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顶升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58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顶升柱,包括承重底座、底座套筒、伸缩柱、伸缩助力机构、液压机构,承重底座顶部轴心位置竖直安装有底座套筒,承重底座一侧安装有推动杆,底座套筒内腔底部安装有液压机构,液压机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安装有伸缩柱,伸缩柱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助力机构;该液压顶升柱只需将操作杆伸入连接套中,循环的推动操作杆上下运动,即可实现将物品顶起升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该液压顶升柱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该液压顶升柱通过安装伸缩柱,可以将物品向上输送,该液压顶升柱体积小,便于搬运,解决了狭窄区域以及低层建筑不便使用大型吊运机械的困难,避免了人工搬运效率低,劳累程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顶升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顶升柱。
技术介绍
顶升机构是货物垂直运输的大型设备,适用于建筑物,桥梁,厂房等原构件顶升、提升使用高度或增加层数的需要。申请号为CN20161070754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顶升套架,它包括第一顶升套架主弦杆、第二顶升套架主弦杆、顶升工作平台、顶升油缸、油缸托架、液压泵、扁担梁,该顶升套架采用顶升套架,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结构复杂,效率低,使用维修困难,无法适应工业自动化高节拍生产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该顶升套架将物品顶起升降复杂,操作难度大;(2)该顶升套架顶升距离有限,不能将物品向上输送一段距离,而且该顶升套架体积大,不便于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1)通过将操作杆伸入连接套中,通过向上提起操作杆,带动动力柱塞在柱塞套筒中向上滑动,产生吸力,将吸液管、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向上吸引,其中,吸液管的第一球阀与挡块接触,之间存在空隙,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与限位套接触,之间不存在空隙,将外套筒、内套筒之间液压油经过吸液管吸入柱塞套筒内腔中,通过向下按压操作杆,带动动力柱塞在柱塞套筒中向下滑动,挤压液压油产生压力,将吸液管、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向下推动,其中,吸液管的第一球阀与限位套接触,之间不存在空隙,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与挡块接触,之间存在空隙,将柱塞套筒内腔中的液压油经过输液管输送至内套筒内腔中,将密封板顶起,从而带动升降柱上升,从而带动伸缩柱上升,将需要被顶起的物品顶起,解决了现有的顶升设备将物品顶起升降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2)通过将伸缩柱底端顶起至与底座套筒内腔顶部接触,通过将卡槽推动块与伸缩柱最上层的套管侧面的卡槽卡合连接,转动摇杆,带动了涡轮套转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齿条上升,带动卡槽推动块上升,从而将最上层的套管推起,直至最上层的套管两侧底部的定位柱进入次层顶部的定位孔中,伸缩柱向上伸长一个套管的距离,将伸缩柱的若干根套管均伸出,可以将伸缩柱顶部的物品输送至指定地点,完成输送,解决了现有的顶升设备顶升距离有限,不能将物品向上输送一段距离,而且体积大,不便于搬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压顶升柱,包括承重底座、底座套筒、伸缩柱、伸缩助力机构、液压机构,所述承重底座顶部轴心位置竖直安装有底座套筒,所述承重底座一侧安装有推动杆,所述底座套筒内腔底部安装有液压机构,所述液压机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底端贯穿安装在底座套筒内腔,所述伸缩柱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助力机构;所述伸缩柱由若干根直径依次减小的套管依次套接而成,若干根所述套管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若干根所述套管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若干根所述套管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定位柱,上层的所述定位柱与下一层的定位孔为配合构件;所述伸缩助力机构包括安装盒、摇杆、齿条、卡槽推动块,所述安装盒上上贯穿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顶端转动安装有卡槽推动块,所述安装盒一端转动安装有摇杆,所述摇杆一端套接有涡轮套,所述涡轮套安装在安装盒内腔中,所述安装盒内腔中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顶端啮合连接涡轮套,所述齿轮一侧啮合连接齿条;所述液压机构包括储液底座、外套筒、内套筒、升降柱、连接套、柱塞套筒,所述储液底座顶部一侧安装有外套筒,所述储液底座顶部另一侧安装有柱塞套筒,所述柱塞套筒与外套筒一侧连接,所述柱塞套筒顶部滑动贯穿安装有动力柱塞,所述动力柱塞顶端转动连接至连接套底部一端,所述连接套上活动贯穿安装有操作杆,所述连接套底部远离动力柱塞一端转动安装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底端转动安装在储液底座的顶部,所述外套筒内腔中安装有内套筒,所述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密闭连接,所述内套筒内腔中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顶部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底端贯穿安装至内套筒内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底座内部安装有吸液管、输液管、返液管,所述吸液管一端连通至外套筒、内套筒之间,所述吸液管另一端连通至柱塞套筒内腔中,所述输液管一端连通至内套筒的内腔中,所述输液管另一端连通至柱塞套筒内腔中,所述返液管一端连通至外套筒、内套筒之间,所述吸液管另一端连通至内套筒的内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液管、输液管接近柱塞套筒一端内腔中均安装有挡块和限位套,所述挡块和限位套之间安装有第一球阀,所述吸液管中的挡块位于限位套上方,所述输液管中的挡块位于限位套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返液管底部一侧开设有泄压槽,所述返液管底部内腔中安装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球阀一端连接至复位螺栓的一端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套筒内腔于密封板下方以及外套筒、内套筒之间均装载有液压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液压顶升柱的工作过程如下:顶起升降过程:S1、将该液压顶升柱移动至需要被顶起的物品下方,手持操作杆,将操作杆伸入连接套中;S2、向上提起操作杆,带动动力柱塞在柱塞套筒中向上滑动,产生吸力,将吸液管、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向上吸引,其中,吸液管的第一球阀与挡块接触,之间存在空隙,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与限位套接触,之间不存在空隙,将外套筒、内套筒之间液压油经过吸液管吸入柱塞套筒内腔中;S3、向下按压操作杆,带动动力柱塞在柱塞套筒中向下滑动,挤压液压油产生压力,将吸液管、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向下推动,其中,吸液管的第一球阀与限位套接触,之间不存在空隙,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与挡块接触,之间存在空隙,将柱塞套筒内腔中的液压油经过输液管输送至内套筒内腔中,将密封板顶起,从而带动升降柱上升;S4、重复步骤S2、S3,持续带动升降柱上升,从而带动伸缩柱上升,将需要被顶起的物品顶起;S5、顶起过程完成,转动复位螺栓,带动第二球阀移动至泄压槽中,从而使得内套筒内腔中的液压油经过返液管返回至外套筒、内套筒之间,升降柱下降至初始位置;向上输送过程:T1、将该液压顶升柱移动至需要向上输送物品的位置,将需要输送的物品安装在伸缩柱顶端,与上述步骤相同,将伸缩柱底端顶起至与底座套筒内腔顶部接触;T2、将卡槽推动块与伸缩柱最上层的套管侧面的卡槽卡合连接,转动摇杆,带动了涡轮套转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齿条上升,带动卡槽推动块上升,从而将最上层的套管推起,直至最上层的套管两侧底部的定位柱进入次层顶部的定位孔中,伸缩柱向上伸长一个套管的距离;T3、重复步骤T2,将伸缩柱的若干根套管均伸出,直至伸缩柱顶部的物品达到指定地点,完成输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压顶升柱,通过将操作杆伸入连接套中,通过向上提起操作杆,带动动力柱塞在柱塞套筒中向上滑动,产生吸力,将吸液管、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向上吸引,其中,吸液管的第一球阀与挡块接触,之间存在空隙,输液管中的第一球阀与限位套接触,之间不存在空隙,将外套筒、内套筒之间液压油经过吸液管吸入柱塞套筒内腔中,通过向下按压操作杆,带动动力柱塞在柱塞套筒中向下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顶升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底座(101)、底座套筒(102)、伸缩柱(103)、伸缩助力机构(104)、液压机构(107),所述承重底座(101)顶部轴心位置竖直安装有底座套筒(102),所述承重底座(101)一侧安装有推动杆(105),所述底座套筒(102)内腔底部安装有液压机构(107),所述液压机构(107)顶部安装有支撑板(108),所述支撑板(108)顶部安装有伸缩柱(103),所述伸缩柱(103)底端贯穿安装在底座套筒(102)内腔,所述伸缩柱(103)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助力机构(104);/n所述伸缩柱(103)由若干根直径依次减小的套管依次套接而成,若干根所述套管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若干根所述套管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110),若干根所述套管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定位柱(109),上层的所述定位柱(109)与下一层的定位孔(110)为配合构件;/n所述伸缩助力机构(104)包括安装盒(111)、摇杆(112)、齿条(113)、卡槽推动块(114),所述安装盒(111)上上贯穿安装有齿条(113),所述齿条(113)顶端转动安装有卡槽推动块(114),所述安装盒(111)一端转动安装有摇杆(112),所述摇杆(112)一端套接有涡轮套(115),所述涡轮套(115)安装在安装盒(111)内腔中,所述安装盒(111)内腔中转动安装有齿轮(116),所述齿轮(116)顶端啮合连接涡轮套(115),所述齿轮(116)一侧啮合连接齿条(113);/n所述液压机构(107)包括储液底座(117)、外套筒(119)、内套筒(120)、升降柱(121)、连接套(122)、柱塞套筒(125),所述储液底座(117)顶部一侧安装有外套筒(119),所述储液底座(117)顶部另一侧安装有柱塞套筒(125),所述柱塞套筒(125)与外套筒(119)一侧连接,所述柱塞套筒(125)顶部滑动贯穿安装有动力柱塞(124),所述动力柱塞(124)顶端转动连接至连接套(122)底部一端,所述连接套(122)上活动贯穿安装有操作杆(106),所述连接套(122)底部远离动力柱塞(124)一端转动安装有联动板(123),所述联动板(123)底端转动安装在储液底座(117)的顶部,所述外套筒(119)内腔中安装有内套筒(120),所述外套筒(119)与内套筒(120)之间密闭连接,所述内套筒(120)内腔中安装有密封板(126),所述密封板(126)顶部安装有升降柱(121),所述升降柱(121)底端贯穿安装至内套筒(120)内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顶升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底座(101)、底座套筒(102)、伸缩柱(103)、伸缩助力机构(104)、液压机构(107),所述承重底座(101)顶部轴心位置竖直安装有底座套筒(102),所述承重底座(101)一侧安装有推动杆(105),所述底座套筒(102)内腔底部安装有液压机构(107),所述液压机构(107)顶部安装有支撑板(108),所述支撑板(108)顶部安装有伸缩柱(103),所述伸缩柱(103)底端贯穿安装在底座套筒(102)内腔,所述伸缩柱(103)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助力机构(104);
所述伸缩柱(103)由若干根直径依次减小的套管依次套接而成,若干根所述套管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若干根所述套管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110),若干根所述套管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定位柱(109),上层的所述定位柱(109)与下一层的定位孔(110)为配合构件;
所述伸缩助力机构(104)包括安装盒(111)、摇杆(112)、齿条(113)、卡槽推动块(114),所述安装盒(111)上上贯穿安装有齿条(113),所述齿条(113)顶端转动安装有卡槽推动块(114),所述安装盒(111)一端转动安装有摇杆(112),所述摇杆(112)一端套接有涡轮套(115),所述涡轮套(115)安装在安装盒(111)内腔中,所述安装盒(111)内腔中转动安装有齿轮(116),所述齿轮(116)顶端啮合连接涡轮套(115),所述齿轮(116)一侧啮合连接齿条(113);
所述液压机构(107)包括储液底座(117)、外套筒(119)、内套筒(120)、升降柱(121)、连接套(122)、柱塞套筒(125),所述储液底座(117)顶部一侧安装有外套筒(119),所述储液底座(117)顶部另一侧安装有柱塞套筒(125),所述柱塞套筒(125)与外套筒(119)一侧连接,所述柱塞套筒(125)顶部滑动贯穿安装有动力柱塞(124),所述动力柱塞(124)顶端转动连接至连接套(122)底部一端,所述连接套(122)上活动贯穿安装有操作杆(106),所述连接套(122)底部远离动力柱塞(124)一端转动安装有联动板(123),所述联动板(123)底端转动安装在储液底座(117)的顶部,所述外套筒(119)内腔中安装有内套筒(120),所述外套筒(119)与内套筒(120)之间密闭连接,所述内套筒(120)内腔中安装有密封板(126),所述密封板(126)顶部安装有升降柱(121),所述升降柱(121)底端贯穿安装至内套筒(120)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顶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底座(117)内部安装有吸液管(127)、输液管(128)、返液管(132),所述吸液管(127)一端连通至外套筒(119)、内套筒(120)之间,所述吸液管(127)另一端连通至柱塞套筒(125)内腔中,所述输液管(128)一端连通至内套筒(120)的内腔中,所述输液管(128)另一端连通至柱塞套筒(125)内腔中,所述返液管(132)一端连通至外套筒(119)、内套筒(120)之间,所述吸液管(127)另一端连通至内套筒(120)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顶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127)、输液管(128)接近柱塞套筒(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晔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华奇维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