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包括边框架和扇料,所述边框架和扇料通过胶条组件连接,所述扇料上设置有铝扣条,使得外部节能玻璃能固定在铝扣条和节能玻璃之间;所述胶条组件包括设置在边框架和扇料中部位置之间的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设置在边框架和扇料侧边的第四胶条,所述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之间形成第一空气腔体,所述第二胶条、第三胶条和第四胶条之间形成第二空气腔体;还包括设置在边框架上与第二空气腔体连通的排水孔和设置在第二胶条上的通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个密封点形成了两个密封腔体,两个密封腔体通过通气孔和排水孔使得第一空气腔体和第二空气腔体与外部空气气压相等,从而保证了该门窗系统的防水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紧张,建筑节能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传统的节能窗系统型材内的腔体都独立形成密封腔体,一旦密封腔体内出现漏水情况,腔体内的积水容易渗入室内,水密性和气密性一般,无法完全达到密封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包括边框架和扇料,所述边框架和扇料通过胶条组件连接,所述扇料上设置有铝扣条,使得外部节能玻璃能固定在铝扣条和节能玻璃之间;所述胶条组件包括设置在边框架和扇料中部位置之间的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设置在边框架和扇料侧边用于密封边框架和扇料连接部的第四胶条,所述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之间形成第一空气腔体,所述第二胶条、第三胶条和第四胶条之间形成第二空气腔体;还包括设置在边框架上与第二空气腔体连通的排水孔和设置在第二胶条上的通气孔,使得第二空气腔体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空气腔体和第二空气腔体连通。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胶条远离第二空气腔体一侧设置有胶条固定件,所述胶条固定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边框架上,所述胶条固定件上端设置在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的连接处。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设置在胶条固定件和边框架之间的第一胶条。进一步的是:所述边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热条。进一步的是:所述扇料包括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所述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条。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设置在节能玻璃和扇料之间的第五胶条、设置在节能玻璃和铝扣条之间的第六胶条。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的连接处设置为弯钩状,使得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的连接处形成密封。进一步的是:所述框架和扇料远离第二空气腔体一侧连接处设置有第七胶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三个密封点形成了两个密封腔体,两个密封腔体通过通气孔和排水孔使得第一空气腔体和第二空气腔体与外部空气气压相等,从而保证了该门窗系统的防水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示意图。图2为边框架示意图。图3为扇料示意图。图4为第二胶条示意图。图5为第三胶条示意图。图6为第四胶条示意图。图7为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边框架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扇料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标记为:边框架1、第一框架11、第一隔热条12、第二框架13、扇料2、第三框架21、第四框架22、第二隔热条23、铝扣条3、第二胶条4、第三胶条5、第四胶条6、第一空气腔体7、第二空气腔体8、排水孔9、通气孔10、胶条固定件11、第一胶条12、保温海绵13、第六胶条14、第五胶条15、第七胶条1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4至图9所示的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包括边框架1和扇料2,所述边框架1和扇料2通过胶条组件连接,所述扇料2上设置有铝扣条3,使得外部节能玻璃能固定在铝扣条3和节能玻璃之间;所述胶条组件包括设置在边框架1和扇料2中部位置之间的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设置在边框架1和扇料2侧边用于密封边框架1和扇料2连接部的第四胶条6,所述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之间形成第一空气腔体7,所述第二胶条4、第三胶条5和第四胶条6之间形成第二空气腔体8;还包括设置在边框架1上与第二空气腔体8连通的排水孔9和设置在第二胶条4上的通气孔10,使得第二空气腔体8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空气腔体7和第二空气腔体8连通;所述第二胶条4远离第二空气腔体8一侧设置有胶条固定件11,所述胶条固定件1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边框架1上,所述胶条固定件11上端设置在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的连接处设置为弯钩状,使得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的连接处形成密封;本结构通过第二胶条4、第三胶条5和胶条固定件11形成第一密封点;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另一接触点形成第二密封点、扇料2与边框架1通过第四胶条6形成第三密封点,使得第一空气腔体7和第二空气腔体8形成,又因为通气孔10和排水孔9的设置,第一空气腔体7和第二空气腔体8与外界气压平衡,从而使得靠近室外的第二空气腔体8即使进水,也因为气压平衡原因,第二空气腔体8内的水不会进入第一空气腔体7内,从而保证了本门窗系统的密封防水性能,上述将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的连接处设置为弯钩状,可保证该点的密封性能。在上述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胶条固定件11和边框架1之间的第一胶条12,所述边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3,所述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3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热条12,所述扇料2包括第三框架21和第四框架22,所述第三框架21和第四框架2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条23,此种设置可放置框架之间的热量传递,起到节能保温的作用。在上述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扇料2和节能玻璃之间的保温海绵13,进一步保证了本门窗系统的节能保温作用。在上述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节能玻璃和扇料2之间的第五胶条14、设置在节能玻璃和铝扣条3之间的第六胶条14,第五胶条15和第六胶条14的设置可保证节能玻璃安装的稳定性。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边框架1和扇料2两侧面平齐,从而保证了本门窗系统的美观性。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框架1和扇料2远离第二空气腔体8一侧连接处设置有第七胶条16,此种设计,一方面可加强本门窗系统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也可加强本门窗系统的美观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架(1)和扇料(2),所述边框架(1)和扇料(2)通过胶条组件连接,所述扇料(2)上设置有铝扣条(3),使得外部节能玻璃能固定在铝扣条(3)和节能玻璃之间;/n所述胶条组件包括设置在边框架(1)和扇料(2)中部位置之间的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设置在边框架(1)和扇料(2)侧边用于密封边框架(1)和扇料(2)连接部的第四胶条(6),所述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之间形成第一空气腔体(7),所述第二胶条(4)、第三胶条(5)和第四胶条(6)之间形成第二空气腔体(8);/n还包括设置在边框架(1)上与第二空气腔体(8)连通的排水孔(9)和设置在第二胶条(4)上的通气孔(10),使得第二空气腔体(8)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空气腔体(7)和第二空气腔体(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架(1)和扇料(2),所述边框架(1)和扇料(2)通过胶条组件连接,所述扇料(2)上设置有铝扣条(3),使得外部节能玻璃能固定在铝扣条(3)和节能玻璃之间;
所述胶条组件包括设置在边框架(1)和扇料(2)中部位置之间的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设置在边框架(1)和扇料(2)侧边用于密封边框架(1)和扇料(2)连接部的第四胶条(6),所述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之间形成第一空气腔体(7),所述第二胶条(4)、第三胶条(5)和第四胶条(6)之间形成第二空气腔体(8);
还包括设置在边框架(1)上与第二空气腔体(8)连通的排水孔(9)和设置在第二胶条(4)上的通气孔(10),使得第二空气腔体(8)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空气腔体(7)和第二空气腔体(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条(4)远离第二空气腔体(8)一侧设置有胶条固定件(11),所述胶条固定件(1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边框架(1)上,所述胶条固定件(11)上端设置在第二胶条(4)和第三胶条(5)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水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胶条固定件(11)和边框架(1)之间的第一胶条(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幕墙系统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