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及轮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64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及轮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具有第一装配部。该第一装配部设置于轮椅主体的框架与辅助行走装置之间,包括构造于框架上的定位部、以及构造于辅助行走装置上的定位配合部,并于定位配合部中设置有可因定位部的进入而触发、而将定位部锁固于定位配合部中的锁固机构;且于辅助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可对锁固机构加以解锁的操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可提升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拆装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及轮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轮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便于使用轮椅的人群进行自主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大多数需要使用辅助行走装置,比如拐杖。拐杖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由于拐杖的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对乘坐轮椅的使用者而言,再行携带拐杖较为困难。辅助行走装置可以通过手扶支撑,辅助腿脚不便的使用者行走和锻炼,而轮椅是供腿脚不便者代步的工具,两者往往需要配合使用。现有的轮椅和辅助行走装置均是分开生产,两者需要各自携带,对于轮椅或辅助行走装置的使用者而言,两者同时携带非常困难,而两者又需要经常使用;因此,设计一种集成有辅助行走装置的轮椅,并使辅助行走装置可方便地在轮椅上拆装,成为轮椅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以提升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拆装操作的便捷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包括:第一装配部,设置于所述轮椅主体的框架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之间,包括构造于所述框架上的定位部、以及构造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上的定位配合部,并于所述定位配合部中设置有可因所述定位部的进入而触发、而将所述定位部锁固于所述定位配合部中的锁固机构;且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可对所述锁固机构加以解锁的操作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配合部中配设有磁性材料;于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定位配合部时,所述定位部可因磁力吸附于所述定位配合部中。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配合部为构造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的支撑部上的定位槽,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可因所述定位部的按压而可触发所述锁固机构的触发销;所述定位部为构造于所述框架的贴合台上的凸起,且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贴合台的连接部位构造有颈部凹槽;所述锁固机构具有可卡置于所述颈部凹槽内的卡爪。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轮椅主体的前部或两侧,且所述定位部的外形由所述颈部凹槽至所述定位部的端部呈尺寸渐小的收缩状。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构造于所述框架上的定挂钩、以及构造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上的动挂钩;所述动挂钩铰接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上,并装配有拉簧;所述拉簧构成所述动挂钩与所述定挂钩钩挂的预紧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挂钩上方的连通部、以及对应所述连通部而设置于所述动挂钩上方的连通配合部;于所述连通部上设置有绝缘于所述框架的多个金属的弹性凸起,于所述连通配合部上构造有绝缘于所述连通配合部、并与所述弹性凸起数量对应的金属的连通点;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装配于所述轮椅主体上时,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连通点可构成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与所述轮椅主体之间的电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锁固机构和所述动挂钩上的拉线,以及可构成对所述拉线的拉拽的操作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上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设置,可使辅助行走装置在装配至轮椅的过程中,方便的导入定位,在辅助行走装置上设置锁固机构和操作装置,便于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的锁固和拆卸,从而可提升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拆装操作的便捷性,使集成有辅助行走装置的轮椅更适于操作能力较差的轮椅使用者使用。而采用磁力吸附定位,可使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的装配导入定位更佳方便,从而进一步提升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装配操作的便捷程度。同时,通过在定位部上设置颈部凹槽,通过位于辅助行走装置上的卡爪将轮椅和辅助行走装置卡紧连接,并利用承托板的托举,使卡爪可处于待命状态,当触发销被按压触发,即锁固机构即可自动锁固,结构简洁巧妙,具备良好的技术实施性。而为轮椅和辅助行走装置之间设置采用钩挂方式的第二装配部,可进一步加固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的装配牢固性。此外,在轮椅和辅助行走装置之间设置电连通的机构,可在装配完成的同时构成两者之间的电路连通,方便轮椅和辅助行走装置上电器元件、智能装备等的设置。采用拉线作为操作连接件,可同时对卡爪和动挂钩进行操作,通过控制操作杆可同步完成对第二装配部和第一装配部两处连接锁固的解除,使得辅助行走装置和轮椅之间的拆卸非常方便。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椅,包括轮椅主体及可拆装于所述轮椅主体上的辅助行走装置,所述轮椅主体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之间采用本技术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行走装置具有可对称布置于所述轮椅主体的左右两侧的两个承托部,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装配于所述轮椅主体上时,两所述承托部可构成对乘坐于所述轮椅主体上人体两臂的支撑。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轮椅使得辅助行走装置在轮椅上的拆装非常方便,适合操作能力较弱的轮椅或辅助行走装置使用者使用。同时,用于辅助行走装置助行时的两个承托部,在辅助行走装置装配于轮椅上时正好位于轮椅的承托部位置,从而实现了辅助行走装置的一物两用;使得集成有辅助行走装置的轮椅的设计更为科学,性能更佳。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装配为一体的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轮椅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辅助行走装置的两个分体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为一体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A处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7中B-B所示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C所示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辅助行走装置上安装有监护装置的承托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轮椅主体,100-框架,101-坐垫,102-靠背,103-推手,104-主轮,105-副轮,106-折叠杆,107-脚托,108-脚托轴;2-辅助行走装置,200-支撑部,201-脚梁,202-斜梁,203-棘轮轴,204-棘轮,2040-棘轮杆,205-承托部,206-操作杆,207-拉线,208-滚轮,210-连接槽,220-收纳槽,221-转入槽;3-第二装配部,301-定挂钩,302-连通部,303-弹性凸起,310-第二装配座,311-动挂钩,3110-动钩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装配部(4),设置于所述轮椅主体(1)的框架(100)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2)之间,包括构造于所述框架(100)上的定位部(402)、以及构造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2)上的定位配合部(414),并于所述定位配合部(414)中设置有可因所述定位部(402)的进入而触发、而将所述定位部(402)锁固于所述定位配合部(414)中的锁固机构;且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2)上设置有可对所述锁固机构加以解锁的操作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装配部(4),设置于所述轮椅主体(1)的框架(100)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2)之间,包括构造于所述框架(100)上的定位部(402)、以及构造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2)上的定位配合部(414),并于所述定位配合部(414)中设置有可因所述定位部(402)的进入而触发、而将所述定位部(402)锁固于所述定位配合部(414)中的锁固机构;且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2)上设置有可对所述锁固机构加以解锁的操作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02)与所述定位配合部(414)中配设有磁性材料;于所述定位部(402)靠近所述定位配合部(414)时,所述定位部(402)可因磁力吸附于所述定位配合部(4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配合部(414)为构造于所述辅助行走装置(2)的支撑部(200)上的定位槽,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可因所述定位部(402)的按压而可触发所述锁固机构的触发销(420);所述定位部(402)为构造于所述框架(100)的贴合台(401)上的凸起,且于所述定位部(402)与所述贴合台(401)的连接部位构造有颈部凹槽(4020);所述锁固机构具有可卡置于所述颈部凹槽(4020)内的卡爪(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02)设置于所述轮椅主体(1)的前部或两侧,且所述定位部(402)的外形由所述颈部凹槽(4020)至所述定位部(402)的端部呈尺寸渐小的收缩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辅助行走装置与轮椅主体间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装配部(3);所述第二装配部(3)包括构造于所述框架(100)上的定挂钩(301)、以及构造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玲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