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87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路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包括灯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所述灯柱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外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轮,所述扇轮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扇轮上方的风电装置,所述风电装置通过风带动发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能够提高风电装置的效率,并且在风力过大时能够将太阳能板收起从而避免光电装置发生破坏,同时在雨雾天气时通过调整照明装置的状态从而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减小因照明强度不够而引起的车祸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路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
技术介绍
以往风光互补路灯使用的风电装置效率不高,并且在风力过大的时候会对太阳能板产生破坏从而损坏路灯,同时以往的风光互补路灯在雨雾天气时提供的照明强度不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包括灯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所述灯柱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外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轮,所述扇轮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扇轮上方的风电装置,所述风电装置通过风带动发电,所述第一传动腔侧壁对称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灯柱外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搭载着位于所述灯柱两侧的光电装置,所述光电装置通过吸收光能来发电,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下方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转轴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一转轴底面与所述第三转轴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三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转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前侧端壁上转动且前后活动的设置有延伸直所述第二传动腔前侧端壁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前端面与所述灯柱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后端面固定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工作腔前端面通过设置在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的第三弹簧连接,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磁铁后侧的电磁铁芯,所述电磁铁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光电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的线圈,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对称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齿轮两侧的第一线轮,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下方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线轮上缠绕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照明装置的钢丝绳,所述照明装置在所述钢丝绳的拉动下改变照明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风电装置包括所述第一转轴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且圆周阵列位于所述扇轮上方的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方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固定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立杆,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固定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挡杆,所述立杆外表面转动设置有风电叶片,所述风电叶片右侧与所述挡杆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挡杆和所述第四弹簧限制所述风电叶片顺时针转动,当有风吹向所述风电装置时,所述风电装置中一侧的所述风电叶片由于所述挡杆限制转动从而产生较大的阻力,所述风电装置中另一侧的所述风电叶片没有被限制转动从而产生较小的阻力,从而带动所述风电装置顺时针转动产生电力。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装置包括所述第二转轴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配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下移会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同步转动,所述灯柱前后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方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与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有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所述滑块左右滑动,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灯柱的端面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五弹簧,所述滑块上表面转动设置有第六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和所述第六转轴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和所述第二太阳能板之间通过铰链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所述第三传动腔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并延伸至所述灯柱外的悬臂,所述悬臂与所述第三传动腔之间通过第六弹簧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底部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悬臂下方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二线轮,所述钢丝绳绕过第二线轮与所述悬臂连接,所述悬臂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灯架,所述灯架内设置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下方设置有主灯,所述灯架内部设置有位于导电块下方的导电腔,所述导电腔内部上下滑动设置有副灯,所述灯架内部设置有位于导电块上方的线轮腔,所述线轮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三线轮,所述副灯顶部设置有拉线并且绕过所述第三线轮与设置在所述灯柱前表面的第七弹簧连接,所述灯架下移时所述拉线将所述副灯向上拉动触碰所述导电块,从而将所述副灯点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能够提高风电装置的效率,并且在风力过大时能够将太阳能板收起从而避免光电装置发生破坏,同时在雨雾天气时通过调整照明装置的状态从而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减小因照明强度不够而引起的车祸发生概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包括灯柱1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所述灯柱1内的第一传动腔4,所述第一传动腔4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4外部的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轮6,所述扇轮6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叶7,所述第一转轴5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扇轮6上方的风电装置61,所述风电装置61通过风带动发电,所述第一传动腔4侧壁对称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灯柱1外的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上搭载着位于所述灯柱1两侧的光电装置62,所述光电装置62通过吸收光能来发电,所述灯柱1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4下方的第二传动腔3,所述第二传动腔3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4内的第三转轴30,所述第三转轴30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杆28,所述第一转轴5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28配合的卡槽27,所述第一转轴5底面与所述第三转轴30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9,所述第一转轴5带动所述第三转轴30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转轴30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1,所述灯柱1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3后侧的工作腔36,所述工作腔36前侧端壁上转动且前后活动的设置有延伸直所述第二传动腔3前侧端壁内的第四转轴40,所述第四转轴40前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包括灯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所述灯柱内的第一传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外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轮,所述扇轮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扇轮上方的风电装置,所述风电装置通过风带动发电,所述第一传动腔侧壁对称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灯柱外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搭载着位于所述灯柱两侧的光电装置,所述光电装置通过吸收光能来发电,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下方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转轴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一转轴底面与所述第三转轴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三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转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前侧端壁上转动且前后活动的设置有延伸直所述第二传动腔前侧端壁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前端面与所述灯柱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后端面固定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工作腔前端面通过设置在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的第三弹簧连接,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磁铁后侧的电磁铁芯,所述电磁铁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光电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的线圈,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对称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齿轮两侧的第一线轮,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下方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线轮上缠绕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照明装置的钢丝绳,所述照明装置在所述钢丝绳的拉动下改变照明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包括灯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所述灯柱内的第一传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外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轮,所述扇轮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扇轮上方的风电装置,所述风电装置通过风带动发电,所述第一传动腔侧壁对称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灯柱外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搭载着位于所述灯柱两侧的光电装置,所述光电装置通过吸收光能来发电,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下方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转轴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一转轴底面与所述第三转轴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三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转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后侧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前侧端壁上转动且前后活动的设置有延伸直所述第二传动腔前侧端壁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前端面与所述灯柱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后端面固定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工作腔前端面通过设置在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的第三弹簧连接,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磁铁后侧的电磁铁芯,所述电磁铁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光电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的线圈,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对称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齿轮两侧的第一线轮,所述灯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下方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线轮上缠绕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照明装置的钢丝绳,所述照明装置在所述钢丝绳的拉动下改变照明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装置包括所述第一转轴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且圆周阵列位于所述扇轮上方的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方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固定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立杆,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固定设置有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美汇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