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台风居民楼推拉式窗户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805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台风居民楼推拉式窗户加固装置,包括多个室外上部支撑装置、多个室内上部支撑装置、多个室外下部支撑装置、多个室内下部支撑装置、室内中心减振支撑装置、窗户移动装置、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和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居民楼推拉式窗户稳固性,减少台风对人们的危害性和对居民楼的破坏性,保证了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台风居民楼推拉式窗户加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门窗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防台风居民楼推拉式窗户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满足了现在居民楼建筑高度和数量的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建筑结构体系的柔性也相应增加了,风荷载的敏感性也增强了。对窗户的抗风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推拉式窗户,因为其特殊的结构特点更容易被台风破坏。且台风在登陆后,其风力风速风向受环境,天气,地区等影响,所以台风一般是紊乱无序的,所以对窗户的压力的方向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目前已有的推拉式窗户防台风装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改变窗户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制造出新型玻璃,但目前现有的各种玻璃在实际运用中防台风的效果都不理想,且新型玻璃的研发时间过长,无法尽快投入市场;第二类是在窗户外面增加物理防护罩来增强其抗风性,但是这种装置对于高楼层,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非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窗户外面增加一个物理防护罩,这种装置不仅会改变建筑原有的受力特点,而且一旦防护罩发生跌落,会严重威胁到位于地面和低楼层人的性命;这种装置仅仅对于台风对窗户产生正压力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但是对于负压力就不能起到防护作用;第三类是在在室内的支撑或者加固装置,但是这种装置依旧不能对台风产生的负压起到防护作用。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推拉式窗户防台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防台风居民楼推拉式窗户加固装置,包括多个室外上部支撑装置、多个室内上部支撑装置、多个室外下部支撑装置、多个室内下部支撑装置、室内中心减振支撑装置、窗户移动装置、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和控制器。多个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布置在窗户顶部墙体上,并位于窗户玻璃外侧。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翻转装置和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和两个电机I。所述窗户顶部墙体上设置有容纳第一翻转装置的第一凹槽。两个电机I分别安装在第一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位于两个电机I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能够驱动翻转板I旋转。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两个四连杆机构I、上部舵机组件I、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和上部支撑盘I。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包括固定杆件I、移动杆件I、移动杆件II和固定杆件II。所述固定杆件I固定在翻转板I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I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和B端。将固定杆件II的两端分别记为C端和D端。所述移动杆件I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的A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I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II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的B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I的D端。两个所述舵机I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I的B端,与移动杆件II固接。当舵机I运行时,舵机I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II做旋转运动。所述上部舵机组件I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II的C端上。所述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连接在上部舵机组件I的输出端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顶面固定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当上部舵机组件I运行时,带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做伸缩运动。多个所述室内上部支撑装置布置在窗户顶部墙体上,并位于窗户玻璃内侧。所述室内上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二翻转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I和两个电机II。所述窗户顶部墙体上设置有容纳第二翻转装置的第三凹槽。两个电机II分别安装在第三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I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I位于两个电机II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I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I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I能够驱动翻转板II旋转。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I、两个四连杆机构II、上部舵机组件II、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和上部支撑盘II。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I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I包括固定杆件III、移动杆件III、移动杆件IV和固定杆件IV。所述固定杆件III固定在翻转板II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III的两端分别记为E端和F端。将固固定杆件IV的两端分别记为G端和H端。所述移动杆件III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II的E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V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IV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II的F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V的H端。两个所述舵机II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I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I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III的F端,与移动杆件IV固接。当舵机II运行时,舵机II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IV做旋转运动。所述上部舵机组件II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IV的G端上。所述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连接在上部舵机组件II的输出端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I顶面固定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I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I。当上部舵机组件II运行时,带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做伸缩运动。多个所述室外下部支撑装置布置在地板上,并位于窗户玻璃外侧。所述室外下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三翻转装置和第三支撑装置。所述第三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II和两个电机III。所述地板上设置有容纳第三翻转装置的第五凹槽。两个电机III分别安装在第五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II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II位于两个电机III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II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II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II能够驱动翻转板III旋转。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II、两个四连杆机构III、下部舵机组件I、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和下部支撑盘I。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I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II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II包括固定杆件V、移动杆件V、移动杆件VI和固定杆件VI。所述固定杆件V固定在翻转板III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V的两端分别记为I端和J端。将固定杆件VI的两端分别记为K端和L端。所述移动杆件V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V的I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VI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VI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V的J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VI的L端。两个所述舵机III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II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II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V的I端,与移动杆件V固接。当舵机III运行时,舵机III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V做旋转运动。所述下部舵机组件I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VI的K端上。所述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连接在下部舵机组件I的输出端上。所述下部支撑盘I顶面固定在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上。所述下部支撑盘I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II。当下部舵机组件I运行时,带动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做伸缩运动。多个所述室内下部支撑装置布置在地板上,并位于窗户玻璃内侧。所述室内下部支撑装置包括第四翻转装置和第四支撑装置。所述第四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V和两个电机IV。所述地板上设置有容纳第翻转装置的第六凹槽。两个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台风居民楼推拉式窗户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1)、多个室内上部支撑装置(2)、多个室外下部支撑装置(3)、多个室内下部支撑装置(4)、室内中心减振支撑装置(5)、窗户移动装置(6)、风速传感器(7)、风向传感器(8)和控制器;/n多个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1)布置在窗户顶部墙体(9)上,并位于窗户玻璃(10)外侧;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翻转装置和第一支撑装置;/n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101)和两个电机I(102);所述窗户顶部墙体(9)上设置有容纳第一翻转装置的第一凹槽;两个电机I(102)分别安装在第一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101)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101)位于两个电机I(102)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10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101)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102)能够驱动翻转板I(101)旋转;/n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103)、两个四连杆机构I、上部舵机组件I(108)、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和上部支撑盘I(1010);/n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101)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包括固定杆件I(104)、移动杆件I(105)、移动杆件II(106)和固定杆件II(107);/n所述固定杆件I(104)固定在翻转板I(101)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I(104)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和B端;将固定杆件II(107)的两端分别记为C端和D端;所述移动杆件I(105)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104)的A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I(107)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II(106)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104)的B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I(107)的D端;/n两个所述舵机I(103)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101)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103)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I(104)的B端,与移动杆件II(106)固接;当舵机I(103)运行时,舵机I(103)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II(106)做旋转运动;/n所述上部舵机组件I(10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II(107)的C端上;所述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连接在上部舵机组件I(108)的输出端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1010)顶面固定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1010)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当上部舵机组件I(108)运行时,带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做伸缩运动;/n多个所述室内上部支撑装置(2)布置在窗户顶部墙体(9)上,并位于窗户玻璃(10)内侧;所述室内上部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翻转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n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I(201)和两个电机II(202);所述窗户顶部墙体(9)上设置有容纳第二翻转装置的第三凹槽;两个电机II(202)分别安装在第三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I(201)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I(201)位于两个电机II(202)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I(20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I(201)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I(202)能够驱动翻转板II(201)旋转;/n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I(203)、两个四连杆机构II、上部舵机组件II(208)、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209)和上部支撑盘II(2010);/n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I(201)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I包括固定杆件III(204)、移动杆件III(205)、移动杆件IV(206)和固定杆件IV(207);/n所述固定杆件III(204)固定在翻转板II(201)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III(204)的两端分别记为E端和F端;将固固定杆件IV(207)的两端分别记为G端和H端;所述移动杆件III(205)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II(204)的E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V(207)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IV(206)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II(204)的F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V(207)的H端;/n两个所述舵机II(203)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I(201)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I(203)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III(204)的F端,与移动杆件IV(206)固接;当舵机II(203)运行时,舵机II(203)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IV(206)做旋转运动;/n所述上部舵机组件II(20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IV(207)的G端上;所述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209)连接在上部舵机组件II(208)的输出端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I(2010)顶面固定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209)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I(2010)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I;当上部舵机组件II(208)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台风居民楼推拉式窗户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1)、多个室内上部支撑装置(2)、多个室外下部支撑装置(3)、多个室内下部支撑装置(4)、室内中心减振支撑装置(5)、窗户移动装置(6)、风速传感器(7)、风向传感器(8)和控制器;
多个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1)布置在窗户顶部墙体(9)上,并位于窗户玻璃(10)外侧;所述室外上部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翻转装置和第一支撑装置;
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101)和两个电机I(102);所述窗户顶部墙体(9)上设置有容纳第一翻转装置的第一凹槽;两个电机I(102)分别安装在第一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101)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101)位于两个电机I(102)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10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101)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102)能够驱动翻转板I(101)旋转;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103)、两个四连杆机构I、上部舵机组件I(108)、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和上部支撑盘I(1010);
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101)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包括固定杆件I(104)、移动杆件I(105)、移动杆件II(106)和固定杆件II(107);
所述固定杆件I(104)固定在翻转板I(101)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I(104)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和B端;将固定杆件II(107)的两端分别记为C端和D端;所述移动杆件I(105)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104)的A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I(107)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II(106)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104)的B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I(107)的D端;
两个所述舵机I(103)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101)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103)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I(104)的B端,与移动杆件II(106)固接;当舵机I(103)运行时,舵机I(103)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II(106)做旋转运动;
所述上部舵机组件I(10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II(107)的C端上;所述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连接在上部舵机组件I(108)的输出端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1010)顶面固定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1010)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当上部舵机组件I(108)运行时,带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109)做伸缩运动;
多个所述室内上部支撑装置(2)布置在窗户顶部墙体(9)上,并位于窗户玻璃(10)内侧;所述室内上部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翻转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
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I(201)和两个电机II(202);所述窗户顶部墙体(9)上设置有容纳第二翻转装置的第三凹槽;两个电机II(202)分别安装在第三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I(201)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I(201)位于两个电机II(202)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I(20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I(201)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I(202)能够驱动翻转板II(201)旋转;
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I(203)、两个四连杆机构II、上部舵机组件II(208)、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209)和上部支撑盘II(2010);
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I(201)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I包括固定杆件III(204)、移动杆件III(205)、移动杆件IV(206)和固定杆件IV(207);
所述固定杆件III(204)固定在翻转板II(201)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III(204)的两端分别记为E端和F端;将固固定杆件IV(207)的两端分别记为G端和H端;所述移动杆件III(205)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II(204)的E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V(207)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IV(206)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III(204)的F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IV(207)的H端;
两个所述舵机II(203)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I(201)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I(203)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III(204)的F端,与移动杆件IV(206)固接;当舵机II(203)运行时,舵机II(203)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IV(206)做旋转运动;
所述上部舵机组件II(20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IV(207)的G端上;所述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209)连接在上部舵机组件II(208)的输出端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I(2010)顶面固定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209)上;所述上部支撑盘II(2010)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I;当上部舵机组件II(208)运行时,带动上部丝杆传动组件II(209)做伸缩运动;
多个所述室外下部支撑装置(3)布置在地板(11)上,并位于窗户玻璃(10)外侧;所述室外下部支撑装置(3)包括第三翻转装置和第三支撑装置;
所述第三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II(301)和两个电机III(302);所述地板(11)上设置有容纳第三翻转装置的第五凹槽;两个电机III(302)分别安装在第五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II(301)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II(301)位于两个电机III(302)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II(30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II(301)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II(302)能够驱动翻转板III(301)旋转;
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II(303)、两个四连杆机构III、下部舵机组件I(308)、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309)和下部支撑盘I(3010);
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II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II(301)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II包括固定杆件V(304)、移动杆件V(305)、移动杆件VI(306)和固定杆件VI(307);
所述固定杆件V(304)固定在翻转板III(301)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V(304)的两端分别记为I端和J端;将固定杆件VI(307)的两端分别记为K端和L端;所述移动杆件V(305)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V(304)的I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VI(307)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VI(306)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V(304)的J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VI(307)的L端;
两个所述舵机III(303)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II(301)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II(303)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V(304)的I端,与移动杆件V(305)固接;当舵机III(303)运行时,舵机III(303)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V(305)做旋转运动;
所述下部舵机组件I(30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VI(307)的K端上;所述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309)连接在下部舵机组件I(308)的输出端上;所述下部支撑盘I(3010)顶面固定在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309)上;所述下部支撑盘I(3010)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II;当下部舵机组件I(308)运行时,带动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309)做伸缩运动;
多个所述室内下部支撑装置(4)布置在地板(11)上,并位于窗户玻璃(10)内侧;所述室内下部支撑装置(4)包括第四翻转装置和第四支撑装置;
所述第四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IV(401)和两个电机IV(402);所述地板(11)上设置有容纳第翻转装置的第六凹槽;两个电机IV(402)分别安装在第六凹槽的槽壁上;所述翻转板IV(401)为槽钢形,所述翻转板IV(401)位于两个电机IV(402)之间;其中,两个电机IV(40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在翻转板IV(401)的两个翼缘上;所述电机IV(402)能够驱动翻转板IV(401)旋转;
所述第四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舵机IV(403)、两个四连杆机构IV、下部舵机组件II(408)、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I(409)和下部支撑盘II(4010);
两个所述四连杆机构IV对称布置在翻转板IV(401)上;所述四连杆机构IV包括固定杆件VII(404)、移动杆件VII(405)、移动杆件VIII(406)和固定杆件VIII(407);
所述固定杆件VII(404)固定在翻转板IV(401)的一个翼缘内壁上;将固定杆件VII(404)的两端分别记为M端和N端;将固定杆件VIII(407)的两端分别记为O端和P端;所述移动杆件VII(405)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VII(404)的M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VIII(407)的中部;所述移动杆件VIII(406)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件VII(404)的N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件VIII(407)的P端;
两个所述舵机IV(403)分别安装在翻转板IV(401)的两个翼缘上;其中,所述舵机IV(403)的输出端穿入固定杆件VII(404)的M端,与移动杆件VII(405)固接;当舵机IV(403)运行时,舵机IV(403)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杆件VII(405)做旋转运动;
所述下部舵机组件II(40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杆件VIII(407)的O端上;所述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I(409)连接在下部舵机组件II(408)的输出端上;所述下部支撑盘II(4010)顶面固定在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I(409)上;所述下部支撑盘II(4010)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IV;当下部舵机组件II(408)运行时,带动下部丝杆传动组件II(409)做伸缩运动;
所述室内中心减振支撑装置(5)包括丝杆传动装置和多个弹簧减振装置。
所述丝杆传动装置包括两根丝杆I(501)、两根丝杆II(502)、两个滑盖(503)、两个中心减振装置移动件(505)、两个旋转电机(506)、两个舵机移动固定件(507)、两个舵机V(508),以及杆(509);
两根所述丝杆I(501)分别安装在两个墙体侧壁(12)上;两个所述滑盖(50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丝杆I(501)上;所述滑盖(503)上安装有滑盖电机(504);所述滑盖电机(504)能够驱动滑盖(503)在丝杆I(501)上滑动;所述滑盖(503)上设置有丝杆II容纳通道(5031);
两个所述中心减振装置移动件(505)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丝杆I(501)上,并位于两个滑盖(503)下方;所述中心减振装置移动件(505)上设置有驱动电机I;所述驱动电机I能够驱动中心减振装置移动件(505)在丝杆I(501)上滑动;
两个所述旋转电机(506)的输出端分别固接在两个中心减振装置移动件(505)上;两根所述丝杆II(502)的上端分别穿入在两个滑盖(503)的丝杆II容纳通道(5031)中,下端分别与两个旋转电机(506)主体固接;
所述舵机移动固定件(507)滑动连接在丝杆II(502)上,并位于中心减振装置移动件(505)和滑盖(503)之间;两个舵机移动固定件(507)对称布置在两根丝杆II(502)上;所述舵机移动固定件(50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II;所述驱动电机II能够驱动舵机移动固定件(507)在丝杆II(502)上滑动;
两个所述舵机V(508)的主体分别固接在两个舵机移动固定件(507)上;所述杆(50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舵机V(508)的输出端上;
多个所述弹簧减振装置间隔布置在杆(509)上,每一个弹簧减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豪蒲雨涛刘梦凡孟宪威李华东肖贵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