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316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模和顶模,底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侧模与底模转动连接,顶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模,顶模与边模转动连接,底模、顶模、侧模和边模围成封闭的型腔;在底模、顶模、侧模和边模上均设置预留成型装置,预留成型装置分别与底模、顶模、侧模和边模上滑动连接,可根据预制构件规格设定预留成型装置是否进入型腔中,当预留成型装置进入型腔中时,即成为镶件,辅助成型用,解决了模具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多种规格预制件的问题,提高了成型模具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由预制的大型内外墙板、楼板和屋面板等板材装配而成,又称大板建筑,它是工业化体系建筑中全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类型。板材建筑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和防震能力,板材建筑的内墙板多为钢筋混凝土的实心板或空心板;外墙板多为带有保温层的钢筋混凝土复合板,也可用轻骨料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等制成带有外饰面的墙板,这些内外墙板均由模具制造。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多为尺寸固定、形状和预留孔槽无法调整的固定形式。为满足多形状、多尺寸的构件生产需要,往往要增加成型模具的数量,这将带来设备投入增加,生产场地面积增加,成本提高、效率降低。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墙板成型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较低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适应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模和顶模,所述底模和所述定模相对设置,所述底模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压注机械相连的压注口,所述底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所述侧模与所述底模转动连接,所述顶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模,所述顶模与所述边模转动连接,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围成封闭的型腔;预留成型装置,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上均设置所述预留成型装置,所述预留成型装置能够穿过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并进入所述型腔内;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侧模、所述边模和所述预留成型装置相连,所述液压系统能够驱动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转动,所述液压系统能够驱动所述预留成型装置滑动;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两个侧模的外侧面上,所述加热系统能够对所述侧模加热;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液压系统和所述加热系统相连。优选地,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还包括底架,多个所述底模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相邻的所述底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模的数量与所述底模的数量相匹配,多个所述顶模的顶模均与安装连接机构相连,所述安装连接机构能够与生产线其他部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底模与所述侧模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所述顶模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边模相连。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底模之间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开合杆,所述开合杆与所述侧模远离所述底模的一端相连,所述开合杆可伸缩,所述开合杆与所述液压系统相连。优选地,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板敷贴于所述侧模的外侧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优选地,所述压注口处设置单向止回阀。优选地,所述预留成型装置分别与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滑动连接,所述预留成型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能够与多种预成型模块相连。优选地,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均设置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的外侧面处均设置密封结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模和顶模,底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侧模与底模转动连接,顶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模,顶模与边模转动连接,底模、顶模、侧模和边模围成封闭的型腔;在底模、顶模、侧模和边模上均设置预留成型装置,预留成型装置分别与底模、顶模、侧模和边模上滑动连接,可根据预制构件规格设定预留成型装置是否进入型腔中,当预留成型装置进入型腔中时,即成为镶件,辅助成型用,解决了模具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多种规格预制件的问题,提高了成型模具的适用性;同时,成型模具还包括加热系统和液压系统,加热系统能够对模具型腔加热,提高预制件成型质量,液压系统能够控制模具开合和预留成型装置的运动,加热系统和液压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提高模具成型的自动化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沿A-A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底模,2为顶模,3为侧模,4为边模,5为预留成型装置,6为加热系统,7为底架,8为安装连接机构,9为第一转轴,10为第二转轴,11为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适应性。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5,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沿A-A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模1和顶模2,底模1和定模相对设置,底模1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压注机械相连的压注口,底模1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3,侧模3与底模1转动连接,顶模2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模4,顶模2与边模4转动连接,底模1、顶模2、侧模3和边模4围成封闭的型腔;两个侧模3能够相对底模1向远离型腔的方向转动,两个边模4夹紧保温板,由两个侧模3之间的缝隙进入,构件成型后,两个边模4能够相对顶模2向外展开,两个边模4连通顶模2将构件夹出,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模和顶模,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相对设置,所述底模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压注机械相连的压注口,所述底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所述侧模与所述底模转动连接,所述顶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模,所述顶模与所述边模转动连接,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围成封闭的型腔;/n预留成型装置,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上均设置所述预留成型装置,所述预留成型装置能够穿过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并进入所述型腔内;/n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侧模、所述边模和所述预留成型装置相连,所述液压系统能够驱动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转动,所述液压系统能够驱动所述预留成型装置滑动;/n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两个侧模的外侧面上,所述加热系统能够对所述侧模加热;/n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液压系统和所述加热系统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模和顶模,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相对设置,所述底模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压注机械相连的压注口,所述底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所述侧模与所述底模转动连接,所述顶模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模,所述顶模与所述边模转动连接,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围成封闭的型腔;
预留成型装置,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上均设置所述预留成型装置,所述预留成型装置能够穿过所述底模、所述顶模、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并进入所述型腔内;
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分别与所述侧模、所述边模和所述预留成型装置相连,所述液压系统能够驱动所述侧模和所述边模转动,所述液压系统能够驱动所述预留成型装置滑动;
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两个侧模的外侧面上,所述加热系统能够对所述侧模加热;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液压系统和所述加热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架,多个所述底模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相邻的所述底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模的数量与所述底模的数量相匹配,多个所述顶模的顶模均与安装连接机构相连,所述安装连接机构能够与生产线其他部件相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华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