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20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驱动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包括呈十字形状分布在十字轴主体外周上的十字轴杆,每个所述十字轴杆的底端与十字轴主体表面之间通过轴颈平滑连接,所述轴颈包括圆弧部和倾斜部,所述圆弧部位于十字轴杆底端外壁上,所述倾斜部位于十字轴主体外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十字轴杆的顶端端部呈弧面设置,避免直线端的尖点与轴间十字轴接触摩擦,降低轴间差速器壳的磨损;十字轴杆的底端与十字轴主体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部与倾斜部平滑过渡,增强轴间十字轴强度,保证轴间差速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
本技术属于汽车驱动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
技术介绍
十字轴是差速器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传统十字轴的轴杆与轴主体之间采用阶梯状的连接结构,应力集中在转角处,中桥轴间十字轴由于承受扭矩较大,目前市场上十字轴裂纹及断裂的故障率较高,由此也可引起差速器齿轮打齿故障,同时十字轴杆的端部为平面,造成十字轴杆端部边角处与轴间差速器壳之间磨损严重。为保证轴间差速器性能,提升产品质量,需要对现有十字轴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包括呈十字形状分布在十字轴主体外周上的十字轴杆,每个所述十字轴杆的底端与十字轴主体表面之间通过轴颈平滑连接,所述轴颈包括圆弧部和倾斜部,所述圆弧部位于十字轴杆底端外壁上,所述倾斜部位于十字轴主体外周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十字轴杆的顶端端部呈弧面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圆弧部的R角为R2-R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倾斜部的倾角a为5-4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将十字轴杆的顶端端部呈弧面设置,避免直线端的尖点与轴间十字轴接触摩擦,降低轴间差速器壳的磨损;十字轴杆的底端与十字轴主体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部与倾斜部平滑过渡,增强轴间十字轴强度,保证轴间差速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十字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十字轴杆、2十字轴主体、3轴颈、301圆弧部、302倾斜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4所示,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包括呈十字形状分布在十字轴主体2外周上的十字轴杆1,每个所述十字轴杆1的底端与十字轴主体2表面之间通过轴颈3平滑连接,所述轴颈3包括圆弧部301和倾斜部302,所述圆弧部301位于十字轴杆1底端外壁上,所述圆弧部301的R角为R2-R8,所述倾斜部302位于十字轴主体2外周上,所述倾斜部302的倾角a为5-45°,圆弧部301与倾斜部302之间平滑过渡。倾斜部302与圆弧部301之间过渡可以选择相切或指定斜边高度与R角相连,倾斜部302结构不限于斜边,可以选择圆角或相近结构,静扭试验表明,此改进结构可提升35%性能。所述十字轴杆1的顶端端部呈弧面设置,避免直线端的尖点与轴间十字轴接触摩擦,降低轴间差速器壳的磨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包括呈十字形状分布在十字轴主体(2)外周上的十字轴杆(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十字轴杆(1)的底端与十字轴主体(2)表面之间通过轴颈(3)平滑连接,所述轴颈(3)包括圆弧部(301)和倾斜部(302),所述圆弧部(301)位于十字轴杆(1)底端外壁上,所述倾斜部(302)位于十字轴主体(2)外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轴间十字轴,包括呈十字形状分布在十字轴主体(2)外周上的十字轴杆(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十字轴杆(1)的底端与十字轴主体(2)表面之间通过轴颈(3)平滑连接,所述轴颈(3)包括圆弧部(301)和倾斜部(302),所述圆弧部(301)位于十字轴杆(1)底端外壁上,所述倾斜部(302)位于十字轴主体(2)外周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建奕马翠贞杨朝会纪玉龙刘本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汽车零部件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