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14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所述第一长轴套一端与一第一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长轴套的另一端抵在工作台内侧的止推块上,两根所述叉杆的另一端被一第二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二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三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短轴套中间与第三内紧固装置相连接,两根所述叉杆的中间部位被一第一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一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二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短轴套中间与第二内紧固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宽度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中间位置与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所有零件均在焊接工装上组对,取消点定工序,从而大幅降低设备厂房占用空间,减少了物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焊接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焊接工装是一套柔性的焊接固定、压紧、定位的夹具。主要用于各种可焊接材料的焊接,以及大、中、小型材料的焊接。广泛适用于钢结构、各种车辆车身制造、轨道交通焊接、自行车摩托车制造、工程机械、框架和箱体、压力容器、机器人焊接、钣金加工、金属家具、设备装配、工业管道(法兰)等焊接以及检测系统。现有的组对焊接工装多数为点定工装和焊接工装处于分离状态,且工装定位、顶紧、夹紧机构还是通过手动进行操作。这种形式的工装存在很多问题:点定、焊接工装分离,占用厂房空间大;装夹焊接工序间物流时间大幅增加、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焊接工装将部分零件自由度放开,由于焊接变形的影响造成工件精度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各固定有一连接架,所述工作台一端的连接架与主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另一端的连接架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下端固定依次平行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平行放置有两根叉杆,两根所述叉杆的同一端被一第一长轴套穿过,所述第一长轴套一端与一第一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长轴套的另一端抵在工作台内侧的止推块上,两根所述叉杆的另一端被一第二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二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三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短轴套中间与第三内紧固装置相连接,两根所述叉杆的中间部位被一第一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一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二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短轴套中间与第二内紧固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宽度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中间位置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所述支架前端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上端设置有长板,所述长板上端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末端固定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一长轴套上端设置有横板,所述工作台内侧靠近第一长轴套两端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有第二垂直式快速夹具,所述第一长轴套与叉杆连接的直角处设置有三角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紧固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其旁边的第一固定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紧固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内紧固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其旁边的第三固定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宽度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的活塞末端固定有顶块,所述顶紧装置设置在叉杆的一侧,所述叉杆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紧固装置、所述第二外紧固装置、所述第三外紧固装置均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工作台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外紧固装置、所述第二外紧固装置、所述第三外紧固装置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角下方均固定有一底板。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角上方均固定有一顶板,每个所述顶板上设有一吊环。有益之处:本技术将所有零件均在焊接工装上组对,取消点定工序,从而大幅降低设备厂房占用空间,减少了物流时间。本技术采用了定位顶紧装置,减小了定位、顶紧机构的数量,且使用气动或液压驱动,减少了装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定位精准,固定精度高,对焊接过程中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的自由度进行约束,提高了焊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连接架,3从动转盘,4主动转盘,5叉杆,6第一长轴套,7第一外紧固装置,8固定架,9顶紧装置,10固定块,11第一短轴套,12第二外紧固装置,13第一内紧固装置,14第二短轴套,15第三外紧固装置,16第二内紧固装置,17支架,18垫块,19长板,20第一压板,21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22第二压板,23横板,24三角板,25第二垂直式快速夹具,26底板,27顶板,28吊环,29安装板,30定位块,31第一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3第三固定板,34支撑板,35顶块,36第二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两端各固定有一连接架2,所述工作台1一端的连接架2与主动转盘4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另一端的连接架2与从动转盘3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下端固定依次平行固定有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第三固定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1、所述第二固定板32、所述第三固定板33上端平行放置有两根叉杆5,两根所述叉杆5的同一端被一第一长轴套6穿过,所述第一长轴套6一端与一第一外紧固装置7连接,所述第一长轴套6的另一端抵在工作台1内侧的止推块上,两根所述叉杆5的另一端被一第二短轴套14穿过,所述第二短轴套14两端均与一第三外紧固装置15连接,所述第二短轴套14中间与第三内紧固装置相连接,两根所述叉杆5的中间部位被一第一短轴套11穿过,所述第一短轴套11两端均与一第二外紧固装置12连接,所述第一短轴套11中间与第二内紧固装置16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第三固定板33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宽度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端中间位置与支架17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7上端固定有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21,所述支架17前端设置有垫块18,所述垫块18上端设置有长板19,所述长板19上端设置有第一压板20,所述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21末端固定有第二压板22,所述第一长轴套6上端设置有横板23,所述工作台1内侧靠近第一长轴套6两端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支撑板34,所述支撑板34上端固定有第二垂直式快速夹具25,所述第一长轴套6与叉杆5连接的直角处设置有三角板24。工作台1为长方形框体结构,工作台1的两侧开设有两组对称的通孔,通孔的位置由叉杆5的第一短轴套11、第二短轴套14的位置决定。首先将叉杆5放置于工作台1上,宽度定位装置的顶紧装置9上的顶块35和固定块10位于叉杆5的两侧,通过宽度定位装置的顶紧装置9上的顶块35和固定块10对叉杆5的宽度进行初步定位。通过宽度定位装置的顶紧装置9上的顶块35和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各固定有一连接架,所述工作台一端的连接架与主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另一端的连接架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下端固定依次平行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平行放置有两根叉杆,两根所述叉杆的同一端被一第一长轴套穿过,所述第一长轴套一端与一第一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长轴套的另一端抵在工作台内侧的止推块上,两根所述叉杆的另一端被一第二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二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三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短轴套中间与第三内紧固装置相连接,两根所述叉杆的中间部位被一第一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一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二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短轴套中间与第二内紧固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宽度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中间位置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所述支架前端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上端设置有长板,所述长板上端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末端固定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一长轴套上端设置有横板,所述工作台内侧靠近第一长轴套两端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有第二垂直式快速夹具,所述第一长轴套与叉杆连接的直角处设置有三角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各固定有一连接架,所述工作台一端的连接架与主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另一端的连接架与从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下端固定依次平行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平行放置有两根叉杆,两根所述叉杆的同一端被一第一长轴套穿过,所述第一长轴套一端与一第一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长轴套的另一端抵在工作台内侧的止推块上,两根所述叉杆的另一端被一第二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二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三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短轴套中间与第三内紧固装置相连接,两根所述叉杆的中间部位被一第一短轴套穿过,所述第一短轴套两端均与一第二外紧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短轴套中间与第二内紧固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宽度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中间位置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所述支架前端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上端设置有长板,所述长板上端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垂直式快速夹具末端固定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一长轴套上端设置有横板,所述工作台内侧靠近第一长轴套两端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有第二垂直式快速夹具,所述第一长轴套与叉杆连接的直角处设置有三角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岗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冠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