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62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包括填塞管,所述填塞管为中空管,所述填塞管管腔内侧壁为一层锯齿层,所述填塞管外中部胶合有抛物线形状气囊,所述填塞管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为鼻内镜手术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患者、后鼻孔闭锁患者及前鼻孔闭锁患者提供鼻腔填塞及防止和治疗鼻腔粘连及前后鼻孔再闭锁,用于鼻内镜手术后填塞时可剪除鼻前庭及后鼻孔部分,填入鼻腔后气囊充气弹出或用剥离子调整气囊使其位于中鼻道或嗅裂,在患者填塞的过程中,不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可通过侧孔进行鼻腔冲洗,防止鼻腔感染,较好地解决鼻腔填塞后鼻腔通气及防止前后鼻孔再闭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
技术介绍
鼻内镜手术后术腔恢复影响因素很多,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鼻腔粘连。首先,中鼻甲与中鼻道粘连,导致额窦、筛窦引流不畅,囊泡形成,息肉复发,上颌窦口闭锁。其次,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导致嗅觉下降。再次,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影响鼻腔通气,术后症状不改善,头痛。还有,后鼻孔闭锁术后缺乏有效易用的填塞材料。目前通用的做法是粘连后手术分离粘连带,然后用纱条或明胶海绵分隔填塞创面直至愈合,具有花费时间长、病人痛苦大的缺点,且为一种事后的补救处理措施,而鼻内镜手术后常规要进行鼻腔填塞,目前的填塞材料均导致鼻腔通气障碍,加重病人的痛苦,影响术后的疗效。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鼻甲粘连为鼻内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鼻腔粘连后进一步影响术后的疗效,导致鼻息肉术后复发、鼻塞、头痛,等症状不改善。3.后鼻孔闭锁手术后缺乏良好、易用、有效的填塞材料,病人痛苦大。4.鼻腔粘连后手术分离处理为有创治疗,给病人带来经济及身心的损害。5.鼻内镜术后填塞材料影响鼻腔通气功能,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包括填塞管,所述填塞管为中空型软管,所述填塞管外胶合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填塞管中部融合,所述气囊处于折叠状态并位于填塞管外壁稍凹陷处,所述气囊与填塞管固定连接,所述填塞管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填塞管的外部设置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管腔内侧壁为一层锯齿层。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软型硅胶结构的外壳层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密封连接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具有单向导通性。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将气囊的外壳层内的空间分为两个互相密封的储气空间,所述挡块中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中密封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焊接有一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气腔的底部,所述滑块靠近弹簧的一端焊接有滑杆,所述弹簧套接在滑杆上,每个所述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挡块的内壁并焊接有滚珠。优选地,所述挡块与两个两个储气空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单向阀和圆孔,所述单向阀位于靠近进气阀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滚珠和挡块均使用使用橡胶型材料并且滚珠与气囊的内壁相抵。优选地,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单向阀和圆孔均位于挡块的中心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填塞管使用软性硅胶材料,表面光滑,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组织反应轻微,鼻腔部分与下鼻甲相对应位置部分稍厚硬以便给下鼻甲提供支撑力度,并保持一定的管腔,保证鼻腔的通气功能,外侧部及上部有抛物线状气囊,生产时气囊藏与外侧壁,放入鼻腔后充气弹开放入中鼻道或嗅裂,气囊薄软但又有一定的形状及弹性,便于放入及调整位置,既可单独放于中鼻道,或单独放于中上鼻甲与鼻中隔间;后鼻孔部分—延伸至后鼻孔及鼻咽部,可用于后鼻孔闭锁时后鼻孔扩张;如平时无必要填塞后鼻孔时可剪除,调整至下鼻甲后端即可。2.鼻前庭部分—外侧面稍膨大,位于鼻前庭,防止体部不后滑而从后鼻孔脱出;当主要用于鼻腔填塞时,可剪除鼻前庭部分。内侧面边缘有孔,便于鼻腔滴药时药物到达鼻腔及鼻道,同时设置固定装置,使得气囊被良好的固定,不会因为打喷嚏或者动作过大而使得气囊掉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填塞管、2气囊、21外壳层、22进气口、3中空管、4锯齿层、5通气孔、6挡块、7气腔、8滑块、9弹簧、10滑杆、11圆孔、12单向阀、13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包括填塞管1,填塞管1为中空型软管,填塞管1外胶合有气囊2,气囊2内壁与填塞管融合,气囊2处于折叠状态并位于填塞管1外壁稍凹陷处,气囊2与填塞管1固定连接,填塞管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填塞管1的外部设置有中空管3,中空管3管腔内侧壁为一层锯齿层4,气囊挡块2包括软型硅胶结构的外壳层21和进气口22,进气口22内密封连接有进气阀,进气阀具有单向导通性,进气阀与外界的导气管密封连接,同时导气管长度设置为50~80mm,使得将填塞管1放入鼻腔内的时候可以通过导气管给气囊2输放气,一般通过注射器实现输放气的工作,填塞管1鼻腔部分附有梯形态的气囊2,生产时隐藏于侧部,使用时梯形态气囊2释放能分别放入中鼻道或嗅裂,防治鼻腔粘连,填塞管1可用于前鼻孔及后鼻孔闭锁的病人防治前后鼻孔闭锁。固定装置包括挡块6,挡块6将气囊2的外壳层21内的空间分为两个互相密封的储气空间,挡块6中开设有气腔7,气腔7中密封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块8,每个滑块8上焊接有一个弹簧9,每个弹簧9的另一端焊接在气腔7的底部,滑块8靠近弹簧9的一端焊接有滑杆10,弹簧9套接在滑杆10上,每个滑杆10远离滑块8的一端贯穿挡块6的内壁并焊接有滚珠13,挡块6与两个储气空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单向阀12和圆孔11,单向阀12位于靠近进气阀的一侧,滚珠13和挡块6均使用使用橡胶型材料并且滚珠13与气囊2的内壁相抵,滑块的数量为四个,单向阀12和圆孔11均位于挡块6的中心处,填塞管1管腔为锯齿不可封闭状态,保持其通气功能。本技术在使用时,原理上,鼻内镜手术一般分为四种:1、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鼻内镜手术后中鼻道一般先填充纳吸棉等止血材料,所以中鼻道一般填塞不必过深过高,气囊2充气弹出后根据术腔的情况调整气囊大小使其位于中鼻道术腔。材料的中空管3可维持鼻腔的通气功能,其侧面的通气孔5可给药及便于鼻腔冲洗,后部达到下鼻甲后缘。2、鼻腔粘连分离术后鼻腔填塞鼻腔粘连以下鼻甲鼻中隔粘连最常见,其次为中鼻甲中鼻道粘连,再次为中鼻甲鼻中隔粘连,填塞管1置于总鼻道,气囊2可位于中鼻道或嗅裂,达到治疗鼻腔粘连的目的。3、后鼻孔闭锁成形术后后鼻孔的填塞由于有鼻腔气囊及鼻前庭部分的存在,有效防止导管的滑落,中空管3保持鼻腔的通气功能,由于侧孔的存在便于鼻腔冲洗,防止鼻腔感染。4、前鼻孔闭锁成形术后前鼻孔的填塞由于有鼻腔气囊,有效防止导管的滑落,中空管3保持鼻腔的通气功能,由于侧面的通气孔5的存在便于鼻腔冲洗,防止鼻腔感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包括填塞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塞管(1)为中空型软管,所述填塞管(1)外中部胶合有气囊(2),所述气囊(2)内设有防止气囊(2)脱离的固定装置,所述气囊(2)处于折叠状态并位于填塞管(1)外壁稍凹陷处,所述气囊(2)与填塞管(1)固定连接,所述填塞管(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所述填塞管(1)的外部设置有中空管(3),所述中空管(3)管腔内侧壁为一层锯齿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包括填塞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塞管(1)为中空型软管,所述填塞管(1)外中部胶合有气囊(2),所述气囊(2)内设有防止气囊(2)脱离的固定装置,所述气囊(2)处于折叠状态并位于填塞管(1)外壁稍凹陷处,所述气囊(2)与填塞管(1)固定连接,所述填塞管(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所述填塞管(1)的外部设置有中空管(3),所述中空管(3)管腔内侧壁为一层锯齿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包括软型硅胶结构的外壳层(21)和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内密封连接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具有单向导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鼻腔粘连的多功能鼻腔填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挡块(6),所述挡块(6)将气囊(2)的外壳层(21)内的空间分为两个互相密封的储气空间,所述挡块(6)中开设有气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超武温巾雅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