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48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将树脂偏光膜特殊处理以及黏贴工艺,将树脂加硬镜片其表面贴上曲率一致的偏光膜层,按照偏光装配线给该偏光树脂镜片刻标,用喷涂机器在其镜片的前表面均匀喷上加硬镀膜层,然后UV固化,将固化好的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器进行镀膜。该工艺生产的镜片超薄、美观、安全。实用性大,特别适合户外佩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树脂镜片的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树脂偏光镜片这几年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不仅美观、时尚,而且可以有效的保护双眼。偏光膜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能有效地过滤太阳照在水面、陆地或雪地上的平等方向的刺眼光线,适合海上活动、滑雪、开车或钓鱼时使用。目前在偏光镜在生产过程中,对偏光膜的制造工艺是很重要的,分为干法和湿法,而运用湿法的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成型的偏光膜性能较为优异。而偏光其偏振最主要的作用是其内部的染料的作用,但其有利有弊,颜色太深在隧道或者车库就极为危险。所以,一种运用变色材料的偏光片制造工艺研究值得关注和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偏光膜层处理:将变色材料吸附在PVA上,然后运用保护膜、离型膜以及压敏胶、双层TAC或者PET一起成型加工成成品变色偏光膜;B:偏光粘合:将树脂基片清洗干净并烘干,然后将树脂基片前表面旋涂UV粘合剂,再将树脂基片前表面贴上曲率一致的步骤A的偏光膜层,按照偏光装配线给该偏光树脂镜片刻标;C:将B步骤的偏光树脂镜片用喷涂机器在其镜片的前、后表面均匀旋涂上加硬镀膜层,并用UV灯固化;D:将C步骤固化好的树脂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器进行前、后表面镀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树脂加硬镜片选用型号为CR39、TRIVEX、KOC55、1.56、PC以及MR7、MR8、MR95、MR10、MR174的其中一种树脂成品基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步骤A的偏光膜层需要压制成与树脂镜片相对应的0base、200base、400base、600base以及800base、10base的面弯,并且偏光膜层需要采用四角固定模具进行压制成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所述步骤B中偏光膜层需要与镜片前表面曲率一致的树脂基片进行粘合,优先黏在镜片的前表面;不能有气泡和杂质等不良现象产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偏光树脂镜片优选为偏光装配轴的两端进行刻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C中,表面UV固化工艺为转速转速1800~2200rpm/min,时间20~35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吸附在PVA上的变色粉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两者的混合材料,其有机材料优选蒽醌类变色粉,其无机材料优选二氧化钛类变色材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混合材料中有机材料的混合比例为90%~99%,无机材料的混合比例为1%~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述步骤D中:其前、后表面的镀膜层需要在真空镀膜机器中完成,优选为SiO2、Al2O3以及ZrO2体系的减反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变色偏光镜片采用先进的工艺对偏光膜进行特殊处理,室外变深,室内透明,不仅安全,而且实用性增强。2、偏光膜采用四角固定装置成型,这样的偏光膜产生的应力较少,后期非常容易加工。3、采用表面黏贴工艺,这样的偏光膜不仅较轻薄,避免跟树脂材料的镜片在加工成型的时候长时间高温高热对偏光膜造成的影响,而且可以更有效的降低眩光对眼睛的干扰和损害。附图说明图1、本实施例超薄变色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偏光膜的剖面图。附图标记列表:图1中:1为树脂基片前表面减反射镀膜层,2为前表面加硬镀膜层,3为变色偏光层,4为UV粘合剂层,5为树脂基片,6为树脂基片后表面加硬镀膜层,7为后表面减反射镀膜层。图2中,3-1为保护膜层,3-2为第一TAC/PET层,3-4为第二TAC/PET层;3-3为PVA层,3-5为压敏胶层,3-6为离型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和2中所示:1为树脂基片前表面减反射镀膜层,2为前表面加硬镀膜层,3为变色偏光层,4为UV粘合剂层,5为树脂基片,6为树脂基片后表面加硬镀膜层,7为后表面减反射镀膜层。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包括树脂基片5,其中树脂基片5的前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变色偏光层3、前表面加硬镀膜层2和树脂基片前表面减反射镀膜层1;所述树脂基片5的后表面依次从内到外设有树脂基片后表面加硬镀膜层6和后表面减反射镀膜层7。其中所述变色偏光层3包括PVA层3-3;其中所述PVA层3-3的前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有第一TAC/PET层3-2、保护膜层3-1;所述PVA层3-3的后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二TAC/PET层3-4;压敏胶层3-5和离型膜层3-6。实施例1具体工艺如下:将有机变色材料和无机变色材料按照99:1的比例吸附在PVA上行成PVA层3-3,然后运用保护膜层3-1、离型膜层3-6以及压敏胶层3-5、第一、二TAC/PET层,3-2、3-4一起成型加工成4base的成品变色偏光膜;将4base树脂基片清洗干净并烘干,然后将树脂基片前表面旋涂UV粘合剂,再将镜片前表面贴上曲率一致的步骤A的偏光膜层,按照偏光装配线给该偏光树脂镜片刻标;将偏光树脂镜片用喷涂机器在其镜片的前、后表面均匀旋涂上加硬镀膜层,按照2200rpm/min以及30s的工艺进行UV灯固化;将固化好的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器进行前、后表面减反射镀膜层。本实施例的制备的树脂镜片的检测结果如下:以上仅为本专利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实施例,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偏光膜层处理:将变色材料吸附在PVA上,然后运用保护膜、离型膜以及压敏胶、双层TAC或者PET一起成型加工成成品变色偏光膜;/nB :偏光粘合:将树脂基片清洗干净并烘干,然后将树脂基片前表面旋涂UV粘合剂,再将树脂基片前表面贴上曲率一致的步骤A的偏光膜层,按照偏光装配线给该偏光树脂镜片刻标;/nC:将B步骤的偏光树脂镜片用喷涂机器在其镜片的前、后表面均匀旋涂上加硬镀膜层,并用UV灯固化;/nD:将C步骤固化好的树脂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器进行前、后表面镀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偏光膜层处理:将变色材料吸附在PVA上,然后运用保护膜、离型膜以及压敏胶、双层TAC或者PET一起成型加工成成品变色偏光膜;
B:偏光粘合:将树脂基片清洗干净并烘干,然后将树脂基片前表面旋涂UV粘合剂,再将树脂基片前表面贴上曲率一致的步骤A的偏光膜层,按照偏光装配线给该偏光树脂镜片刻标;
C:将B步骤的偏光树脂镜片用喷涂机器在其镜片的前、后表面均匀旋涂上加硬镀膜层,并用UV灯固化;
D:将C步骤固化好的树脂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器进行前、后表面镀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树脂加硬镜片选用型号为CR39、TRIVEX、KOC55、1.56、PC以及MR7、MR8、MR95、MR10、MR174的其中一种树脂成品基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的偏光膜层需要压制成与树脂镜片相对应的0base、200base、400base、600base以及800base、10base的面弯,并且偏光膜层需要采用四角固定模具进行压制成型。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毛良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淘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