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5534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7月10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8/095205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80065803.1、专利技术名称为“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对于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支持数据复制传输(dataduplication)的方案利用PDCP的复制数据功能(如图1所示),使复制的PDCPPDU分别传输到两个RLCentity(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并最终保证复制的PDCPPDU能够在不同物理层聚合载波上传输,从而达到频率分集增益以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但是,采用上述架构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如何使得网络侧获知用户设备的不同传输模式下传输的数据量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来的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用户设备发来的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就能够采用不同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或者目标地址标识,来区别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至网络侧,使得网络侧能够获知UE侧的信息发送情况;如此,就解决网络侧无法得知UE在不同传输模式下所传输的数据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双连接网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户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硬件架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也就是说,用户设备需要使用如下的至少一项区别上报用于duplication和用于非duplication的数据量: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用户上报的方式,即所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包括:采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和/或、MACCE,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分别进行说明,场景1、在使用目标地址或者目标地址标识时:一种方式为:向网络侧上报区分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不同的目标地址、或者不同的目标地址标识。也就是说,用户向网络区别报告用于duplication的目标地址和用于非duplication的目标地址。另一种方式为:向网络侧上报对应与不同的目标地址或者目标地址标识的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可靠性要求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向网络侧发送不同的数据所对应的可靠性要求信息;然后在不同的目标地址或者目标地址标识发送对应的复制数据、其对应的可靠性要求信息以及所对应的数据量,还会发送非复制数据、其对应的可靠性要求信息及其所对应的数据量。其中,所述可靠性要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是否与可靠性要求关联;可靠性要求信息的具体数值。也就是说,目标数据是否与可靠性要求相互关联,可以在可靠性要求信息中包含;另外,还可以包括的是可靠性要求信息中的具体数据,比如,对于数据1、2、3中不同的数据可以对应可靠性要求A或者B或者C,也可以仅对应其中某一个具体数值,这里不进行穷举。进一步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包括:将用不同的目标地址、或者用不同的目标地址的标识区分的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上报至网络侧。并且,在执行前述处理之前,网络侧还可以控制是否允许特定目标地址的数据使用duplication,具体的:所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侧发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网络侧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目标地址或者目标地址标识进行数据复制的信息。相应的,当所述配置信息为允许时,可以执行后续处理,否则,不进行数据复制。然后用户区别使用不同的目标地址,和/或目标地址标识上报用于duplication和用于非duplication的数据量。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侧上报所述复制数据的优先级信息。其优先级信息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复制数据可以对应不同的优先级。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侧上报所述复制数据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信息。其中,复制数据所分别对应的两个RLC实体,可以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n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所述复制数据所分别对应的两个RLC实体,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逻辑信道发出;/n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6 CN PCT/CN2018/072898;20180427 CN PCT/CN201.一种数据复制的数据量的上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所述复制数据所分别对应的两个RLC实体,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逻辑信道发出;
其中,所述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采用以下至少信息之一进行区分: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包括:
采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和/或、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粒子MACCE,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包括:
将用不同的目标地址、或者用不同的目标地址的标识区分的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上报至网络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来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网络侧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目标地址或者目标地址标识进行数据复制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来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有网络侧配置的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和数据可靠性要求信息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目标地址、或目标地址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靠性要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是否与可靠性要求对应;
与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可靠性要求信息的具体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还包括:
所述复制数据的两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所分别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还包括:
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不同的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优先级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包括:
将复制数据的数据量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分别对应到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不同的逻辑信道组、或者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不同的逻辑信道组的标识中上报至所述网络侧。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网络侧发送上报复制数据以及非复制数据的数据量的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