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1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覆膜机,包括机架、覆膜机构以及传送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覆膜机构的顶部,所述覆膜机构内设有辊压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送料轮、导向轮以及压平装置,所述送料轮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平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上方设有缓冲装置,且中间设有第三轮毂,所述第一轮毂、第二轮毂以及辊压轮处在同一水平位置,解决了普通覆膜机中薄膜拉力过大,自身就有折痕,与原材料并未压平贴合,容易产生覆膜出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膜机
本技术涉及覆膜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覆膜机。
技术介绍
覆膜机在生产和加工工业产品中使用的十分广泛,覆膜机是一种用于纸类、板材、裱膜专用设备,通过加压直接将有粘性的膜粘在印刷品上,该种机器便宜,加工性能稳定可靠,应用广泛,如板材行业(铝板、铁板、胶板、木板、钢板、玻璃板等),装饰行业,五金行业等等。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了不同型号的薄膜,薄膜的厚度、延展性不同,当薄膜拉力过大,自身就有折痕,与原材料并未压平贴合,容易产生覆膜出皱的问题,对成品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体涉及一种覆膜机,解决了普通覆膜机中薄膜拉力过大,自身就有折痕,与原材料并未压平贴合,容易产生覆膜出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根据所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覆膜机,包括机架、覆膜机构以及传送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覆膜机构的顶部,所述覆膜机构内设有辊压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送料轮、导向轮以及压平装置,所述送料轮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平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上方设有缓冲装置,且中间设有第三轮毂,所述第一轮毂、第二轮毂以及辊压轮处在同一水平位置。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伸缩臂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连在所述伸缩臂的外侧。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伸缩臂靠近下端的部分设有起保护作用的限位板。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和第三轮毂在压平装置内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三轮毂高于所述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压平装置内部设有传送带A,所述第一轮毂、第二轮毂以及第三轮毂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通过传送带A一并串联。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用于旋紧固定的旋钮。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夹角为120度。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覆膜机构在靠近压平装置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覆膜机构铰链连接,且所述挡板的材质为玻璃。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辊压轮与所述导向轮之间设有传送带B,所述覆膜机构内部设有控制所述辊压轮转动的电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用的餐椅,根据所述技术问题,本设备增加了压平装置,使得设备能适应不同型号的薄膜通过,缓冲装置能保证薄膜与原材料紧密贴合,三个轮毂和两条传送带的设置可以保证薄膜和原材料出料速度相同,保证同步进入覆膜机构内部;所述支撑臂设置了旋钮结构,可以旋转多个角度来调节覆膜的拉力,此外,在覆膜机构的侧面设置了玻璃挡板,既方便观察覆膜机构内部的覆膜效果,也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的手指伸入所述辊压轮中,发生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减震底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震底座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传送机构;3、覆膜机构;4、薄膜;5、原材料;110、支撑杆;111、第一连接杆;112、第二连接杆;120、旋钮;210、送料轮;220、导向轮;230、压平装置;231、第一轮毂;232、第二轮毂;233、第三轮毂;234、缓冲装置;235、伸缩臂;236、复位弹簧;237、传送带A;238、限位板;310、辊压轮;320、挡板;330、电机;340、传送带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其中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覆膜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覆膜机构3以及传送机构2,所述机架1包括支撑杆110,所述支撑杆110位于所述覆膜机构3的顶部;所述覆膜机构3内设有辊压轮310,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送料轮210、导向轮220以及压平装置230,所述送料轮210与所述支撑杆110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压平装置230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轮毂231和第二轮毂232;所述第一轮毂231与所述第二轮毂232上方设有缓冲装置234,且中间设有第三轮毂233,所述第一轮毂231、第二轮毂232以及辊压轮310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装置234包括伸缩臂和复位弹簧236,所述复位弹簧236套连在所述伸缩臂235的外侧,在正常情况,所述复位弹簧236保持收缩状态,此时伸缩臂235伸展,压迫第一轮毂231和第二轮毂232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一方面,保证从第一轮毂231和第二轮毂232下方通过的原材料5和薄膜4能保证贴合的状态,另一方面,弹簧具有抗形变特性,能适应不同型号的薄膜4,从而满足不同厚度的需求。其中,所述伸缩臂235靠近下端部分设有限位板238,避免部分异物或者超出厚度的材料从第一轮毂231和第二轮毂232下方通过,从而对覆膜机构3产生损伤。其中,所述压平装置230内部设有传送带A237,所述第一轮毂231、第二轮毂232以及第三轮毂233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通过传送带A237全部串联,所述第三轮毂233高于所述第一轮毂231和第二轮毂232,所述第一轮毂231用于引导原材料5的通过,所述第二轮毂232用于引导原材料5和薄膜4贴合通过,所述第三轮毂233用于引导薄膜4的通过,所述传送带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轮毂231、第二轮毂232以及第三轮毂233的转速相同,从而保证进入所述压平装置230内部的原材料5和薄膜4速度相同,材料和薄膜4以紧密贴合的状态进入覆膜机构3的内部。具体的,所述辊压轮310与所述导向轮220通过传送带B340连接,所述覆膜机构3内部设有电机330,所述电机330控制所述辊压轮310转动,所述电机330为步进电机。具体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旋钮120,如图3所示,所述旋钮120用于控制连接处的松紧,使得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稳定保持一定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用于挑调整薄膜4的拉力。其中,所述倾斜角为120度,当倾斜角过大时,薄膜4拉力较小,容易出现贴合不均的情况,产生空隙和气泡,当倾斜角过小时,薄膜4拉力较大,会出现局部发生变形,产生褶皱,皆不利于覆膜的生产。具体的,所述覆膜机构3靠近压平装置230的一侧设有挡板320,所述挡板320通过铰链与覆膜机构3活动连接,且所述挡板320的材质为玻璃,既方便观察覆膜机构3内部的覆膜效果,也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的手指伸入所述辊压轮310中,发生危险。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机,包括机架、覆膜机构以及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覆膜机构的顶部,所述覆膜机构内设有辊压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送料轮、导向轮以及压平装置,所述送料轮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平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上方设有缓冲装置,且中间设有第三轮毂,所述第一轮毂、第二轮毂以及辊压轮处在同一水平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机,包括机架、覆膜机构以及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覆膜机构的顶部,所述覆膜机构内设有辊压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送料轮、导向轮以及压平装置,所述送料轮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平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上方设有缓冲装置,且中间设有第三轮毂,所述第一轮毂、第二轮毂以及辊压轮处在同一水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伸缩臂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连在所述伸缩臂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靠近下端的部分设有起保护作用的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和第三轮毂在压平装置内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三轮毂高于所述第一轮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何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海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