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63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0‑0.40):(0.020‑0.030)混合,得混合物料,该物料含水率为65‑70%,碳氮比为21‑25;b.将混合物料进行发酵,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生物炭和麦秸秆粉以及采用微曝气系统的城镇污泥混合堆肥,减少堆肥过程氮素损失,增加了堆肥产品肥效,降低堆肥过程能耗,并实现城镇污泥和废弃麦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资源化
,具体涉及一种城镇污泥堆肥的好氧发酵工艺,利用生物炭-麦秸秆和微曝气系统改良城镇污泥堆肥效果。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逐渐增加,污泥产量与日俱增,然而我国目前约有60%的污泥只进行简易填埋处置,另有23%左右的污泥未经任何处理,随意堆弃,这造成了污泥资源严重浪费。城镇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能源,氮磷钾等营养物质,通过堆肥发酵后可实现污泥的稳定化,资源化,是污泥较为妥善的一种出路。但是污泥好氧堆肥发酵周期长,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严重,堆肥肥效不佳。生物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大,能够为微生物提供强大的附着空间,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硝化过程,且生物炭作为混合料使用后成为生物炭土无需从堆肥产品中筛分回收,简化污泥堆肥流程。麦秸秆粉有机碳含量丰富,可以改善污泥碳氮比低的状况,且加入麦秸秆粉可以改善混合物料的透气性,减少堆体厌氧环境下产生硫化氢。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生物炭和麦秸秆粉改善城镇污泥混合堆肥条件,降低污堆肥过程臭气排放,提高污泥堆肥产品肥效。传统的污泥堆肥曝气系统存在管路系统损失大、能耗高、曝气孔易堵塞等问题。采用纳米孔径的曝气盘以及曝气仓和发酵仓分离的曝气装置,利用曝气仓和发酵仓的压差使得气体在上述通气性良好的堆料内更好的转移并利用,减少管路系统损失,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利用生物炭和微曝气系统改良城镇污泥堆肥效果,能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提高堆肥产品肥效,缩短污泥堆肥的发酵周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0-0.40):(0.020-0.030)混合,得混合物料,该物料含水率为65-70%,碳氮比为21-25;b.将混合物料进行发酵,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步骤a中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5:0.025混合。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所述步骤b是将混合物料在发酵装置中,通过微曝气系统及人工强制翻堆相结合的方式对混合物料进行好氧发酵,通风速率为0.1~0.2L/min/kg湿基,间隔几天进行翻堆;发酵20~25天后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所述间隔几天进行翻堆是指分别在第2、4、6、8、10、14天进行翻堆。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所述生物炭含水率为2%~5%。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所述生物炭粒度为80-105目,优选95目。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所述麦秸秆粉含水率为0.65-0.80,优选0.72%。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所述麦秸秆粉粒度0.5-2mm,优选1mm。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述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含水率为75%~85%,有机质含量为500~700g/kg干基。上述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所述曝气系统采用微曝气系统,曝气速率优选为0.18L/min/kg湿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生物炭增强微生物附着,提高微生物群落活性,增强硝化过程,促进腐质化,缩短污泥堆肥周期。通过添加麦秸秆粉改善了污泥碳氮比含量低的特点,并提高了污泥堆体的透气性,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碳源并使气体流通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生物炭和麦秸秆粉以及采用微曝气系统的城镇污泥混合堆肥,减少堆肥过程氮素损失,增加了堆肥产品肥效,降低堆肥过程能耗,并实现城镇污泥和废弃麦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0-0.40):(0.020-0.030)混合,得混合物料,该物料含水率为65-70%,碳氮比为21-25;优选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5:0.025混合;b.将混合物料进行发酵,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具体是将混合物料在发酵装置中,通过微曝气系统及人工强制翻堆相结合的方式对混合物料进行好氧发酵,通风速率为0.1~0.2L/min/kg湿基,间隔几天进行翻堆;发酵20~25天后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优选曝气速率优选为0.18L/min/kg湿基。翻堆的优选方案是,分别在第2、4、6、8、10、14天进行翻堆。所述生物炭含水率为2%~5%,所述生物炭粒度为80-105目,优选95目。所述麦秸秆粉含水率为0.65-0.80,优选0.72%,麦秸秆粉粒度0.5-2mm,优选1mm。所述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含水率为75%~85%,有机质含量为500~700g/kg干基。在每次翻堆时取样,主要测定堆体pH、含水率、有机质损失、总氮和氨氮等指标。添加生物炭的堆体腐熟后有机质降解量相对提高10%~15%,总氮含量相对提高3%~10%,氨氮含量相对降低12%~20%。实施例2: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质量比1(湿基):0.35:0.025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后,将混合物料置于发酵装置中,采用微曝气系统和强制翻堆相结合方式进行好氧堆肥发酵,曝气量为0.18L/min/kg湿基,在第2、4、6、8、10、14天进行翻堆。经20天发酵后污泥混合物达到腐熟,得到污泥堆肥产品。在每次翻堆时取样,主要测定堆体PH、含水率、有机质损失、总氮和氨氮等指标。添加生物炭的堆体腐熟后有机质降解量相对提高15%,总氮含量相对提高10%,氨氮含量相对降低20%。实施例3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质量比1(湿基):0.30:0.020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后,将混合物料置于发酵装置中,采用微曝气系统和强制翻堆相结合方式进行好氧堆肥发酵,曝气量为0.10L/min/kg湿基,在第2、4、6、8、10、14天进行翻堆。经20天发酵后污泥混合物达到腐熟,得到污泥堆肥产品。在每次翻堆时取样,主要测定堆体pH、含水率、有机质损失、总氮和氨氮等指标。添加生物炭的堆体腐熟后有机质降解量相对提高12%,总氮含量相对提高5%,氨氮含量相对降低13%。实施例4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0-0.40):(0.020-0.030)混合,得混合物料,该物料含水率为65-70%,碳氮比为21-25;/n将混合物料进行发酵,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0-0.40):(0.020-0.030)混合,得混合物料,该物料含水率为65-70%,碳氮比为21-25;
将混合物料进行发酵,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剩余污泥、麦秸秆粉和生物炭按湿基质量比1:0.35:0.025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是将混合物料在发酵装置中,通过微曝气系统及人工强制翻堆相结合的方式对混合物料进行好氧发酵,通风速率为0.1~0.2L/min/kg湿基,间隔几天进行翻堆;发酵20~25天后腐熟,得生物炭-麦秸秆混合堆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炭-麦秸秆改良城镇污泥微曝气混合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几天进行翻堆是指分别在第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庆利张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