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67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包括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架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远离支架杆的一端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短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架杆的底端增设两个活动杆,使得整个支架杆更加的稳定,对病人起到了更好的辅助支撑作用,并且配合支架杆内部的拉杆对两个活动杆进行收放,在保证了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了日常使用,避免了活动杆阻碍病人过狭窄地形的问题。

A kind of nursing auxiliary stand for critical care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学器具
,具体为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疗护理辅助站立支架都是用于辅助双腿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这类的患者都存在着双腿无法正常行走和双腿受到过伤害的情况,所以需要利用支架提供的支撑力,来帮助自己进行恢复训练,从而加快自己的康复进度。现有的辅助站立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能很好的对患者提供支撑力,会导致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左右晃动,严重的时候会使得患者摔倒,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更加的痛苦,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的稳定性好的辅助站立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辅助站立支架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包括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架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远离支架杆的一端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一端穿过两个连接杆后固定连接有拉杆。本技术的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所述拉杆远离短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端均与支架杆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在拉杆上设置挡块,同时配合挡块顶面的弹簧,使得拉动拉杆后,弹簧可以对拉杆起到了推回的作用,避免了拉杆不能回到原位的问题,保证了整个结构能够正常使用。本技术的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所述拉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把手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通过套筒和插杆的相互配合,起到了固定拉杆的效果,保证了整个支架的稳定性。本技术的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内壁与拉杆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在套筒的内部增设扭簧,避免了插杆随意移动的问题。本技术的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所述支架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在支架杆的两侧开设滑槽,起到了方便拉杆拉动连接杆的效果。本技术的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杆对称分布在支架杆的两侧,通过在支架杆的两侧设置对称的活动杆,防止了病人在移动的时候左右晃动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支架杆的底端增设两个活动杆,使得整个支架杆更加的稳定,对病人起到了更好的辅助支撑作用,并且配合支架杆内部的拉杆对两个活动杆进行收放,在保证了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了日常使用,避免了活动杆阻碍病人过狭窄地形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在拉杆上设置挡块,同时配合挡块顶面的弹簧,使得拉动拉杆后,弹簧可以对拉杆起到了推回的作用,避免了拉杆不能回到原位的问题,保证了整个结构能够正常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把手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拉杆俯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杆;2、把手;3、固定杆;4、活动杆;5、连接杆;6、拉杆;7、挡块;8、弹簧;9、固定块;10、套筒;11、扭簧;12、插杆;13、固定筒;14、滑槽;15、短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包括支架杆1,支架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支架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固定杆3远离支架杆1的一端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两个活动杆4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连接杆5远离活动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短杆15,短杆15的一端穿过两个连接杆5后固定连接有拉杆6,通过在支架杆1的底端增设两个活动杆4,使得整个支架杆1更加的稳定,对病人起到了更好的辅助支撑作用,并且配合支架杆1内部的拉杆6对两个活动杆4进行收放,在保证了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了日常使用,避免了活动杆4阻碍病人过狭窄地形的问题。拉杆6远离短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7,挡块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远离挡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左右两端均与支架杆1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在拉杆6上设置挡块7,同时配合挡块7顶面的弹簧8,使得拉动拉杆6后,弹簧8可以对拉杆6起到了推回的作用,避免了拉杆6不能回到原位的问题,保证了整个结构能够正常使用。拉杆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套筒10,套筒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杆12,把手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3,通过套筒10和插杆12的相互配合,起到了固定拉杆6的效果,保证了整个支架的稳定性。套筒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扭簧11,扭簧11的内壁与拉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在套筒10的内部增设扭簧11,避免了插杆12随意移动的问题。支架杆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的内壁与连接杆5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在支架杆1的两侧开设滑槽14,起到了方便拉杆6拉动连接杆5的效果。活动杆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杆4对称分布在支架杆1的两侧,通过在支架杆1的两侧设置对称的活动杆4,防止了病人在移动的时候左右晃动的问题。在使用本技术时:先用手臂夹住把手2,然后利用支架杆1的支撑力,来辅助病人行走,而在支架杆1的底端增设两个活动杆4,使得整个支架杆1更加的稳定,对病人起到了更好的辅助支撑作用,防止了病人在移动的时候左右晃动的问题,并且在支架杆1内部设置有拉杆6,而拉杆6通过短杆15连接着两个连接杆5,而两个连接杆5又与活动杆4连接,活动杆4又通过转杆与固定杆3连接,拉杆6的顶杆设置有套筒10和插杆12,先将插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包括支架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支架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所述固定杆(3)远离支架杆(1)的一端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两个所述活动杆(4)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远离活动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短杆(15),所述短杆(15)的一端穿过两个连接杆(5)后固定连接有拉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包括支架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支架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所述固定杆(3)远离支架杆(1)的一端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两个所述活动杆(4)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远离活动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短杆(15),所述短杆(15)的一端穿过两个连接杆(5)后固定连接有拉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远离短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7),所述挡块(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远离挡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左右两端均与支架杆(1)的内壁活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艳杨雄花林芬芬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