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767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属于水电工程技术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锚管加工、锚管孔测量定位、钻孔、锚管安装、注浆等步骤,采用土锚管支护的施工方法,锚管施工对于特殊地质,特别是岩石不完整,或者岩石发育不好的地质时,具有其他支护形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保证锚孔的成孔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水电工程技术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均处于深山峡谷中,地理环境条件相当恶劣,地形一般比较陡峭,地质条件一般都较差,工程施工区域内多处存在堆积体及崩坡积堆积物等。这些都给边坡开挖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边坡支护施工中,主要的支护方式有锚杆支护、素喷混凝土、挂钢筋网喷混凝土、锚索等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用于解决土夹石边坡锚杆支护方式无法成孔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锚管加工:土锚管采用钢管加工制作,按照施工要求长度焊接或断料;钢管的直径为48mm,钢管的壁厚为3mm;(2)锚管孔测量定位: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选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每层开挖前,先采用人工清理钻孔工作面,然后测量出岩石面高程,并结合基础开挖设计高程,确定出各部位的具体开挖深度,测量放样需放出各预裂孔和主爆孔孔位、角度和深度等,控制放样精度不大于±1cm;(3)钻孔:采用ZSTD-150型锚管机钻孔,孔位误差、孔深误差、钻孔偏差角度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4)锚管安装:待孔内积水和岩粉清理干净后进行锚管安装,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安装;(5)注浆锚管采用PO42.5水泥净浆,水灰比可选为1:1-0.8:1,注浆压力为0.3MPa以内;土锚管注浆完成后一般形成30-40cm的水泥桩柱。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于边坡地质情况复杂,土层较厚且内部存在土夹石现象等特殊的地质情况,锚杆支护采用套管跟进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钻杆跟进与退出时出现锚孔塌孔现象,使得锚杆孔成型,不会使钻杆无法拔出,锚杆无法灌入锚孔;采用土锚管支护的施工方法,锚管施工对于特殊地质,特别是岩石不完整,或者岩石发育不好的地质时,具有其他支护形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保证锚孔的成孔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ZSTD-150新型钻机;2、锚管孔;3、已开挖边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在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边坡开挖过程中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锚管加工:土锚管采用钢管加工制作,按照施工要求长度焊接或断料;钢管的直径为48mm,钢管的壁厚为3mm;(2)锚管孔2测量定位:利用EPC部提供的测量控制网,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选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每层开挖前,先采用人工清理钻孔工作面,然后测量出岩石面高程,并结合基础开挖设计高程,确定出各部位的具体开挖深度,测量放样需放出各预裂孔和主爆孔孔位、角度和深度等,控制放样精度不大于±1cm;(3)钻孔:采用ZSTD-150型锚管机钻孔,孔位误差、孔深误差、钻孔偏差角度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4)锚管安装:待孔内积水和岩粉清理干净后进行锚管安装,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安装;(5)注浆锚管采用PO42.5水泥净浆,水灰比可选为1:1-0.8:1,注浆压力为0.3MPa以内;土锚管注浆完成后一般形成30-40cm的水泥桩柱,钢管与水泥的结合增大钢管的锚固力。土夹石边坡中,土锚管施工主要是锚管支护结构,首先将钢花管打入土中,然后再注浆,使浆液渗入周围土体中形成复合凝结体,并与混凝土面层结合形成支护结构。由于土锚管在基坑边坡岩土体中要承受抗剪作用,为了减少注浆眼对钢管强度的损害,注浆眼进行螺旋式布置。土夹石质边坡土锚管施工技术的特点,其主要施工难点在于造孔和锚管安装。ZSTD-150型锚管机工作原理:它采用后腔始终通入高压空气的活塞式配气机构,依靠密封环形成配气通路在活塞的运动过程中,通过活塞上气孔的开启和关闭来配气,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并推动钻机端部的冲击锤和行程支架将锚管、钢筋楔入土层中。当冲击锤工作时,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经配气阀中部的进气孔注入后腔,此时前腔通过前、后阀孔和大气相通,活塞在前后腔压力差的作用下,加速向前运动,由于从前腔进高压气开始到活塞冲击缸体这段距离很短,活塞侧以很高的速度撞击缸体做功,完成冲程动作。返程时,随着活塞撞击缸体速度降到零,此时前腔压力基本和后腔压力相等。由于前腔承压面积大于后腔承压面积,活塞作反向的加速运动,当前腔压力逐渐降低,活塞开始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完成一次循环,此时后腔作用力大于前腔,活塞开始第二次循环,如此往复,实现锚管施工。打管机结构组成,该机由主机(气缸、冲击器、锤头)、操作台、风管等组成,适用于各种材料制作的土钉(如角钢、螺纹钢、钢管等)。锚管安装完成之后,选定一系列不同的注浆压力和注浆浓度的组合,并通过施工质量和经济成本验算,比选出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条件下,经理最优的一组注浆压力和注浆浓度,初步设计注浆浓度范围为1:1-0.8:1之间,初步设计注浆压力为2.5~3MPa。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锚管加工:/n土锚管采用钢管加工制作,按照施工要求长度焊接或断料;钢管的直径为48mm,钢管的壁厚为3mm;/n(2)锚管孔测量定位:/n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选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每层开挖前,先采用人工清理钻孔工作面,然后测量出岩石面高程,并结合基础开挖设计高程,确定出各部位的具体开挖深度,测量放样需放出各预裂孔和主爆孔孔位、角度和深度等,控制放样精度不大于±1cm;/n(3)钻孔:/n采用ZSTD-150型锚管机钻孔,孔位误差、孔深误差、钻孔偏差角度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n(4)锚管安装:/n待孔内积水和岩粉清理干净后进行锚管安装,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安装;/n(5)注浆/n锚管采用PO42.5水泥净浆,水灰比可选为1:1-0.8:1,注浆压力为0.3MPa以内;土锚管注浆完成后一般形成30-40cm的水泥桩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夹石边坡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锚管加工:
土锚管采用钢管加工制作,按照施工要求长度焊接或断料;钢管的直径为48mm,钢管的壁厚为3mm;
(2)锚管孔测量定位:
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选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每层开挖前,先采用人工清理钻孔工作面,然后测量出岩石面高程,并结合基础开挖设计高程,确定出各部位的具体开挖深度,测量放样需放出各预裂孔和主爆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郜明远潘自新赵彦龙张靖苹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