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搪瓷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89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0
卧式搪瓷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它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均一性的卧式搪瓷反应釜。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桨上端作为减速机的输出轴安装在减速机内,搅拌桨上端与旋转接头连通,搅拌桨下端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内,搅拌桨设有与旋转接头连通的内腔,隔水装置将搅拌桨的内腔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通过旋转接头与入水管连通,出水腔通过旋转接头与出水管连通,且进水腔和出水腔下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搅拌桨内部通热水或冷水,利用旋转接头实现设备运行时保证进出水管静止,从而实现搅拌桨边搅拌边加热,能大大提高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搪瓷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搪瓷反应釜。
技术介绍
卧式搪瓷反应釜在医药化工行业被广泛应用,因其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各种浓度的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剂及弱碱的腐蚀);不粘性(搪瓷设备具有光滑洁净的表面,不易粘结物料等优点,在食品、医药、化工领域广泛应用);以及绝缘性(用20KV高频电火花检查玻璃层时,工作面不导电)。但因现有的反应釜都为夹套换热,夹套换热过程中不能迅速使釜内液体物料升温或者降温,这样反应时间较长,且均一性不好,影响物料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均一性的卧式搪瓷反应釜。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搪瓷反应釜,包括电机、旋转接头、减速机、反应釜本体、搅拌桨及隔水装置;所述减速机安装在反应釜本体上,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桨上端作为减速机的输出轴安装在减速机内,搅拌桨上端与旋转接头连通,所述搅拌桨下端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内,搅拌桨设有与旋转接头连通的内腔,所述隔水装置将搅拌桨的内腔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通过旋转接头与入水管连通,所述出水腔通过旋转接头与出水管连通,且进水腔和出水腔下端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搅拌桨内部通热水或冷水,利用旋转接头实现设备运行时保证进出水管静止,从而实现搅拌桨边搅拌边加热,能大大提高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均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r>图2是本技术搅拌桨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旋转接头主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左视图;其中:1-电机;2-旋转接头;3-减速机;4-反应釜本体;5-搅拌桨;6-隔水装置;7-进水腔;8-出水腔;9-接头壳体;10-外管;11-内管;12-进水口;13-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卧式搪瓷反应釜,包括电机1、旋转接头2、减速机3、反应釜本体4、搅拌桨5及隔水装置6;所述减速机3安装在反应釜本体4上,减速机3的输入轴与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桨5上端作为减速机3的输出轴安装在减速机3内,搅拌桨5上端与旋转接头2连通,所述旋转接头2与入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搅拌桨5下端设置在反应釜本体4内,搅拌桨5设有与旋转接头2连通的内腔,所述隔水装置6将搅拌桨5的内腔分隔为进水腔7和出水腔8,所述进水腔7通过旋转接头2与入水管连通,所述出水腔8通过旋转接头2与出水管连通,且进水腔7和出水腔8下端连通。原理:电机1通过减速机3带动搅拌桨5转动,旋转接头2通过入水管将水引入搅拌桨5的进水腔7内,进水腔7内的水再流入出水腔8内,然后出水腔8内的水通过旋转接头2从出水管流出,形成一个水循环。进水腔7内的水为冷水或者热水,冷水用于降温,热水用于加热。如图1、图2所示,所述搅拌桨5为上端敞口的薄壁件。使搅拌桨5的内腔与搅拌桨5的外形相匹配,增大搅拌桨5内腔的面积和在反应釜本体4内的深度。便于热量的传递。如图1、图2所示,所述隔水装置6为圆管,所述圆管竖直插入搅拌桨5的搅拌轴内,圆管的内腔为进水腔7,圆管外圆周面和搅拌桨5内腔之间的腔体为出水腔8,圆管下端与搅拌轴底面间隙设置,从而实现搅拌轴进水腔7和出水腔8的连通。所述搅拌桨5为框式搅拌桨。如图3、图4所示,所述旋转接头2包括接头壳体9、外管10及内管11;所述外管10和内管11同轴套装设置并插入接头壳体9内,外管10上端与接头壳体9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外管10下端通过法兰与搅拌桨5的搅拌轴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外管10与接头壳体9上设置的进水口12连通,外管10在搅拌轴的作用下转动,且外管10的转动不影响内管11和接头壳体9的固定以及与进水口12的连通,保证水能够从进水口12流入外管10内,所述内管11上端与接头壳体9上设有的出水口13固定连通,内管11下端与圆管上端螺纹连接,圆管内的水流向内管11,然后内管11从出水口13排出水。内管11、圆管与外管10、搅拌桨5内腔形成一个进出水循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搪瓷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旋转接头(2)、减速机(3)、反应釜本体(4)、搅拌桨(5)及隔水装置(6);所述减速机(3)安装在反应釜本体(4)上,减速机(3)的输入轴与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桨(5)上端作为减速机(3)的输出轴安装在减速机(3)内,搅拌桨(5)上端与旋转接头(2)连通,所述搅拌桨(5)下端设置在反应釜本体(4)内,搅拌桨(5)设有与旋转接头(2)连通的内腔,所述隔水装置(6)将搅拌桨(5)的内腔分隔为进水腔(7)和出水腔(8),所述进水腔(7)通过旋转接头(2)与入水管连通,所述出水腔(8)通过旋转接头(2)与出水管连通,且进水腔(7)和出水腔(8)下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搪瓷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旋转接头(2)、减速机(3)、反应釜本体(4)、搅拌桨(5)及隔水装置(6);所述减速机(3)安装在反应釜本体(4)上,减速机(3)的输入轴与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桨(5)上端作为减速机(3)的输出轴安装在减速机(3)内,搅拌桨(5)上端与旋转接头(2)连通,所述搅拌桨(5)下端设置在反应釜本体(4)内,搅拌桨(5)设有与旋转接头(2)连通的内腔,所述隔水装置(6)将搅拌桨(5)的内腔分隔为进水腔(7)和出水腔(8),所述进水腔(7)通过旋转接头(2)与入水管连通,所述出水腔(8)通过旋转接头(2)与出水管连通,且进水腔(7)和出水腔(8)下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搪瓷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5)为上端敞口的薄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搪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岩张亮亮秦虎臧家明王学柳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兰西哈三联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