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64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高温输送带,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包括骨架层、覆盖层和底层,所述骨架层沿骨架层的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织物层、第一胶层、第二织物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均为平面织物,且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均包括径纱和纬纱,所述径纱设置为涤纶长丝,所述纬纱设置为棉纱;所述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覆盖层设置于第二胶层远离第二织物层的一侧,所述底层设置于第一织物层远离第一胶层的一侧。该输送带利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以及涤纶长丝与棉纱编织形成平面织物共同制成骨架层,起到了提高输送带耐温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输送带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高温输送带。
技术介绍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目前,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2939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送带,包括闭合混杂层,闭合混杂层由无接头的闭合基带和PU材料构成,所述闭合混杂层一表面设置有PU层,闭合混杂层和PU层通过在闭合基带上浇刮或喷涂液态PU材料的方式整体成型为一体。上述输送带的表面采用的是PU材料,而常规PU材料的耐温性能相对较差,也就导致该输送带对于高温环境的耐受能力相对不足,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输送带,该输送带利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以及涤纶长丝与棉纱编织形成平面织物共同制成骨架层,起到了提高输送带耐温性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包括骨架层、覆盖层和底层,所述骨架层沿骨架层的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织物层、第一胶层、第二织物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均为平面织物,且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均包括径纱和纬纱,所述径纱设置为涤纶长丝,所述纬纱设置为棉纱;所述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覆盖层设置于第二胶层远离第二织物层的一侧,所述底层设置于第一织物层远离第一胶层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的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替代传统的PU材料,利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相对较好的耐温性能,使得输送带耐受150℃左右的高温;同时,涤纶长丝与棉纱编织形成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具有良好耐热稳定性,可提升输送带的耐热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覆盖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且所述覆盖层与所述第二胶层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与耐候性能,使得覆盖层自身具有良好耐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对骨架层起到隔温防护的作用,从而保持输送带的整体强度,而连接组件的设置可提升覆盖层与第二胶层之间连接性。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凸块,若干个所述凸块均匀设置于第二胶层靠近覆盖层的一侧,所述覆盖层设置有供所述凸块嵌入的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嵌入到槽口内,即可覆盖层与第二胶层之间的连接性,减少覆盖层与第二胶层相互脱离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凸块呈圆柱状,且凸块远离第二胶层的一端设置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上设置有圆角可便于凸块嵌入槽口内。优选的,所述底层靠近第一织物层的一侧设置有网格纹,所述网格纹包括若干条横向槽和若干条纵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若干条横向槽与若干条纵向槽所形成的网格纹可增加底层与第一织物层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底层与第一织物层粘合的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覆盖层远离第二胶层的端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可增加输送带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输送带在输送物品的过程中与物品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优选的,还包括侧封边,所述侧封边热塑密封设置于骨架层、覆盖层和底层沿输送带宽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外边沿,且所述侧封边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封条可增加输送带的整体性,减少输送带边缘变形、撕扯的情况,提高输送带的横向稳定性,从而提高输送带的整体结构强度与韧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的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替代传统的PU材料,利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相对较好的耐温性能,使得输送带耐受150℃左右的高温;2、涤纶长丝与棉纱编织形成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具有良好耐热稳定性,可提升输送带的耐热稳定性;3、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与耐候性能,使得覆盖层自身具有良好耐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对骨架层起到隔温防护的作用,从而保持输送带的整体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织物层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层的局部俯视图。附图标记:1、骨架层;2、覆盖层;3、底层;4、第一织物层;5、第一胶层;6、第二织物层;7、第二胶层;8、径纱;9、纬纱;10、凸块;11、槽口;12、网格纹;12a、横向槽;12b、纵向槽;13、侧封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参照图1,包括骨架层1、覆盖层2、底层3和侧封边13,具体的,骨架层1沿输送带的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织物层4、第一胶层5、第二织物层6和第二胶层7。其中,第一织物层4和第二织物层6均为平面织物,参照图1和图2,第一织物层4和第二织物层6均包括径纱8和纬纱9,本实施例中,一条径纱8有两股涤纶长丝,一条纬纱9有两股棉纱;涤纶长丝与棉纱相互编织形成的平面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从而可提升输送带的耐热稳定性。另外,第一胶层5与第二胶层7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利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良好的耐温性能,可使得骨架层1耐受150℃左右的高温。参照图1,覆盖层2粘合于第二胶层7远离第二织物层6的一侧,并且覆盖层2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能的三元乙丙橡胶制成,保持输送带整体耐热性的同时,还可对骨架层1起到隔温防护的作用。另外,覆盖层2远离第二胶层7的端面还开设有防滑纹(图中未示出),通过防滑纹可增加输送带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输送带在输送物品的过程中与物品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此外,为了增强覆盖层2与第二胶层7的连接性,覆盖层2与第二胶层7之间还具有连接组件,具体的,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呈圆柱状的凸块10,且若干个凸块10均匀排布于第二胶层7靠近覆盖层2的一侧,相应的,覆盖层2靠近第二胶层7的一侧开设有供凸块10嵌入的槽口11;同时,凸块10远离第二胶层7的一端还倒有圆角,以便于将凸块10嵌入槽口11内。参照图1和图3,底层3粘合于第一织物层4远离第一胶层5的一侧,且在底层3靠近第一织物层4的一侧设置有网格纹12,具体的,网格纹12包括若干条横向槽12a和若干条纵向槽12b,通过网格纹12可增加底层3与第一织物层4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底层3与第一织物层4的粘合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底层3也可采用耐温性能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参照图1,侧封边13的数量有两条,且两条侧封边13分别热塑密封粘合于骨架层1、覆盖层2和底层3沿输送带宽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外边沿,通过侧封条可增加输送带的整体性,减少输送带边缘变形、撕扯的情况,提高输送带的横向稳定性,从而提高输送带的整体结构强度与韧性;另外,侧封边13同样采用耐温性能良好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包括骨架层(1)、覆盖层(2)和底层(3),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层(1)沿骨架层(1)的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织物层(4)、第一胶层(5)、第二织物层(6)和第二胶层(7),所述第一织物层(4)和第二织物层(6)均为平面织物,且第一织物层(4)和第二织物层(6)均包括径纱(8)和纬纱(9),所述径纱(8)设置为涤纶长丝,所述纬纱(9)设置为棉纱;所述第一胶层(5)与第二胶层(7)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覆盖层(2)设置于第二胶层(7)远离第二织物层(6)的一侧,所述底层(3)设置于第一织物层(4)远离第一胶层(5)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包括骨架层(1)、覆盖层(2)和底层(3),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层(1)沿骨架层(1)的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织物层(4)、第一胶层(5)、第二织物层(6)和第二胶层(7),所述第一织物层(4)和第二织物层(6)均为平面织物,且第一织物层(4)和第二织物层(6)均包括径纱(8)和纬纱(9),所述径纱(8)设置为涤纶长丝,所述纬纱(9)设置为棉纱;所述第一胶层(5)与第二胶层(7)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覆盖层(2)设置于第二胶层(7)远离第二织物层(6)的一侧,所述底层(3)设置于第一织物层(4)远离第一胶层(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覆盖层(2)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且所述覆盖层(2)与所述第二胶层(7)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凸块(10),若干个所述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亮蒋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米莜凯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