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67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下料机构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圆筒,两个所述第一圆筒上半段均与壳体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圆筒均位于传送机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圆筒内部均设有第二圆筒,两个所述第二圆筒外端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两个所述第二圆筒一侧均开设有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送机带动框体移动,挤压板对挡板挤压,带动第二圆筒转动,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接触,第二圆筒中的原料由漏料板上通孔流入框体内,漏料板上开设的通孔数量和大小不一样,调配原料比例简单,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缆保护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电缆外面包有高度绝缘覆盖层叫做电缆保护管,电缆保护管包括橡胶、塑料、尼龙等多种品种,电缆保护管的使用环境较为特殊苛刻,需要具备耐高温、防裂或阻燃等性能,所以电缆保护管在生产中需要上多种原料。现有的上料机都是人工先调配好各种原料的比例然后再上料,上料效率低,调配原料比例繁琐,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通过传送机带动框体移动,挤压板对挡板挤压,带动第二圆筒转动,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接触,第二圆筒中的原料由漏料板上通孔流入框体内,漏料板上开设的通孔数量和大小不一样,影响原料流出速度,调配原料比例简单,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都是人工先调配好各种原料的比例然后再上料,上料效率低,调配原料比例繁琐,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圆筒,两个所述第一圆筒上半段均与壳体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圆筒均位于传送机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圆筒内部均设有第二圆筒,两个所述第二圆筒外端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两个所述第二圆筒一侧均开设有两个插槽,四个所述插槽分别设在第二进料口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进料口内部均设有漏料板,两个所述漏料板上均开设有不同大小的通孔,两个所述漏料板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塑料插块,四个所述塑料插块分别设在四个插槽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圆筒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圆筒前后两端并延伸出第一圆筒前后两端,四个所述连接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底端为橡胶板,两个所述框体均位于第一圆筒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挤压板,所述第一圆筒设在两个挤压板之间,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与两个挡板相对齐。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杆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两个所述把手一端均延伸出壳体后端。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传送机一侧。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把手后端均设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分别贯穿把手并与壳体后端相接触,所述把手与螺栓螺纹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圆筒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出料口,两个所述第一圆筒顶端均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传送机带动框体移动,挤压板对挡板挤压,带动第二圆筒转动,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接触,第二圆筒中的原料由漏料板上通孔流入框体内,漏料板上开设的通孔数量和大小不一样,与现有技术相比,调配原料比例简单,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圆筒侧剖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圆筒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漏料板立体图;图中:1壳体、2第一圆筒、3第一进料口、4第一出料口、5第二进料口、6第二圆筒、7漏料板、8塑料插块、9第二出料口、10挤压板、11挡板、12传送机、13框体、14把手、15连接杆、16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传送机12,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圆筒2,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上半段均与壳体1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均位于传送机12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内部均设有第二圆筒6,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外端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5,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一侧均开设有两个插槽16,四个所述插槽16分别设在第二进料口5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进料口5内部均设有漏料板7,两个所述漏料板7上均开设有不同大小的通孔,两个所述漏料板7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塑料插块8,四个所述塑料插块8分别设在四个插槽16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四个所述连接杆15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圆筒2前后两端并延伸出第一圆筒2前后两端,四个所述连接杆1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1;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12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框体13,所述框体13底端为橡胶板,两个所述框体13均位于第一圆筒2底部,方便移动框体13;进一步地,所述框体13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挤压板10,所述第一圆筒2设在两个挤压板10之间,两个所述挤压板10分别与两个挡板11相对齐,方便移动挤压板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杆15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4,两个所述把手14一端均延伸出壳体1后端,方便转动第二圆筒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9,所述第二出料口9位于传送机12一侧;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把手14后端均设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分别贯穿把手14并与壳体1后端相接触,所述把手14与螺栓螺纹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出料口4,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顶端均开设有第一进料口3。实施场景具体为:工作人员根据漏料板7上数量和大小不一样的通孔,选择两种不同的漏料板7,转动左侧的把手14,把手14带动连接杆1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圆筒6转动,当第二圆筒6上的第二进料口5转动与第一进料口3重合时,拧紧螺栓对把手14进行固定,向第一进料口3加入原料,原料落入第二圆筒6内,选择一种漏料板7,将漏料板7上的塑料插块8插入插槽16中,使得漏料板7和第二圆筒6无缝连接,然后拧松螺栓解除对把手14的固定,把手14和挡板11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圆筒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传送机(12),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下料机构;/n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圆筒(2),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上半段均与壳体(1)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均位于传送机(12)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内部均设有第二圆筒(6),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外端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5),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一侧均开设有两个插槽(16),四个所述插槽(16)分别设在第二进料口(5)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进料口(5)内部均设有漏料板(7),两个所述漏料板(7)上均开设有不同大小的通孔,两个所述漏料板(7)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塑料插块(8),四个所述塑料插块(8)分别设在四个插槽(16)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四个所述连接杆(15)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圆筒(2)前后两端并延伸出第一圆筒(2)前后两端,四个所述连接杆(1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传送机(12),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下料机构;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圆筒(2),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上半段均与壳体(1)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均位于传送机(12)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内部均设有第二圆筒(6),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外端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5),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一侧均开设有两个插槽(16),四个所述插槽(16)分别设在第二进料口(5)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进料口(5)内部均设有漏料板(7),两个所述漏料板(7)上均开设有不同大小的通孔,两个所述漏料板(7)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塑料插块(8),四个所述塑料插块(8)分别设在四个插槽(16)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圆筒(6)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四个所述连接杆(15)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圆筒(2)前后两端并延伸出第一圆筒(2)前后两端,四个所述连接杆(1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保护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12)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框体(13),所述框体(13)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方圆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