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式电子温度计,包括有:一可贴附或置放于被测标的物(如人体皮肤或舌头表面、室内外、容器表面、水缸等……)上的感测装置及一接收感测装置所感测信号的接收装置,当测量者将接收装置靠近感测装置并将接收装置的测量开关按下后,该接收装置会产生一磁场传递给感测装置接收,以产生感测装置所需的电源,并以此电源使感测装置感测被测标的物的温度信号后,以无线方式传递至接收装置接收,此时接收装置即可读取及显示被测标的物的温度数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片式电子温度计,尤指一种用以贴附或置放于被测标的物(如人体皮肤或口腔表面、室内外、容器表面、水缸内外面等...)上,可快速、方便、容易地测量被测标的物的薄片式电子温度计。
技术介绍
已知,在人体体温测量方面,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的电子温度计,包括硬式笔型体温计、软式笔型体温计、奶嘴体温计以及红外线耳温枪等。而大部分电子温度计的原理多半是经由热敏电阻或其它热感应元件对不同温度所产生其本身阻值变化,再经由换算而得出温度值,所需测量时间约60秒左右,测量时间仍较长,被测者容易感到不适,尤其对于部分使用群体(如婴儿)。此外,耳温枪虽然使用红外线热感应元件而达到快速测量的效果,却常因操作环境温度变化及操作方法复杂而影响准确性(如耳道构造弯曲,致使不易将感应元件对准耳膜,或因环境温度变化太大,致使影响感测元件对温度反应有误差等)。对于上述所提到的电子温度计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消毒或装上口表套(probe cover),开机、进入待测状态,放置于测量位置(通常为口腔、腋下、肛门或皮肤表面),进行测量及显示测量的值,显示单位为摄氏℃或华氏°F。也因此,这些电子体温计在使用时通常受限于被测者必须在苏醒状态,被测者必须停止其它活动状态接受测量,测量过程的步骤固定(如每次均需开机、置于测量位置、热平衡...等)及每次测量均需要一定的测量时间。所以在测量上产生诸多问题。另外,在非人体温度测量方面,也已开发出室内外电子温度计、浴缸温度计、奶瓶温度计等。这些温度计多半为一体成型,测量者需要步出户外(如室外温度计),或“非常靠近”该温度计,或甚至将温度计浸泡于流质食物中(如奶瓶温度计)才能读出温度值。除了不方便及卫生方面考虑之外,尤其对于许多高温的测量(如热开水、高温容器)更因十分靠近高温物体而产生潜在性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对于测量人体体温而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避免缺陷存在。本专利技术将电子温度计的感测端缩小(薄膜化),使其能持续地、舒适地贴附或置放于被测者的皮肤或口腔表面,并以无电池安全温度计薄片,来减轻环保问题。同时,测量时间缩短,并可在必要时随时取得温度值,且无需干扰被测者目前的活动状态(如睡眠)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对于非人体温度测量而言,在于此电子温度计薄片可贴附或置放于欲以测量的地方,如室内外或日常生活品与卫浴设备上。可简化操作步骤并进一步加强人身安全的保护。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利用SOC(system on chip;系统整合芯片)技术,整合所需的电子元件,使之容易生产,得以大量普及。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价格低廉的薄片的电子温度计,使之适用于使用水银体温计的医疗院所或家庭,以减少汞污染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又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方式简单、可瞬间测量体温值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度的薄片式电子温度计。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薄片式电子温度计包括有一感测装置及一接收装置,该感测装置以薄片方式贴附于被测者的皮肤表面或欲以测量的地方,当测量者将接收装置靠近感测装置,并将接收装置的测量开关按下后,该接收装置会产生一磁场,并借由此磁场以产生感测装置所需的电源,并于此瞬间将感测装置所感测被测者的温度信号以无线方式传递至接收装置接收,此时接收装置即可处理及显示被测标的物的温度数据。附图简要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薄片式电子温度计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薄片侧视示意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电路方框示意图。图3-2为图3-1中的感测装置电路示意图。图3-3为图3-1中的接收装置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薄片式电子温度计及薄片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薄片式电子温度计包括有一贴附于被测标的物的感测装置1及一接收感测装置1所感测信号的接收装置2所构成。感测装置1平时无需任何电力,且将电子温度计的感测端缩小(薄膜化),使其能持续地、舒适地贴附或置放于被测标的物上,此感测装置1上的热敏元件立即对被测标的物进行温度感测,当测量者将接收装置2的测量开关按下并靠近感测装置1后,该感测装置1即可产生电力并于瞬间将所感测的信号以无线方式传递至接收装置2接收,此时接收装置2即可读取及显示被测标的物的温度数据。上述所提的感测装置1上具有一贴附或置放于被测标的物的薄片11,该薄片11一面上具有一感应温度的感应元件12,而另一面具有一电路板13及一感应线圈14,而电路板13上具有一数据处理元件(芯片)15及一转换电路(图中未示)与一发射端16。该接收装置2上具有一用以显示数据的显示屏21、一开启接收装置2的测量开关22及一配置于内部的电路(图中未示)。当测量者按下接收装置2的测量开关22后,立即启动接收装置2进入测量状态,此时接收装置2内部的电路驱动一磁场产生单元,产生一磁场传递至感测装置1,由感测装置1的感应线圈14接收此磁场信号后,产生一交流电源,此交流电源在经电路板13的转换电路转换后,以提供感测装置1所需的直流电源,此时感应元件12所感应的温度信号立即传输给数据处理元件(芯片)15作处理后,再由发射端16将此信号发射至接收装置2上,在接收装置2接收此信号,经内部电路处理后,可将被测者或欲以测量处的数据显示于显示屏21上,测量者即可得知被测标的物此时的温度值。参见图3-1、图3-2、图3-3,为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电路方框及感测装置与接收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此方框包括有一感测装置3及一接收前述感测装置3所感测信号的接收装置4所构成,前述的感测装置3包括有磁场感应单元31,由一线圈所形成的磁场感应器311及一高频电力耦合线圈312构成,磁场感应器311接收该接收装置4所发出的磁场,同时通过高频电力耦合线圈312转换成一交流电源输出;转换单元32,为一交流电源转直流电源的整流滤波电路,与上述磁场感应单元31的输出连接,用以接收磁场感应单元31所输出的交流电源,并转换成一数据处理单元34所需的直流电源,以启动无电池式的感测装置3;感应单元33,可由一热敏电阻或热感应元件构成,在贴附或置放于人体表面或置于欲以测量之处时,用以感应被测标的物的温度值;数据处理单元34,由一微处理芯片构成,与感应单元33的输出端连接,用以接收感应单元33所感应被测标的物的温度信号,并将此信号作一数据处理后输出;发射单元35,与数据处理单元34输出端连接,在接收数据处理单元34所处理完成的信号后,再将此信号以无线状态发射出去;及该接收装置4包括有电源单元41,以电池或市电提供接收装置2所需的电源;磁场产生单元42,由高频电力振荡单元421及一由线圈所形成的磁场产生器422构成,高频电力振荡单元421在接收电源单元41所提供的直流电源后,将直流电源转换成一交流电源输出至磁场产生器422,该磁场产生器422即产生一磁场;接收单元43,用以接收感测装置3的发射单元35所发出的信号;控制单元44,由一微处理芯片构成,用以接收上述接收单元43所输出的信号,并处理及输出该信号;操作单元45,由多个按键构成,并与控制单元44输入端连接,用来操作接收装置2或4;显示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式电子温度计,用以感应测量被测标的物的温度,其特征在于薄片式电子温度计包括有:一贴附或置放于被测标的物上的感测装置(1),感测装置(1)上具有一薄片(11),该薄片一面上具有一感应元件(12)。另一面具有一电路板(13)及一 感应线圈(14),该电路板(13)上具有一数据处理元件(15)及一转换电路与一发射端(16);一提供磁场至感测装置(1)上、并转换成感测装置(1)所需电力的接收装置(2),该接收装置(2)上具有一显示屏(21)、一测量开关(22)及 一配置于内部的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朝满,
申请(专利权)人:凯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