将圆筒部与配重部分开制作,且以弹簧取代橡胶弹性体来作为连结部,因此可以经由调整弹簧的参数、数量与位置来得到所需的频率,不需使用特定模具制作橡胶弹性体而通用性较高,并且弹簧因老化和耐用性下降而导致的频率特性的变化比橡胶弹性体小,因此频率特性较为安定。据此,本技术的动态阻尼器能够经由弹簧的设定而得到安定的频率特性,进而改善空间效率。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安装在旋转轴上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安装在旋转轴上的侧面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的正面示意图;图7是依照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安装在旋转轴上的侧面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的侧面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的正面示意图;图10是相对于图1在圆筒部的外周追加了具有曲面的弹簧承载座的第四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安装在旋转轴上的侧面示意图;图11是相对于图4在圆筒部的外周追加了具有曲面的弹簧承载座的第五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安装在旋转轴上的侧面示意图;图12是相对于图7在圆筒部的外周追加了具有曲面的弹簧承载座的第六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安装在旋转轴上的侧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50:旋转轴;100、100A、100B、100C、100D、100E:动态阻尼器;110:圆筒部;120、120B:配重部;122、124:凹槽;130、130A、130B:连结部;132、138:弹簧;134:盖;136:挡圈;140、140A:套管;150:弹簧承载座;160:排水孔;L:轴向;R:径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100安装在旋转轴50上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100的侧面示意图,而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100的正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动态阻尼器100呈现环状,而适用于安装在车辆的驱动轴等旋转轴50的径向R外侧上。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制动态阻尼器100的安装位置,即动态阻尼器100能够设置在其他类型的轴上。以下将以图1至图3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动态阻尼器100的整体构成,其中轴向L是指旋转轴50与动态阻尼器100的延伸方向,径向R是指旋转轴50的直径方向而与轴向L垂直的方向,而圆周方向(未示出)是指沿着旋转轴50的圆周的方向。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动态阻尼器100包括圆筒部110、配重部120以及连结部130。圆筒部110例如是轴毂而呈现筒状,用于安装在旋转轴50的外周上,且圆筒部110的轴心与旋转轴50的轴向L重合。配重部120例如是环状质量块而包含金属制的配重。配重部120以与圆筒部110同轴的方式从圆筒部110的径向R外侧分离地配置。也就是说,配重部120的中心与旋转轴50的轴向L重合。连结部130在径向R上连结圆筒部110与配重部120。如此,动态阻尼器100能够经由连结部130的连结而使配重部120相对于圆筒部110位移,藉此减少旋转轴50的振动。再者,在本实施例中,连结部130包括分别在径向R上延伸的多个弹簧132,如图3示出五个弹簧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圆筒部,用于安装在旋转轴的外周上;/n配重部,以与所述圆筒部同轴的方式从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以及/n连结部,在径向上连结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配重部,其中/n所述连结部包括分别在所述径向上延伸的多个弹簧,并且/n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配重部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筒部,用于安装在旋转轴的外周上;
配重部,以与所述圆筒部同轴的方式从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以及
连结部,在径向上连结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配重部,其中
所述连结部包括分别在所述径向上延伸的多个弹簧,并且
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配重部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的内面设有在所述径向上凹陷的多个凹槽,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内并承靠所述圆筒部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盖与挡圈,所述挡圈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