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79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包括下沉式广场以及多个水厂分区,每个所述水厂分区都与下沉式广场相连通;所述下沉式广场上设置有透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水疏导系统;所述透光系统设置在下沉式广场的顶部,所述水疏导系统沿下沉式广场的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系统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下沉式广场补入到水厂分区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下沉式广场,将水池与全地下式水处理厂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综合体,有效减少了地面楼梯间约50%的数量,减少了风井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了建筑空间,优化了送排风系统,使地面景观整体布局,景观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改善水环境污染现状,我国近年来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其工艺组成和建设规模各异,但在建设模式上,绝大多数的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均采用地上式。地上污水处理厂有其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优点,但建设地上污水处理厂,一方面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周边土地资源的贬值。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环境要求的提高,能够与外部周边环境协调、封闭性强、无二次污染的地下式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成为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全地下式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虽然有诸多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厂房存在光照不足、通风不好的缺陷。2、地下污水处理区域与地面景观公园融合程度低。目前我国全地下式再生水或污水处理厂地下区域为污水处理设施,地上区域多为生态景观公园,全地下式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凸出地面的辅助建筑,如楼梯间、风井等设施较多,为了提升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照明,通常做法是增加地下区域的电力照明,或者在局部设置单一的采光天井,采光天井布置零散,数量多,与地面周边景观环境难相协调,对地面公园总体布置造成极大影响。3、地面的楼梯间数量大,对地面景观整体布局造成极大破坏,大量凸出地面的风井同样成为影响地面景观美感的制约因素,降低了空间利用率,成本高。关于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3.7.2条规定要求,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根据这条规范,现较多地区的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了两个楼梯间作为安全出入口。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根据工艺布置需求,其单位处理规模所占用的建筑面积约为0.24万m2/万t水,而根据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m2。因此大型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地下建筑面积将被分割成多个防火分区,有的多达20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将有2个以上楼梯间通向地面,地面有将近40个楼梯间安全出口。同时,全地下式工业建筑/再生水厂应设置自然送风或机械送、排风系统。按照传统的工程设计思路,在水厂中部核心区域布置大量的机械送风井为厂区进行机械送风。4、建筑布局不合理,增加了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造价。每个防火分区有2个以上楼梯间通向地面,增加大量的机械风机井,都是变相的增加了地下生产区域的隔墙,阻隔了地下空间,使地下空间变得零碎,造成运营工人日常维护困难。5、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排水问题极为突出。根据规范要求及传统设计思路,厂区顶板为大面积整体顶板,排水汇流区域大,排水难度高,如顶板排水不及时,当下雨的时候,顶板覆土水量饱和之后,雨水不能够外排,覆土中的饱和水会将植物根系泡烂,势必影响地面公园的景观效果。6、传统设计的景观流水玻璃渠道,仅适用于地面景观效果提升,无法做到与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顶板排水、地下暖通以及消防进行有机的结合。7、照明能耗高。全地下式水处理厂,因其固有的结构属性,地下采光不足,因此在地下部分的检修空间中,需要24小时提供照明,才可以保障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检修设备的便利,但是这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能耗浪费。基于目前全球都在探索新能源开发的背景,通盘考虑电力照明的方式来应对水厂的照明需求显然已经不是最优解决方案。因而在照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重解决方案,尽量多利用自然光直接进入地下箱体中,从而降低能耗。综上所述,如何通过合理的方案创造新的建筑形式,有效减少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凸出地面的楼梯间、风井等相关辅助设施,减少对地面的景观破坏;同时保障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通风环境,提升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照明效果,并与整体污水处理厂的雨水排水系统相结合,且能够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消防要求,创造一种新的综合建筑系统,让全地下式水处理系统向前迈进一步。专利文献CN207620450U公开了一种双层覆盖半地下式污水厂布置结构,包括设置于地面之下土层之中的污水处理池、设置于地面之上的架空层、以及设置有架空层上的休闲区;所述污水处理池全部或有大部分位于地面水平线下方,污水处理池与架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层覆盖面区,该第一层覆盖面区将架空层与污水处理池相隔开;所述休闲区与架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层覆盖区,该第二层覆盖区将休闲区与架空层相隔开,但该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仍然需要设计多个楼梯间作为安全出口,降低了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包括下沉式广场以及多个水厂分区,每个所述水厂分区都与下沉式广场相连通;所述下沉式广场上设置有透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水疏导系统;所述透光系统设置在下沉式广场的顶部,所述水疏导系统沿下沉式广场的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系统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下沉式广场补入到水厂分区中。优选地,所述透光系统包括玻璃透光板,外部的太阳光能够通过玻璃透光板照射到下沉式广场的底部;所述玻璃透光板暴露在地面的部分沿周向设置有池沿,所述池沿沿玻璃透光板的周向布置且与玻璃透光板共同形成水池。优选地,所述玻璃透光板的面积与下沉式广场底面面积相等;所述水池中水位不高于200㎜。优选地,所述水疏导系统包括水池溢流管以及顶板覆土层;所述水池溢流管的一端与水池连接,所述水池溢流管的另一端延伸到顶板覆土层的上方,当水池的水位到达水池溢流管与水池连接处时,水通过水池溢流管流入顶板覆土层。优选地,所述水疏导系统还包括排水沟排水管、箱体以及排水板;流入所述顶板覆土层的水进入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与排水沟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沟排水管延伸到箱体的外部。优选地,所述水疏导系统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排水沟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沟排水管设置有坡度,所述排水沟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沟的底连接,能够使排水沟中的水通过排水沟排水管顺利流入到箱体外部,所述的坡度为0.1-0.5%。优选地,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百叶以及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水厂分区中,所述下沉式广场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通风道,所述通风百叶安装在所述通风道上;所述下沉式广场的侧面设置有安全出口,所述水厂分区通过安全出口与下沉式广场连接,当风机启动时外部气流能够通过通风道经通风百叶进入下沉式广场后再通过安全出口进入水厂分区实现空气流通。优选地,所述通风百叶的底端高于排水沟的顶面;所述通风百叶上设置有百叶框以及多个百叶片,所述多个百叶片横向间隔安装在百叶框上,所述多个百叶片倾斜布置,其中,百叶片靠近排水沟的一侧朝下,百叶片靠近下沉式广场的一侧朝上。优选地,所述下沉式广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布置数量能够根据水厂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式广场(15)以及多个水厂分区(16),每个所述水厂分区(16)都与下沉式广场(15)相连通;/n所述下沉式广场(15)上设置有透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水疏导系统;/n所述透光系统设置在下沉式广场(15)的顶部,所述水疏导系统沿下沉式广场(15)的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系统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下沉式广场(15)补入到水厂分区(16)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式广场(15)以及多个水厂分区(16),每个所述水厂分区(16)都与下沉式广场(15)相连通;
所述下沉式广场(15)上设置有透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水疏导系统;
所述透光系统设置在下沉式广场(15)的顶部,所述水疏导系统沿下沉式广场(15)的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系统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下沉式广场(15)补入到水厂分区(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系统包括玻璃透光板(1),外部的太阳光能够通过玻璃透光板(1)照射到下沉式广场(15)的底部;
所述玻璃透光板(1)暴露在地面的部分沿周向设置有池沿,所述池沿沿玻璃透光板(1)的周向布置且与玻璃透光板(1)共同形成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透光板(1)的长度与下沉式广场(15)底面长度相等;
所述水池中水位不高于2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疏导系统包括水池溢流管(5)以及顶板覆土层(7);
所述水池溢流管(5)的一端与水池连接,所述水池溢流管(5)的另一端延伸到顶板覆土层(7)的上方,水池的水位到达水池溢流管(5)与水池连接处,水能够通过水池溢流管(5)流入顶板覆土层(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疏导系统还包括排水沟排水管(6)、箱体(12)以及排水板(13);
流入所述顶板覆土层(7)的水进入排水板(13);
所述排水板(13)与排水沟排水管(6)连接,所述排水沟排水管(6)延伸到箱体(12)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疏导系统还包括排水沟(4),所述排水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侯锋邵彦青彭轶陈浩林杨茂东陈曦韩颖段更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