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6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解决了空间占用和充电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撑架、上平台、下平台、摆杆机构、下平台滑移结构、上平台滑移结构、平台充电机构、滑移无线充电机构和提升机构。下平台在第一滚珠丝杠转动的作用下,使得下平台移动至平台充电机构上方,使得平台充电机构与滑移无线充电机构连通,对后续进入下平台的车辆进行充电,既能够满足未来市场充电需求又能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特别涉及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的汽车保有量飞速增加,同时商业用地等的价格不断上升,导致停车难、停车贵成为政府和车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伴随着燃油汽车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机动车市场的前景也在不断改变中,目前来说,提高单位面积和单位空间的停车数量,建立立体车库,实现立体停车已经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从立体车库的市场产品来看,由于地下车库的高度限制,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两层的车库作为主要研发方向,其中双层车库的产品类型丰富,方法众多,市场占有率也最大,但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其数量也不断增多,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带来了停车充电的问题。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目前的充电桩只能满足一个车位一个充电桩的基本需求,但是对于双层车位而言,如何设计充电方式成为困难,特别是可上下移动的停车位,充电线连接在新能源汽车上随之上下移动,容易导致更多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满足未来市场充电需求又能节省空间的双层立体停车车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具有充电和节省空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包括支撑架、上平台、下平台、摆杆机构、下平台滑移结构、上平台滑移结构、平台充电机构、滑移无线充电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下平台滑移连接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平台充电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滑移无线充电机构分别设置在上平台与下平台的底部,所述平台充电机构与滑移无线充电机构接触后供电,所述摆杆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与上平台之间,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卷绕盘,所述卷绕盘上设置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一端与卷绕盘连接,所述传动链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摆杆结构包括并列设置在上平台左右两侧的摆杆和液压伸缩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上平台铰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架铰接,所述摆杆的侧面设置有滚动座,所述传动链经过滚动座,所述下平台滑移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上的末端连接有驱动第一滚珠丝杠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上设置有与下平台连接的第一螺母,所述上平台滑移机构包括第二螺母、第二滚珠丝杠、第二电机和滑移连接在支撑架底部的滑移板,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二滚珠丝杠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在滑移板内,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滚珠丝杠转动,所述滑移板的顶部与抬升后的上平台底部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平台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导电正极、第一导电负极、电源线和埋设在地面以下的蓄电池,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蓄电池连通,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导电正极和第一导电负极分别与蓄电池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起到了存储电能和停电应急的作用,同时进行稳流和降压,导电正极和导电负极起到了将电流向外传输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滑移无线充电机构包括第二导电正极、第二导电负极、绝缘板、设置在绝缘板内的充电线圈,所述第二导电正极与充电线圈连通,所述第二导电负极与充电线圈连通;当下平台或上平台移动至平台充电机构上方时,所述第二导电正极与第一导电正极接触并导通,所述第二导电负极与第一导电负极接触并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电正极与充电线圈连通,第二导电负极与充电线圈连通,起到传输电流的作用,充电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电流传输给车辆底部的无线充电模块,避免将电缆连接至车体上,随着车辆充电结束,可以上平台上车辆向上移动,下平台滑移结构将需要充电的车辆通过下平台移动至平台充电机构上方。作为优选,所述上平台的两侧设置有行程槽,所述液压伸缩杆的末端滑移连接在行程槽内,所述行程槽沿上平台的长度方向呈U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的行程槽在液压伸缩杆竖直状态下,起到了固定和防止滑移的作用,在上平台处于低点时,具有减少液压伸缩杆行程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框和竖直架,所述底框呈矩形,所述竖直架设置在底框上,所述底框的侧面设置有斜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了增强结构强度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摆杆和液压伸缩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框的两侧,所述斜坡上设置有供摆杆和液压伸缩杆放置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避免车辆入库过程中撞击摆杆和液压伸缩杆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板设置在上平台与下平台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滚珠丝杠和第二滚珠丝杠分别设置在绝缘板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支撑结构强度,同时移动更加平稳。作为优选,所述底框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下平台连接在第一滑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撑强度,避免重量集中在第一滚珠丝杠上,使得下平台移动平稳,对下平台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滑移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竖直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轨起到了提高支撑强度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滚动座包括底架和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两侧与底架转动连接,所述滚动轮上设置有传动链配合的链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传动链传动过程中脱落,提高传动过程的安全性。综上所述,当车辆入库时,上平台通过摆杆机构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上,车辆移动至上平台上,同时平台充电机构与滑移无线充电机构接触,电能传输到滑移无线充电机构上,对上平台上的车辆进行充电;当上平台上的车辆充满电量后或上平台上车辆无需充电时,提升机构上的转动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卷绕盘收卷,传动链将摆杆向上转动,同时液压伸缩杆缩短,将上平台移动至竖直状态,上平台上的滑移无线充电机构脱离平台充电机构,随后上平台滑移机构将滑移板在第二滚珠丝杠转动的作用下移动至上平台底部进行支撑,最后下平台在第一滚珠丝杠转动的作用下,使得下平台移动至平台充电机构上方,使得平台充电机构与滑移无线充电机构连通,对后续进入下平台的车辆进行充电。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架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上平台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11、底框;12、竖直架;13、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2、上平台;21、行程槽;3、下平台;4、摆杆;41、液压伸缩杆;42、滚动座;43、凹槽;5、下平台滑移结构;51、第一滚珠丝杠;52、第一电机;53、第一螺母;6、上平台滑移结构;61、第二螺母;62、第二滚珠丝杠;63、第二电机;64、滑移板;7、平台充电机构;71、第一导电正极;72、第一导电负极;73、电源线;74、蓄电池;8、滑移无线充电机构;81、第二导电正极;82、第二导电负极;83、绝缘板;84、充电线圈;9、提升机构;91、转动轴;92、卷绕盘;93、传动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上平台(2)、下平台(3)、摆杆机构、下平台滑移结构(5)、上平台滑移结构(6)、平台充电机构(7)、滑移无线充电机构(8)和提升机构(9),所述下平台(3)滑移连接在支撑架(1)的底部,所述平台充电机构(7)设置在支撑架(1)的底部,所述滑移无线充电机构(8)分别设置在上平台(2)与下平台(3)的底部,所述平台充电机构(7)与滑移无线充电机构(8)接触后供电,所述摆杆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与上平台(2)之间,所述提升机构(9)包括转动轴(91),所述转动轴(9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卷绕盘(92),所述卷绕盘(92)上设置有传动链(93),所述传动链(93)一端与卷绕盘(92)连接,所述传动链(93)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架(1)的底部,所述摆杆(4)结构包括并列设置在上平台(2)左右两侧的摆杆(4)和液压伸缩杆(41),所述摆杆(4)的一端与上平台(2)铰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铰接,所述摆杆(4)的侧面设置有滚动座(42),所述传动链(93)经过滚动座(42),所述下平台滑移结构(5)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第一滚珠丝杠(51),所述第一滚珠丝杠(51)上的末端连接有驱动第一滚珠丝杠(51)转动的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滚珠丝杠(51)上设置有与下平台(3)连接的第一螺母(53),所述上平台(2)滑移机构包括第二螺母(61)、第二滚珠丝杠(62)、第二电机(63)和滑移连接在支撑架(1)底部的滑移板(64),所述第二螺母(61)与第二滚珠丝杠(6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61)固定在滑移板(64)内,所述第二电机(63)驱动第二滚珠丝杠(62)转动,所述滑移板(64)的顶部与抬升后的上平台(2)底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上平台(2)、下平台(3)、摆杆机构、下平台滑移结构(5)、上平台滑移结构(6)、平台充电机构(7)、滑移无线充电机构(8)和提升机构(9),所述下平台(3)滑移连接在支撑架(1)的底部,所述平台充电机构(7)设置在支撑架(1)的底部,所述滑移无线充电机构(8)分别设置在上平台(2)与下平台(3)的底部,所述平台充电机构(7)与滑移无线充电机构(8)接触后供电,所述摆杆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与上平台(2)之间,所述提升机构(9)包括转动轴(91),所述转动轴(9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卷绕盘(92),所述卷绕盘(92)上设置有传动链(93),所述传动链(93)一端与卷绕盘(92)连接,所述传动链(93)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架(1)的底部,所述摆杆(4)结构包括并列设置在上平台(2)左右两侧的摆杆(4)和液压伸缩杆(41),所述摆杆(4)的一端与上平台(2)铰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铰接,所述摆杆(4)的侧面设置有滚动座(42),所述传动链(93)经过滚动座(42),所述下平台滑移结构(5)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第一滚珠丝杠(51),所述第一滚珠丝杠(51)上的末端连接有驱动第一滚珠丝杠(51)转动的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滚珠丝杠(51)上设置有与下平台(3)连接的第一螺母(53),所述上平台(2)滑移机构包括第二螺母(61)、第二滚珠丝杠(62)、第二电机(63)和滑移连接在支撑架(1)底部的滑移板(64),所述第二螺母(61)与第二滚珠丝杠(6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61)固定在滑移板(64)内,所述第二电机(63)驱动第二滚珠丝杠(62)转动,所述滑移板(64)的顶部与抬升后的上平台(2)底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充电机构(7)包括第一导电正极(71)、第一导电负极(72)、电源线(73)和埋设在地面以下的蓄电池(74),所述电源线(73)的一端与蓄电池(74)连通,所述电源线(73)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导电正极(71)和第一导电负极(72)分别与蓄电池(7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玲李勤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