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3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中管、设在头管与中管之间并连接头管和中管的中梁机构、尾叉机构以及避震弹簧,还包括第一铰接座以及连接梁组,第一铰接座设在中管的前方且位于中梁机构的下方,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第一连接梁的顶部与中梁机构固定,第一连接梁的底部固定第一铰接座,第二连接梁的后端与中管固定,第二连接梁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以及第一连接梁的相接处固定,尾叉机构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避震弹簧设在中管的后方且位于尾叉机构的上方,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中管以及尾叉机构铰接。采用上述方案,尾叉机构的铰接点前移,且铰接点强度好,能有效增加避震性能,提高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尤其是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车架采用后避震弹簧来实现后避震功能,进而提高驾驶以及乘坐的舒适性,但是尾叉机构的铰接点位于中管的后方,后轮轴心距离铰接点的距离小,力臂小,在通过障碍时,减震效果不明显,因此舒适度较低,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中管、设在头管与中管之间并连接头管和中管的中梁机构、尾叉机构以及避震弹簧,还包括第一铰接座以及连接梁组,所述第一铰接座设在中管的前方且位于中梁机构的下方,所述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顶部与中梁机构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后端与中管固定,第二连接梁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以及第一连接梁的相接处固定,所述尾叉机构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避震弹簧设在中管的后方且位于尾叉机构的上方,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中管以及尾叉机构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尾叉机构包括五通、固定在五通前端并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的第二铰接座、设在五通后端左右间隔设置的两尾叉杆以及设在每个尾叉杆后端的叉片,所述尾叉杆的前端与五通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五通设于中管下部的前方。进一步的,所述中梁机构包括前梁、后梁以及设在前梁和后梁之间的折叠器,所述前梁为空心结构,前梁的内部形成电池安装仓,所述后梁为空心结构,后梁的内部形成控制器安装仓,后梁的底部设有贯通到控制器安装仓的出线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顶端截面积大于底端截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座为铰接管,所述第二铰接座为从五通前端伸出的两间隔设置的铰接板,所述铰接管设在两铰接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底部设有弧形的连接面,所述铰接管的上表面与连接面相贴,所述铰接管、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在连接处相互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中管的下部位于尾叉机构的上方。进一步的,两尾叉杆之间位于中管的下方形成避让中管在避震弹簧压缩状态下向下移动的避让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尾叉机构的铰接点设在中管的下部前方,在保证车架紧凑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后轮轴心到铰接点的距离,力臂大,因此后轮在路过障碍时,能对避震弹簧施加更大的压力,减震效果好,提高驾驶和乘坐的舒适度,另外,第一铰接座通过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从两个方向上进行连接固定,提高了第一铰接座的固定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尾叉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1、中管2、设在头管1与中管2之间并连接头管1和中管2的中梁机构3、尾叉机构4、避震弹簧5、第一铰接座6以及连接梁组,第一铰接座6设在中管2的前方且位于中梁机构3的下方,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7和第二连接梁8,第一连接梁7的顶部与中梁机构3固定,第一连接梁7的底部固定第一铰接座6,第二连接梁8的后端与中管2固定,第二连接梁8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6以及第一连接梁7的相接处固定,尾叉机构4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6铰接,避震弹簧5设在中管2的后方且位于尾叉机构4的上方,避震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中管2以及尾叉机构4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尾叉机构4的铰接点设在中管2的下部前方,在保证车架紧凑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后轮轴心到铰接点的距离,力臂大,因此后轮在路过障碍时,能对避震弹簧5施加更大的压力,减震效果好,提高驾驶和乘坐的舒适度,另外,第一铰接座6通过第一连接梁7和第二连接梁8从两个方向上进行连接固定,提高了第一铰接座6的固定强度。具体的,尾叉机构4包括五通9、固定在五通9前端并与第一铰接座6铰接的第二铰接座10、设在五通9后端左右间隔设置的两尾叉杆11以及设在每个尾叉杆11后端的叉片12,尾叉杆11的前端与五通9焊接固定,五通9设于中管2下部的前方,第一铰接座6为铰接管14,第二铰接座10为从五通9前端伸出的两间隔设置的铰接板13,铰接管14设在两铰接板13之间。中管2的下部位于尾叉机构4的上方,两尾叉杆11之间位于中管2的下方形成避让中管2在避震弹簧5压缩状态下向下移动的避让区15。设置避让区15,避免避震弹簧5压缩状态下中管2底端向下运动而与尾叉机构4干涉。中梁机构3包括前梁16、后梁17以及设在前梁16和后梁17之间的折叠器18,前梁16为空心结构,前梁16的内部形成电池安装仓,后梁17为空心结构,后梁17的内部形成控制器安装仓,后梁17的底部设有贯通到控制器安装仓的出线孔。采用上述方案,有助于隐藏电池和控制器,且出线孔设置隐蔽,提高美观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连接梁7的顶端截面积大于底端截面积。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第一连接梁7顶部与中梁机构3的焊缝面积,提高连接强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连接梁7的底部设有弧形的连接面19,铰接管14的上表面与连接面19相贴,铰接管14、第一连接梁7以及第二连接梁8在连接处相互焊接固定。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弧形的连接面19与铰接管14的外壁适配,能够增加表面贴合度,第二连接梁8远离中管2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梁7与铰接管14的连接处,三者之间可以相互焊接,增加铰接管14的连接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中管、设在头管与中管之间并连接头管和中管的中梁机构、尾叉机构以及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接座以及连接梁组,所述第一铰接座设在中管的前方且位于中梁机构的下方,所述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顶部与中梁机构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后端与中管固定,第二连接梁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以及第一连接梁的相接处固定,所述尾叉机构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避震弹簧设在中管的后方且位于尾叉机构的上方,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中管以及尾叉机构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中管、设在头管与中管之间并连接头管和中管的中梁机构、尾叉机构以及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接座以及连接梁组,所述第一铰接座设在中管的前方且位于中梁机构的下方,所述连接梁组包括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顶部与中梁机构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后端与中管固定,第二连接梁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以及第一连接梁的相接处固定,所述尾叉机构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避震弹簧设在中管的后方且位于尾叉机构的上方,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中管以及尾叉机构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叉机构包括五通、固定在五通前端并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的第二铰接座、设在五通后端左右间隔设置的两尾叉杆以及设在每个尾叉杆后端的叉片,所述尾叉杆的前端与五通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设于中管下部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来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拓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