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电动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32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机壳、绕组和定子铁芯,所述机壳和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定子铁芯通过支撑部固定在机壳内,支撑部将机壳和定子铁芯之间的间隙分隔为若干个冷却流道,机壳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一一对应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密封和防护性能不降低的条件下提高电机的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电动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机,尤其是一种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电动风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型电机,例如用于驱动风机的电机,多采用冲压成型的薄壁金属壳体,定子采用过盈配合压入壳体中。其中,壳体起到容纳和支撑定子的作用,并将定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与定子外圆接触的壳体散发到大气或环境中,降低电机温升以满足连续工作的需求。根据壳体上是否开有通风口,可将电机分成闭式电机和开式电机。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闭式电机因只通过壳体传导散热,受到壳体散热面积的限制,难以提升散热性能,难以实现小型化,且壳体的材料选择受到限制,只能采用金属材料,无法使用像塑料一类的非金属材料,难以实现轻量化,且由于壳体和定子外缘之间存在的间隙和空气,散热效率低,难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开式电机通过机壳上的开口将冷却气流引入电机内部,虽然能够提高冷却性能,但却降低了电机的密封性能,并导致防护等级下降,难以在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中可靠使用。因此,还期待提供一种在保证密封和防护性能不降低的条件下冷却性能较佳的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电动风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密封和防护性能不降低的条件下提高电机的冷却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包括机壳、绕组和定子铁芯,所述机壳和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定子铁芯通过支撑部固定在机壳内,支撑部将机壳和定子铁芯之间的间隙分隔为若干个冷却流道,机壳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一一对应的开口。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定子铁芯外侧,且与定子铁芯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机壳内侧,且与机壳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为单独构件,支撑部的外侧与机壳卡接,支撑部的内侧与定子铁芯卡接。作为优选,所述定子铁芯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顶部与机壳的内壁相接触,凸起沿定子铁芯的轴线方向交错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机壳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凸起与机壳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机壳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部、侧壁部和第二圆柱部,定子铁芯通过支撑部固定在第一圆柱部内,第二圆柱部位于绕组的端部外侧,开口开设在侧壁部上,侧壁部与定子铁芯的端面贴合。作为优选,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覆盖有绝缘骨架,绕组通过绝缘骨架套设在定子铁芯上,机壳包括首尾连接的圆柱部和侧壁部,绝缘骨架沿轴向延伸并贴合侧壁部且沿径向延伸并贴合圆柱部,绝缘骨架内设置有与冷却流道一一对应的辅助流道。一种电动风机,包括上述的电机,电机上安装有叶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定子铁芯通过支撑部固定在机壳里,并利用支撑部分隔定子铁芯与机壳内腔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冷却流道,从而使冷却气流可以直接冷却定子铁芯,而不进入电机的内部,从而得到一种密封和防护性能好且冷却性能较佳的电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电机,包括机壳1、绕组5和定子铁芯2,所述机壳1和定子铁芯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3,定子铁芯2通过支撑部3固定在机壳1内,支撑部3将机壳1和定子铁芯2之间的间隙分隔为若干个冷却流道4,机壳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4一一对应的开口11。冷却气流从开口11进入并流过冷却流道4时将传导到定子铁芯2的外缘处的热量带走,而不进入电机的内部,保证了电机的密封和防护性能,且冷却效果佳。实施例2支撑部3设置在定子铁芯2的外缘处,且与定子铁芯2一体制成。即支撑部3和定子铁芯2是同种材料一体制成的,例如,定子铁芯2可以采用硅钢片冲压后堆叠而成,在硅钢片的外缘处即有支撑结构,从而在硅钢片堆叠形成定子铁芯2的同时也形成了支撑部。定子铁芯2也可以采用SMC(SoftMagneticCompositeMaterials,软磁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支撑部3也与定子铁芯2同时模压出来。实施例3支撑部3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处,且与机壳1一体制成。即支撑部3和机壳1是同种材料一体制成的,例如,机壳1可以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铸造或者其他工艺成型,支撑部3也与机壳2同时铸造出来。实施例4支撑部3为单独构件。即支撑部3可以采用与机壳1或者定子铁芯2相同或者不同的材料单独制造出来,然后与机壳1和定子铁芯2进行装配,从而将定子铁芯2支撑在机壳1的内腔里,同时形成所需的多个冷却流道4。与上述的支撑部3与机壳1或定子铁芯2集成制造不同,支撑部3作为单独构件,可以较自由选用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机壳1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由于定子铁芯2通过支撑部3支撑在机壳1的内腔里,且冷却气流直接冷却定子铁芯2,机壳1不再承担将定子铁芯2上的热量通过机壳1散发到环境中去的功能,由此可以选择采用导热性能较低而成本较低且易于成型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制。机壳1也可以选择散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且在机壳1的外表面制出散热筋,则可以进一步显著提高散热性能而使得电机的功率可以进一步增大,即因散热性能提高而使得电机的功率密度增大,得到高性能的电机。机壳1由工程塑料制成。由于机壳1不再承担散热功能,只是提供支撑功能,因此可以选用成本较低、易于注塑成型、结构稳定性好的工程塑料制造。例如,常见的工程塑料ABS、PC、PPS、PEEK等均可以根据应用场合选择使用,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做出最优的选择,从而降低电机的成本,利于大批量生产和推广。冷却气流被支撑部3分割成多股气流后在多个冷却流道4内流动,从而将传导到定子铁芯2上的热带走,降低定子铁芯2的温度。冷却流道4由机壳1、定子铁芯2和相邻两个支撑部3围成,可以是平行于定子铁芯2的轴线的直线流道。实施例5为了增大散热效果,在冷却流道4对应的定子铁芯2的外缘设置多个凸起21,从而增大了散热面积。实施例6为了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在定子铁芯2的外缘设置的凸起21可以沿径向增高直到该凸起21也与机壳1的内腔壁接触,从而将冷却气流分割成更多数量的小股气流,与凸起2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定子铁芯2可以采用硅钢片冲压后堆叠形成,也可以采用SMC模压形成。凸起21可在硅钢片的外缘一体冲压出来,或者在SMC模压时一体制造出来。凸起21也可以沿定子铁芯2的轴线方向交错形成,通过采用硅钢片交错堆叠的方式形成,或者通过SMC模压成型。其他形状的冷却流道4也是可以的,并不以此为限制。凸起21也可以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里,与机壳1一体制造出来,但并不以此为限制。为了使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包括机壳(1)、绕组(5)和定子铁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和定子铁芯(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3),定子铁芯(2)通过支撑部(3)固定在机壳(1)内,支撑部(3)将机壳(1)和定子铁芯(2)之间的间隙分隔为若干个冷却流道(4),机壳(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4)一一对应的开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机壳(1)、绕组(5)和定子铁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和定子铁芯(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3),定子铁芯(2)通过支撑部(3)固定在机壳(1)内,支撑部(3)将机壳(1)和定子铁芯(2)之间的间隙分隔为若干个冷却流道(4),机壳(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冷却流道(4)一一对应的开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设置在定子铁芯(2)外侧,且与定子铁芯(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设置在机壳(1)内侧,且与机壳(1)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为单独构件,支撑部(3)的外侧与机壳(1)卡接,支撑部(3)的内侧与定子铁芯(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2)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的顶部与机壳(1)的内壁相接触,凸起(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培良汪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锚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