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24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该扳手包括连接本体(1)、2个手柄和2个锁紧机构;连接本体(1)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连接本体(1)的上连接部为圆饼结构,连接本体的下连接部采用2个“L”形侧板结构,圆饼两侧面与“L”形上端的交叉位置连接1个手柄,2个“L”形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阶梯通孔;2个锁紧机构分别安装在2个“L”形下部阶梯通孔内,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杆、支撑弹簧(4)、连接螺套和拉环;支撑弹簧套装在锁定杆的中部外周上,锁定杆中部一起滑动装入阶梯通孔内,连接螺套与“L”形下部的阶梯通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通用扳手或传统扳手装配费力费时、效率低和不容易完全将零部件装配到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
技术介绍
通过螺纹连接的较大零部件装配固紧时,依靠通用扳手装配,每次扳手启动工作之前需要反复调整,非常麻烦;使用传统扳手装配,传统扳手与零部件之间的间隙过大容易导致打滑、间隙过大容易损坏零部件表面;总之费力费时,效率低,还不容易完全将零部件装配到位,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解决了通用扳手或传统扳手装配费力费时、效率低和不容易完全将零部件装配到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包括连接本体1、2个手柄2和2个锁紧机构;连接本体1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连接本体1的上连接部为圆饼结构,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采用2个“L”形侧板结构,2个“L”形侧板的上端分别与圆饼下端面连接,且2个“L”形侧板相对圆饼轴线对称分布,并2个“L”形底部均向外延伸;圆饼两侧面与“L”形上端的交叉位置连接1个手柄2,2个“L”形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阶梯通孔;2个锁紧机构分别安装在2个“L”形下部阶梯通孔内;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杆3、支撑弹簧4、连接螺套5和拉环6;支撑弹簧4套装在锁定杆3的中部外周上,支撑弹簧4连同锁定杆3中部一起滑动装入“L”形下部的阶梯通孔内,连接螺套5套装在锁定杆3外周上,且连接螺套5与“L”形下部的阶梯通孔螺纹连接,支撑弹簧4的两端分别顶在锁定杆3中部轴肩端面上和连接螺套5内端面上,锁定杆3外端固定有拉环6。拉环6为半圆非封闭环结构,半圆环的两端分别插入锁定杆3外端的小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带弹簧等弹性元件的锁定杆结构,实现将被装配零部件预先锁紧固定;利用加大力臂原理完成零部件的装配要求;连接本体的上连接部采用“平行阀门手轮”的圆饼状结构,既减轻了扳手重量,还确保了扳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具有自锁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速装配等优点;本技术降低了零部件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结构简单、高效易用的具有自锁功能;本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优点,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I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红连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连接本体、2-手柄、3-锁定杆、4-支撑弹簧、5-连接螺套、6-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包括连接本体1、2个手柄2和2个锁紧机构。连接本体1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连接本体1的上连接部采用“平行阀门手轮”的圆饼结构,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采用2个“L”形侧板结构,2个“L”形侧板的上端分别与圆饼下端面连接,且2个“L”形侧板相对圆饼轴线对称分布,且相向布置,即2个“L”形底部均向外延伸。圆饼两侧面与“L”形上端的交叉位置各设置一个内螺纹孔,2个内螺纹孔在圆饼的同一条直径上,2个内螺纹孔各连接1个手柄2。根据装配件的结构大小选择并确定手柄2长度和直径。“L”形下部中心处开设由外向内依次变小的阶梯通孔。2个锁紧机构分别于2个“L”形下部中心处阶梯通孔连接。阶梯通孔的大台阶圆柱面实现连接螺套5与连接本体1的固定,中部孔内设置支撑弹簧4,中部孔内侧端面对锁定杆3起到横向定位。2个锁紧机构分别安装在2个“L”形下部阶梯通孔内。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杆3、支撑弹簧4、连接螺套5和拉环6;支撑弹簧4套装在锁定杆3的中部外周上,支撑弹簧4连同锁定杆3中部一起滑动装入“L”形下部的阶梯通孔内,锁定杆3通过自身轴肩端面和阶梯通孔内端面对锁定杆3的移动限位。连接螺套5套装在锁定杆3外周上,且与“L”形下部的阶梯通孔螺纹连接。支撑弹簧4的两端分别顶在锁定杆3中部轴肩端面上和连接螺套5内端面上。锁定杆3外端固定有拉环6。锁定杆3的纵截面结构为左短右长的阶梯轴结构,锁定杆3左侧的圆柱根据装配零件工艺孔的结构形状不同采用铝件或钢件加工成相应的形状;距锁定杆3右侧的圆柱尾部一定距离处设一小孔,用于设置拉环6。锁定杆3与支撑弹簧4构成锁紧机构,通过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采用“L”形结构底部中心孔内腔实现轴向运动导向,连接本体1与连接螺套5刚性连接,实现锁定杆3在外力作用下的往返运动。支撑弹簧4采用圆柱簧或锥形簧。连接螺套5为中空的阶梯圆柱结构,大圆柱面设外螺纹,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采用“L”形结构底部阶梯孔外端开设内螺纹,连接螺套5与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拉环6为半圆非封闭环结构,即半圆环中间部位设置有缺口,半圆环的两端分别插入锁定杆3外端的小孔内,从而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装配过程:将锁定杆3装入通过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L”形结构底部中心处阶梯通孔内,再将支撑弹簧4套装在锁定杆3右侧长圆柱体上后,装配在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L”形下部阶梯通孔内,然后将连接螺套5的中心孔套装在锁定杆3右侧长圆柱体上后与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L”形结构底部的内螺纹孔连接;依次将拉环6卡装在锁定杆3右侧的小孔内,最后将手柄2与连接本体1的上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向外拉动两侧的拉环6,从而拉动锁定杆3,锁定杆3拉到位后,将连接本体1扣装到被装配零部件上,并使锁定杆3和被装配零部件上的工艺孔对正,松手释放拉环6,在支撑弹簧4的推动下,锁定杆3运动,且锁定杆3的端部插入被装配零部件的工艺孔内,从而将被装配零部件锁紧固定,然后转动2个手柄2,最终将被装配零部件拧紧。本技术通过带弹簧等弹性元件的锁定杆结构,实现将被装配零、部件预先锁紧固定;利用加大力臂原理完成零、部件的装配要求;连接本体的上连接部采用“平行阀门手轮”的圆饼状结构设计,既减轻了扳手重量,还确保了扳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速装配等优点。以上所述的具体描述,对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其特征是:该扳手包括连接本体(1)、2个手柄(2)和2个锁紧机构;/n连接本体(1)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连接本体(1)的上连接部为圆饼结构,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采用2个“L”形侧板结构,2个“L”形侧板的上端分别与圆饼下端面连接,且2个“L”形侧板相对圆饼轴线对称分布,并2个“L”形底部均向外延伸;圆饼两侧面与“L”形上端的交叉位置连接1个手柄(2),2个“L”形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阶梯通孔;2个锁紧机构分别安装在2个“L”形下部阶梯通孔内;/n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杆(3)、支撑弹簧(4)、连接螺套(5)和拉环(6);支撑弹簧(4)套装在锁定杆(3)的中部外周上,支撑弹簧(4)连同锁定杆(3)中部一起滑动装入“L”形下部的阶梯通孔内,连接螺套(5)套装在锁定杆(3)外周上,且连接螺套(5)与“L”形下部的阶梯通孔螺纹连接,支撑弹簧(4)的两端分别顶在锁定杆(3)中部轴肩端面上和连接螺套(5)内端面上,锁定杆(3)外端固定有拉环(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拧紧装配扳手,其特征是:该扳手包括连接本体(1)、2个手柄(2)和2个锁紧机构;
连接本体(1)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连接本体(1)的上连接部为圆饼结构,连接本体(1)的下连接部采用2个“L”形侧板结构,2个“L”形侧板的上端分别与圆饼下端面连接,且2个“L”形侧板相对圆饼轴线对称分布,并2个“L”形底部均向外延伸;圆饼两侧面与“L”形上端的交叉位置连接1个手柄(2),2个“L”形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阶梯通孔;2个锁紧机构分别安装在2个“L”形下部阶梯通孔内;
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杆(3)、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思洪丁明军武鹏宇路晶晶王晶孙宏军桑涛李瑞张晓瑞
申请(专利权)人: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