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奎松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58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吸痰本体,吸痰本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气囊,气囊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吸痰本体底部安装有接痰试管,气囊与所述接痰试管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吸痰本体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杆,连接套杆固定连接有面罩,连接套杆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空腔与接痰试管内底部连通,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面罩连通吸痰头,吸痰头上设置有吸痰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通过手动按压气囊,使接痰试管内形成负压,从而将喉部的痰痂吸引至接痰试管中,设置有加湿瓶、第三连接管、供气管和供气风机,避免患者长时间张嘴造成嘴内干燥,同时对痰痂进行加湿使吸取效果更佳。

A sputum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当气管和支气管受到刺激甚至发炎时,分泌液大量增加,无法被上皮细胞纤毛扇走,则形成痰液,无意识病人痰液产生后不能及时吸出,导致患者因下呼吸道分泌物结痂堵塞气管,需要及时进行吸引操作,由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水分蒸发较快,易形成较浓的痰液附着在气管壁上,极难吸出,给病患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本体,所述吸痰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吸痰本体底部安装有接痰试管,所述气囊与所述接痰试管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接痰试管内的上部,所述吸痰本体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远离所述吸痰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罩,所述连接套杆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空腔与所述接痰试管内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面罩连通吸痰头,所述吸痰头上设置有吸痰孔,所述气囊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作为优选,所述吸痰本体为长形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吸痰本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湿瓶,所述加湿瓶内插装第三连接管和供气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下端位于所述加湿瓶的底部,所述供气管下端位于所述加湿瓶上部,所述加湿瓶一侧的吸痰本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供气风机,所述供气风机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供氧设备,所述供气风机的输出端连通第三连接管,所述供气管远离所述加湿瓶的一端与所述面罩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板、弹簧、连杆和弧形板,所述按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吸痰本体底壁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吸痰本体底壁固定连接弧形板,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吸痰本体底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板。作为优选,所述接痰试管顶部设置有密封盖。作为优选,所述面罩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接痰试管螺合连接在所述吸痰本体底部。作为优选,所述接痰试管为透明材质,所述接痰试管上设置有刻度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使用时将吸痰头伸入患者喉部,面罩贴合在面部,通过手动按压气囊,使接痰试管内形成负压,从而将喉部的痰痂吸引至接痰试管中,设置接痰试管便于将痰痂采集后直接拿去化验,大大节省了采集的流程,本技术设置有加湿瓶、第三连接管、供气管和供气风机,可对患者口腔和喉部进行加湿,避免患者长时间张嘴造成嘴内干燥,同时对痰痂进行加湿使吸取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吸痰本体;2-空腔;3-气囊;4-按压装置;41-按压板;42-弹簧;43-连杆;44-弧形板;5-接痰试管;6-第一连接管;7-连接套杆;8-面罩;9-第二连接管;10-吸痰头;11-进气管;12-单向阀;13-加湿瓶;14-第三连接管;15-供气管;16-供气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本体1,所述吸痰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气囊3,所述气囊3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4,所述吸痰本体1底部安装有接痰试管5,所述气囊3与所述接痰试管5通过第一连接管6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6位于所述接痰试管5内的上部,所述吸痰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杆7,所述连接套杆7远离所述吸痰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罩8,所述连接套杆7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所述空腔2与所述接痰试管5内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所述面罩8连通吸痰头10,所述吸痰头10上设置有吸痰孔,所述气囊3上连通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1内设置有单向阀12。其中,所述吸痰本体1为长形体结构。其中,所述吸痰本体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湿瓶13,所述加湿瓶13内插装第三连接管14和供气管15,所述第三连接管14下端位于所述加湿瓶13的底部,所述供气管15下端位于所述加湿瓶13上部,所述加湿瓶13一侧的吸痰本体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供气风机16,所述供气风机16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供氧设备,所述供气风机16的输出端连通第三连接管14,所述供气管15远离所述加湿瓶13的一端与所述面罩8连通。其中,所述按压装置4包括按压板41、弹簧42、连杆43和弧形板44,所述按压板41的一端与所述吸痰本体1底壁铰接,所述连杆43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41铰接,所述连杆4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吸痰本体1底壁固定连接弧形板44,所述弹簧42套设在所述连杆43上,所述弹簧42的一端连接所述吸痰本体1底壁,所述弹簧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板41。其中,所述接痰试管5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其中,所述面罩8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接痰试管5螺合连接在所述吸痰本体1底部。其中,所述接痰试管8为透明材质,所述接痰试管8上设置有刻度线。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使用时将吸痰头伸入患者喉部,面罩贴合在面部,通过手动按压气囊,使接痰试管内形成负压,从而将喉部的痰痂吸引至接痰试管中,设置接痰试管便于将痰痂采集后直接拿去化验,大大节省了采集的流程,本技术设置有加湿瓶、第三连接管、供气管和供气风机,可对患者口腔和喉部进行加湿,避免患者长时间张嘴造成嘴内干燥,同时对痰痂进行加湿使吸取效果更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本体(1),所述吸痰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气囊(3),所述气囊(3)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4),所述吸痰本体(1)底部安装有接痰试管(5),所述气囊(3)与所述接痰试管(5)通过第一连接管(6)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6)位于所述接痰试管(5)内的上部,所述吸痰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杆(7),所述连接套杆(7)远离所述吸痰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罩(8),所述连接套杆(7)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所述空腔(2)与所述接痰试管(5)内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所述面罩(8)连通吸痰头(10),所述吸痰头(10)上设置有吸痰孔,所述气囊(3)上连通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1)内设置有单向阀(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本体(1),所述吸痰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气囊(3),所述气囊(3)底部设置有按压装置(4),所述吸痰本体(1)底部安装有接痰试管(5),所述气囊(3)与所述接痰试管(5)通过第一连接管(6)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6)位于所述接痰试管(5)内的上部,所述吸痰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杆(7),所述连接套杆(7)远离所述吸痰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罩(8),所述连接套杆(7)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所述空腔(2)与所述接痰试管(5)内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所述面罩(8)连通吸痰头(10),所述吸痰头(10)上设置有吸痰孔,所述气囊(3)上连通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1)内设置有单向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本体(1)为长形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本体(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湿瓶(13),所述加湿瓶(13)内插装第三连接管(14)和供气管(15),所述第三连接管(14)下端位于所述加湿瓶(13)的底部,所述供气管(15)下端位于所述加湿瓶(13)上部,所述加湿瓶(13)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松闫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张奎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