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84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所述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包括渗析箱,所述渗析箱内设置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中间位置设置交换膜组,所述交换膜组将所述密封腔分隔为正极室和负极室;所述交换膜组包括离子膜、固定所述离子膜的框架,所述离子膜通过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将所述离子膜夹持在所述通孔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框架和所述卡槽的设置,在保证所述框架和所述离子膜易于拆卸的同时,提高所述框架和所述离子膜之间、所述框架和所述密封腔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渗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电渗析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和直流电场的作用,从溶液中分离出电解质组分的一种电化学分离过程。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能,使阴阳离子发生定向迁移,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溶液的淡化、浓缩、精制或提纯的目的,电渗析技术在化工分离、生物分离和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电渗析设备中为保证较佳的渗析效果,需保证离子交换膜对正、负极室的隔离效果;一般将离子交换膜固定设置在电渗析设备内,以保证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设备连接位置的密封性;但现有技术中离子交换膜的固定设置易造成离子交换膜拆卸困难,无法及时对离子交换膜进行更换。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所述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包括渗析箱,所述渗析箱内设置密封腔,所述渗析箱两端分别设置正极导电棒和负极导电棒,所述正极导电棒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棒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密封腔中间位置设置交换膜组,所述交换膜组将所述密封腔分隔为正极室和负极室;所述交换膜组包括离子膜、固定所述离子膜的框架,所述离子膜通过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将所述离子膜夹持在所述通孔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环形卡板、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环形卡板外边缘环形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环形卡板内边缘环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环形卡板、第三卡接部、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卡板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三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离子膜厚度尺寸,所述第三卡接部端面和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对应端面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离子膜厚度尺寸。较佳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接触连接,所述第四卡接部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接部端面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卡接。较佳的,所述离子膜边缘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较佳的,所述密封腔内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和所述第四卡接部的外形尺寸相配,所述第四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卡槽内。较佳的,所述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所述正极室和所述第一处理室通过第一进料管和第一出料管连通,所述负极室和所述第二处理室通过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与所述正极室的连接端口设置在所述正极室的顶端,所述第二进料管与所述负极室的连接端口设置在所述负极室的顶端。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室和所述第二处理室均设置为双层结构的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支撑板致使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空间。较佳的,所述外壳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密封箱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密封箱体的顶部。较佳的,所述密封箱体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部件、驱动转子、搅拌桨叶、桨叶轴;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驱动转子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顶端位置,所述驱动转子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转子为设置有环形磁铁的托盘,所述塑料托盘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环形磁铁轴线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轴轴线共线;所述搅拌桨叶、所述桨叶轴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搅拌桨叶和所述桨叶轴活动连接,所述搅拌桨叶设有条型磁铁,所述条型磁铁和所述环形磁铁对应设置,所述桨叶轴竖直固定在所述内壳上。较佳的,所述密封箱体设置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内壳下部,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出料口的上方。较佳的,所述第四卡接部选用弹性材料。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框架和所述卡槽的设置,在保证所述框架和所述离子膜易于拆卸的同时,提高所述框架和所述离子膜之间、所述框架和所述密封腔之间的密封性,增加所述正极室和所述负极室的隔离效果;2,所述搅拌装置保证所述密封箱体内各位置的物质浓度一致,避免不同浓度的物质进入所述密封腔内影响所述密封腔内的渗析反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所述交换膜组的结构图;图3为所述框架的局部连接图;图4为所述第一处理室的结构图。图中数字表示:1-渗析箱;2-正极导电棒;3-负极导电棒;4-电源;5-交换膜组;6-正极室;7-负极室;8-第一处理室;9-第二处理室;51-离子膜;52-框架;81-第一进料管;82-第一出料管;83-内壳;84-外壳;85-搅拌装置;86-过滤装置;87-支撑板;91-第二进料管;92-第二出料管;531-第一环形卡板;532-第一卡接部;533-第二卡接部;541-第二环形卡板;542-第三卡接部;543-第四卡接部;544-限位部;841-进水口;842-出水口;851-驱动部件;852-驱动转子;853-搅拌桨叶;854-桨叶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的结构图,所述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包括渗析箱1,所述渗析箱1内设置密封腔,所述渗析箱1两端分别设置正极导电棒2和负极导电棒3,所述正极导电棒2、所述负极导电棒3与电源4的+、-极连接。所述密封腔中间位置设置交换膜组5,所述交换膜组5将所述密封腔分隔为正极室6和负极室7,所述正极室6和所述负极室7内设置泡沫孔状或网格状电极,所述正极室6和所述负极室7内的所述电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正极导电棒2或所述负极导电棒3连接。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交换膜组的结构图;所述交换膜组5包括离子膜51、固定所述离子膜51的框架52,所述离子膜51通过所述框架52固定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框架52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通孔,所述离子膜51设置在所述通孔位置,所述通孔尺寸略小于所述离子膜51尺寸保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所述离子膜51边缘的夹持作用,实现所述离子膜51和所述框架52的固定作用。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框架的局部连接图;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环形卡板531、第一卡接部532和第二卡接部533,所述第一卡接部532和所述第二卡接部53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卡板531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部532沿所述环形卡板外边缘环形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533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析箱,所述渗析箱内设置密封腔,所述渗析箱两端分别设置正极导电棒和负极导电棒,所述正极导电棒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棒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密封腔中间位置设置交换膜组,所述交换膜组将所述密封腔分隔为正极室和负极室;所述交换膜组包括离子膜、固定所述离子膜的框架,所述离子膜通过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将所述离子膜夹持在所述通孔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环形卡板、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环形卡板外边缘环形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环形卡板内边缘环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环形卡板、第三卡接部、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卡板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三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离子膜厚度尺寸,所述第三卡接部端面和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对应端面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离子膜厚度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析箱,所述渗析箱内设置密封腔,所述渗析箱两端分别设置正极导电棒和负极导电棒,所述正极导电棒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棒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密封腔中间位置设置交换膜组,所述交换膜组将所述密封腔分隔为正极室和负极室;所述交换膜组包括离子膜、固定所述离子膜的框架,所述离子膜通过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将所述离子膜夹持在所述通孔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环形卡板、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环形卡板外边缘环形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环形卡板内边缘环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环形卡板、第三卡接部、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卡板同一端面上,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三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离子膜厚度尺寸,所述第三卡接部端面和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对应端面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离子膜厚度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接触连接,所述第四卡接部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接部端面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卡板卡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膜边缘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装电渗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内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和所述第四卡接部的外形尺寸相配,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先群赵晓晓汪平生方勤翔杨彪金杰刘俊生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