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755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包括千斤顶卡槽、活动铰及支座,千斤顶卡槽用于固定千斤顶;活动铰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活动铰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支座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千斤顶卡槽实现对千斤顶的固定,通过活动铰将千斤顶卡槽与支座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活动铰实现了对千斤顶卡槽与支座之间的夹角调节;通过将支座与地面固定连接,通过地面提供了反力,进而实现了盾构机的掉头平移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法简单,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
本技术属于盾构辅助移动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地面建筑物日益密集,地上可利用空间有限,只能向地下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交通压力急剧上升,修建地铁是目前最有效的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方式之一。由于在地铁修建过程中盾构的吊装出入吊装井受地面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同时地铁修建分标段委托不同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进度等方面协调的原因,盾构机需要在封闭车站内完成接收、掉头及始发任务,操作难度较大,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以解决盾体在狭小空间内定向移动难度较大,能够实现盾构机在非工作状态下移动到所需位置,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包括千斤顶卡槽、活动铰及支座,千斤顶卡槽用于固定千斤顶;活动铰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活动铰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支座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进一步的,千斤顶卡槽包括两个卡槽侧板、卡槽端板及卡槽底板;两个卡槽侧板竖向平行间隔设置,卡槽端板竖向设置在两个卡槽侧板的端部,卡槽端板的一侧与两个卡槽侧板固定连接,卡槽端板的另一侧与活动铰固定连接;卡槽底板设置在卡槽侧板及卡槽端板的下方,且与卡槽侧板及卡槽端板均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活动铰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及铰接螺栓,第一端板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固定连接;第一端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螺栓与第二端板的一端活动连接,铰接螺栓的轴线竖向设置;第二端板的另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端板包括两个水平端板,两个水平端板水平间隔设置,第二端板水平穿设在两个水平端板之间,水平端板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螺栓孔,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螺栓孔,铰接螺栓竖向依次贯穿第一铰接螺栓孔及第二铰接螺栓孔设置,将水平端板与第二端板活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第一端板与千斤顶卡槽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进一步的,铰接螺栓采用高强度螺栓。进一步的,支座包括两个支座侧板、支座端板及支座底板,两个支座侧板竖向平行间隔设置,支座端板竖向设置在两个支座侧板的端部;支座端板的一侧与两个支座侧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活动铰固定连接;支座底板设置在支座侧板及支座端板的下方,且与支座侧板及支座端板均固定连接,支座底板的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支座侧板采用直角梯形板,直角梯形板的直角腰与支座端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通过设置千斤顶卡槽,实现了对千斤顶的固定;通过活动铰将千斤顶卡槽与支座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活动铰实现了对千斤顶卡槽与支座之间的夹角调节;通过将支座与地面固定连接,通过地面提供了反力;盾构机掉头平移过程中,通过千斤顶提供推力,在反力支座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下提供反力,驱动盾构机实现掉头,支座与千斤顶卡槽之间的角度可调,减小了支座的搬移次数,保证了掉头平移的可靠性,操作过程简单,工作效率较高。进一步的,通过在千斤顶卡槽与活动铰之间设置加强筋板,提高了千斤顶卡槽与活动铰的刚度,保证变形在合理范围内,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进一步的,支座侧板采用直角梯形板,稳定性俱佳,抵抗变形能力好,能很好的传递压力并传递给地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千斤顶反力支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千斤顶反力支座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千斤顶反力支座中的千斤顶卡槽结构示意图。其中,1千斤顶卡槽,2活动铰,3支座,4加强筋板;11卡槽侧板,12卡槽端板,13卡槽底板;21第一端板,22第二端板,23铰接螺栓;31支座侧板,32支座端板,33支座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实施效果。应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基于本技术本质的情况下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包括千斤顶卡槽1、活动铰2、支座3及加强筋板4;千斤顶固定设置在千斤顶卡槽1中,活动铰2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1固定连接,活动铰2的另一端与支座3固定连接,支座3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活动铰2与千斤顶卡槽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4,有效提高了活动铰2与千斤顶卡槽1之间的刚度;活动铰2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千斤顶卡槽1与支座3之间的夹角能够通过活动铰2调节。千斤顶卡槽1采用半开式箱型结构,实现了对千斤顶的有效固定,并实现了将力准确传递至活动铰2。千斤顶卡槽1包括两个卡槽侧板11、卡槽端板12及卡槽底板13;两个卡槽侧板11竖向平行间隔设置,卡槽端板12竖向设置在两个卡槽侧板11的端部,卡槽端板12的一侧与两个卡槽侧板11固定连接,卡槽端板12的另一侧与活动铰2固定连接;卡槽底板13水平设置在卡槽侧板11及卡槽端板12的下方,且与卡槽侧板11及卡槽端板12均固定连接。活动铰2包括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及铰接螺栓23,第一端板21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1固定连接;第一端板21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螺栓23与第二端板22的一端活动连接,铰接螺栓23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第二端板22的另一端与支座3固定连接;第一端板21包括上部水平端板和下部水平端板,上部水平端板和下部水平端板水平间隔设置;上部水平端板或下部水平端板的一端与卡槽端板12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端板22活动连接;上部水平端板与卡槽端板12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板4,下部水平端板与卡槽端板12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板4;上部水平端板与下部水平端板水平间隔设置,第二端板22水平穿设在上部水平端板及下部水平端板之间,上部水平端板及下部水平端板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螺栓孔,第二端板22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螺栓孔,铰接螺栓23竖向依次贯穿第一铰接螺栓孔及第二铰接螺栓孔设置,将第一端板21与第二端板21活动连接在一起。支座3包括两个支座侧板31、支座端板32及支座底板33,两个支座侧板31竖向平行间隔设置,支座端板32竖向设置在两个支座侧板31的端部;支座端板32的一侧与两个支座侧板3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活动铰2固定连接;支座底板33设置在支座侧板31及支座端板32的下方,且与支座侧板31及支座端板32均固定连接,支座底板33的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地面上固定设置有钢板,支座地板33与钢板焊接固定;支座侧板31采用直角梯形板,直角梯形板的直角腰与支座端板32固定连接,将支座侧板31采用直角梯形板,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最大程度节省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工作原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卡槽(1)、活动铰(2)及支座(3),千斤顶卡槽(1)用于固定千斤顶;活动铰(2)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座(3)固定连接;活动铰(2)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支座(3)固定设置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卡槽(1)、活动铰(2)及支座(3),千斤顶卡槽(1)用于固定千斤顶;活动铰(2)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座(3)固定连接;活动铰(2)的转动轴线竖向设置,支座(3)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其特征在于,千斤顶卡槽(1)包括两个卡槽侧板(11)、卡槽端板(12)及卡槽底板(13);两个卡槽侧板(11)竖向平行间隔设置,卡槽端板(12)竖向设置在两个卡槽侧板(11)的端部,卡槽端板(12)的一侧与两个卡槽侧板(11)固定连接,卡槽端板(12)的另一侧与活动铰(2)固定连接;卡槽底板(13)设置在卡槽侧板(11)及卡槽端板(12)的下方,且与卡槽侧板(11)及卡槽端板(12)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其特征在于,活动铰(2)包括第一端板(21)、第二端板(22)及铰接螺栓(23),第一端板(21)的一端与千斤顶卡槽(1)固定连接;第一端板(21)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螺栓(23)与第二端板(22)的一端活动连接,铰接螺栓(23)的轴线竖向设置;第二端板(22)的另一端与支座(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盾体掉头平移的千斤顶反力支座,其特征在于,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聪岳红波孙盼盼杨猛张龙涛梁磊赵旭李伟廖青山燕晓刘媛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