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及空调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90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其包括导风壳体和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两端通过空心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壳体的内腔,两端的所述空心轴均密封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导风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叶轮组件的每一扇叶片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每一扇叶片两端均与所述叶轮组件两端的空心轴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叶轮式蒸发换热器,集气流驱动与蒸发换热功能于一体,既能实现风机的功能,又能向叶轮组件通入制冷剂实现蒸发器的功能,且叶轮组件在蒸发换热的同时保持转动,制冷剂在不停转动的叶片中流过并蒸发换热,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蒸发器,在同样换热面积下换热性能也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及空调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集气流驱动及蒸发换热功能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可用于空调制冷及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空调制冷及热泵系统中变频技术、增气喷焓技术等的普及应用,我国人居环境在舒适性、节能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新技术升级也导致了整机制作成本高、生产工艺要求繁杂及安装售后受限等方面问题,尤其是机器体积大,预留位置放不下,或者不美观。传统的空调制冷及热泵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等关键部件组成,其中蒸发器的蒸发换热还需要风机驱动气流进行加强换热,而蒸发器及风机的体积较大,两者装配也需要其他辅助部件及安装工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集气流驱动及蒸发换热功能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该蒸发器集成了传统空调制冷及热泵系统中风机及蒸发器功能,减少部件个数,节省整机空间,在同样换热面积下换热性能也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制冷系统部件数多、安装空间要求高的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在同样换热面积下换热性能能进一步提升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包括导风壳体和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两端通过空心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壳体的内腔,两端的所述空心轴均密封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导风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叶轮组件的每一扇叶片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每一扇叶片两端均与所述叶轮组件两端的空心轴相连通。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叶轮组件旋转。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左端盘、右端盘和多扇叶片,所述左端盘相对所述右端盘设置,多扇所述叶片环形均布于所述左端盘与右端盘之间;每一所述叶片内设有贯通所述叶片的通道;所述左端盘和右端盘内均设有与每一所述叶片相贯通的分流通道。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端盘和右端盘均分别与所述空心轴相连通。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沿叶轮组件的长度方向均布,每一所述叶片均穿过所述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制冷系统,应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所述蒸发散热器替换所述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鼓风机和蒸发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制冷系统,应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所述蒸发散热器替换所述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鼓风机,同时制冷剂还接入所述叶轮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叶轮式蒸发换热器,集气流驱动与蒸发换热功能于一体,既能实现风机的功能,又能向叶轮组件通入制冷剂实现蒸发器的功能,且叶轮组件在蒸发换热的同时保持转动,制冷剂在不停转动的叶片中流过并蒸发换热,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蒸发器,在同样换热面积下换热性能也进一步提升;二、采用所述蒸发换热器的空调制冷系统,可直接替换传统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鼓风机和蒸发器,大大降低了空调制冷系统的安装空间,同时也简化了安装工艺;三、采用所述蒸发换热器的空调制冷系统,也可直接替换传统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鼓风机,此时所述蒸发换热器起到气流驱动的作用,同时制冷剂还接入叶轮组件,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供的所述叶轮式蒸发换热器的爆炸图;图3是图2提供的所述叶轮组件的制冷剂流相图;图4是图1提供的所述叶轮组件的所述左端盘或右端盘与叶片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叶轮式蒸发换热器1包括导风壳体11和叶轮组件12,所述叶轮组件12的两端通过空心轴13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壳体11的内腔,转动结构可选为空心轴与轴承座的转动连接结构,两端的所述空心轴13均密封安装有旋转接头14,所述旋转接头的设置,当叶轮组件在旋转时,所述旋转接头可保持不动,便于由旋转接头内通入制冷剂,为了保证旋转接头与空心轴之间的转动密封,旋转接头与空心轴之间高压密封进行安装,所述导风壳体11设有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4,如图1所示,进风口可设于所述导风壳体的顶部,出风口设于所述导风壳体的正面。所述叶轮组件12的每一扇叶片122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每一扇叶片122两端均与所述叶轮组件12两端的空心轴13相连通。本实施例的所述叶轮组件12的叶片122的横截面形状可参照贯流风机的叶片形状。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叶轮式蒸发换热器,集气流驱动与蒸发换热功能于一体,既能实现风机的功能,又能向叶轮组件通入制冷剂实现蒸发器的功能,且叶轮组件在蒸发换热的同时保持转动,制冷剂在不停转动的叶片中流过并蒸发换热,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蒸发器,在同样换热面积下换热性能也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叶轮组件的转动,本实施例的所述叶轮式蒸发换热器还包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叶轮组件旋转。本实施例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的叶轮组件旋转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齿轮传动。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图4,本实施例的所述叶轮组件12包括左端盘121、右端盘123和多扇叶片122,所述左端盘121相对所述右端盘123设置,多扇所述叶片122环形均布于所述左端盘121与右端盘123之间;每一所述叶片122内设有贯通所述叶片的通道1220;所述左端盘121和右端盘123内均设有与每一所述叶片122相贯通的分流通道1200;所述左端盘121和右端盘123均分别与所述空心轴13相连通。本实施例的所述叶轮组件,实现了每一扇叶片与左端盘、右端盘及空心轴的连通,可向叶轮组件内通入制冷剂,实现蒸发换热。实施例三基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所述叶轮组件12还包括若干加强筋124,若干所述加强筋124沿叶轮组件12的长度方向均布,每一所述叶片122均穿过所述加强筋124。所述加强筋的设计,增加了所述叶片的安装稳定性。实施例四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制冷系统,应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1,所述蒸发散热器1替换所述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鼓风机和蒸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壳体和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两端通过空心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壳体的内腔,两端的所述空心轴均密封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导风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n所述叶轮组件的每一扇叶片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每一扇叶片两端均与所述叶轮组件两端的空心轴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壳体和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的两端通过空心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壳体的内腔,两端的所述空心轴均密封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导风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叶轮组件的每一扇叶片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每一扇叶片两端均与所述叶轮组件两端的空心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叶轮组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蒸发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左端盘、右端盘和多扇叶片,所述左端盘相对所述右端盘设置,多扇所述叶片环形均布于所述左端盘与右端盘之间;
每一所述叶片内设有贯通所述叶片的通道;
所述左端盘和右端盘内均设有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顺权梁晓恩毛萌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