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绪龙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88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灶具。现有灶具受结构限制,火焰产生的热量仅部分为烹饪提供热能,热量损失严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燃烧装置、集热部、进气管、排烟管、水箱;集热部由内、外罩体套装并通过环形支座连接构成一外设水套的燃烧室,水套连通水箱;排烟管穿过水箱内部,下端与燃烧室连通,上端由水箱上部开口伸出;进气管插装在排烟管内,其前端进入燃烧室并与燃烧装置连接,末端由排烟管上端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燃烧室内的火焰路径以及废气排放,延长了火焰流过锅底的路程,废气为水套、水箱及进气管预热,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热量损失,充分利用了热能,解决了现有灶具产品能耗高、环保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灶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灶具。
技术介绍
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现有灶具分为家用和商用类产品。家用灶具的燃烧器炉头暴露在外,火焰产生的热量中一部分辐射锅底为烹饪提供热能,而相当一部分热量从炉头四周直接辐射到空气中造成浪费。饭店等餐饮部门所使用的商用灶具为提高热效率,其结构大多在炉头的周边设置集聚热量的壳体,且在壳体的上部边缘留有凹缺以确保废气排气顺畅,炉头位于集热壳体底部的灶具在实际烹饪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集热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弊端:火焰由壳体底部的炉头高速喷射进入壳体内部,沿锅底及壳壁向上流动,经壳体上边缘处的凹缺流出,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由于餐饮行业的灶具炉头设计相比家用产品射流速度更高,火焰更大,热量在壳体内流经锅底的距离较短,因此仅部分热量传递给锅具,而大量的热量均由凹缺处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俗称窜火现象),导致热能损失严重,热效率偏低,能源未充分利用,不利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由壳体凹缺处窜出的火焰温度极高,不但使厨房内的环境温度大幅上升,而且容易导致厨师等人员灼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灶具,改变了热流及进气的路径,延长了热流流经锅具的路程,增设了水套和水箱,通过废气为水套、水箱和进气预热,充分利用了热能,减少了热量损失,解决了现有灶具产品能耗高、环保较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节能灶具:包括燃烧装置,还包括集热部、进气管、排烟管、水箱;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引射管、安装在引射管端部的炉头;所述的集热部包括套装装配的内罩体、外罩体及用于支撑锅具的环形支座,所述的内罩体与外罩体上部端口通过环形支座一体连结;所述的环形支座设有与锅具底部贴合的支承面,工作状态下,支承面与锅具底部相抵触以封闭内罩体上部端口;所述的内罩体内部为燃烧室,内罩体与外罩体间形成一布设在燃烧室外部的水套;所述的水箱与水套侧部连通;所述的内罩体侧部开有排烟口;所述的排烟管安装在水箱内部,排烟管上端由水箱上部开口伸出,下端穿过水套与排烟口连接;所述的进气管插装在排烟管内并沿排烟管布设,进气管前端由排烟口进入燃烧室,并与燃烧装置的引射管连接;所述的引射管沿内罩体的侧壁弧面布设;进气管的末端由排烟管上端伸出。进一步,所述的内罩体侧壁水平设置有一环形的导流槽,导流槽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中段,排烟口开口位于导流槽上,且炉头与导流槽等高。进一步,所述的燃烧室内部沿导流槽布设有多片分流片;所述的分流片根部跨越导流槽槽口固定连接在内罩体的侧壁上,将流经的火焰分切成槽内和槽外两部分;分流片的自由端指向与导流槽内分流片根部位置的火焰流向间的夹角为锐角。进一步,所述的内罩体及外罩体的上端与环形支座可拆卸的连结,内罩体及外罩体与环形支座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进一步,所述外罩体的底板与侧板可拆卸的连结,外罩体的底板与侧板连接处设有密封垫。进一步,所述的水箱为多节箱体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的排烟管为多节管体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的进气管为多节管体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的水箱侧部装有出水阀,水箱底部及/或外罩体底部设有排污阀。进一步,所述的引射管侧壁连接燃料管,燃料管穿过水套、且管壁分别与内罩体及外罩体连结,位于水套外部的燃料管端部设有连接燃料罐的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燃烧室外部设置水套以及一与水套连通的水箱,将灶具的排烟口/管设置在燃烧室的中段,并穿过水套和水箱,输送空气的进气管由排烟管中部进入燃烧室。烹饪过程中,由于锅底与支承锅具的环形支座紧密贴合,将燃烧室(即内罩体)上端口完全封闭,迫使火焰沿内罩体内壁流动形成环流,再由排烟口/管集中流出,环流的火焰大大延长了其流经锅底的路程,同时为水套内的水加温,且防止了内罩体上端窜火造成的大量热量散失;而高热的废烟气沿排烟管流过水箱,为箱内的水加热,充分利用了热能,减少了热量损失。随着水箱及水套内的水温升高,热量集聚并包围在排烟管外部,有效的防止了排烟管内废气温度的快速下降,而排烟管废气的高温可进一步为进气管内的新鲜空气加温,预热后的空气与燃料混合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不但提高了热能了利用率,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此外,本灶具的锅底支架处无火焰外窜,大大降低了厨房内的环境温度,避免了操作者意外灼伤,消除了安全隐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火焰流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火焰流向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1、内罩体,1a、导流槽,2、环形支座,3、外罩体,3a、侧板,3b、底板,4、引射管,5、燃料管,6、进气管,7、排烟管,8、排烟口,9、水套,10、水箱,11、锅具,12、分流片。实施例1从图1~图3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燃烧装置、集热部、进气管6、排烟管7、水箱10;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引射管4及安装在引射管前端的炉头。所述的集热部包括套装装配的内罩体1、外罩体3及用于支撑锅具的环形支座2,所述的内罩体1与外罩体3上部端口通过环形支座2一体连结;所述的内罩体1内部为燃烧室,内罩体1与外罩体3之间围成一布设在燃烧室外周的水套9,即水套包覆在燃烧室的侧部及底部;所述的水箱10箱体下段与水套9侧部连通,由水箱顶部开口为水箱及水套加水。所述的环形支座2表面设有与锅具底部贴合的支承面,该支承面可根据锅具底部形状制作,如将环形支座上表面设置成平面段、内环边缘制成锥面段相连组成支承面,分别配合平底锅及圆底锅。在工作状态下,支承面与锅具底部相抵触以封闭燃烧室的开口(即内罩体1的上部端口)。所述的内罩体1侧部开有排烟口8;所述的排烟管7安装在水箱10的内部,排烟管7的下端穿过水套9连接在排烟口8上,使排烟管与燃烧室连通,排烟管上端由水箱10的上部开口伸出排放废气。所述的进气管6插装在排烟管7内并沿排烟管布设,进气管6前端由排烟口8进入燃烧室,并与燃烧装置的引射管4后端连接;所述的引射管4沿内罩体1的弧面侧壁水平布设;进气管6的末端由排烟管7上端伸出,并与鼓风机连接输送空气。所述的内罩体1及外罩体3的上端与环形支座2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结,以便于拆分内、外罩体进行水套内部的清洗维护;内罩体1及外罩体3与环形支座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外罩体3的底板3b与侧板3a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结,以便于拆卸底板3b由底部进行水套内的清洗、除垢操作;外罩体的底板3b与侧板3a连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的水箱10采用多节箱体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灶具,包括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引射管(4)、安装在引射管端部的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热部、进气管(6)、排烟管(7)、水箱(10);/n所述的集热部包括套装装配的内罩体(1)、外罩体(3)、用于支撑锅具的环形支座(2),所述的内罩体(1)与外罩体(3)上部端口通过环形支座(2)一体连结;所述的环形支座(2)设有与锅具底部贴合的支承面,工作状态下,支承面与锅具底部相抵触以封闭内罩体(1)上部端口;/n所述的内罩体(1)内部为燃烧室,内罩体(1)与外罩体(3)间形成一布设在燃烧室外部的水套(9);所述的水箱(10)与水套(9)侧部连通;/n所述的内罩体(1)侧部开有排烟口(8);所述的排烟管(7)安装在水箱(10)内部,排烟管(7)上端由水箱(10)上部开口伸出,下端穿过水套与排烟口(8)连接;/n所述的进气管(6)插装在排烟管(7)内并沿排烟管布设,进气管(6)前端由排烟口(8)进入燃烧室,并与燃烧装置的引射管(4)连接;所述的引射管(4)沿内罩体(1)的侧壁弧面布设;进气管(6)的末端由排烟管(7)上端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灶具,包括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引射管(4)、安装在引射管端部的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热部、进气管(6)、排烟管(7)、水箱(10);
所述的集热部包括套装装配的内罩体(1)、外罩体(3)、用于支撑锅具的环形支座(2),所述的内罩体(1)与外罩体(3)上部端口通过环形支座(2)一体连结;所述的环形支座(2)设有与锅具底部贴合的支承面,工作状态下,支承面与锅具底部相抵触以封闭内罩体(1)上部端口;
所述的内罩体(1)内部为燃烧室,内罩体(1)与外罩体(3)间形成一布设在燃烧室外部的水套(9);所述的水箱(10)与水套(9)侧部连通;
所述的内罩体(1)侧部开有排烟口(8);所述的排烟管(7)安装在水箱(10)内部,排烟管(7)上端由水箱(10)上部开口伸出,下端穿过水套与排烟口(8)连接;
所述的进气管(6)插装在排烟管(7)内并沿排烟管布设,进气管(6)前端由排烟口(8)进入燃烧室,并与燃烧装置的引射管(4)连接;所述的引射管(4)沿内罩体(1)的侧壁弧面布设;进气管(6)的末端由排烟管(7)上端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体(1)侧壁水平设置有一环形的导流槽(1a),导流槽(1a)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中段,排烟口(8)开口位于导流槽上,且炉头与导流槽(1a)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内部沿导流槽(1a)布设有多片分流片(12);所述的分流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绪龙
申请(专利权)人:方绪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