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23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T扫描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该申请的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将体貌图像实时显示在患者和医生可见的显示终端;在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查找与所述体貌图像相匹配的标准图形;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使患者在整个检查中,始终保持与标准图形规范一致。本申请解决现有的在CT扫描的过程中,单纯依靠有经验医生或技师对患者进行扫描前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扫描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CT扫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T扫描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对患者进行CT扫描前,需要进行扫描的定位,通常扫描定位包括以下环节:(1)辅助完成患者躺在检查床上,(2)开启激光定位灯,(3)将患者定位在设备ISO中心位置(或扫描架孔径中间),(4)指导患者完成规范待检查姿态(5)定位扫描的起始位置(6)关闭激光定位灯(7)确认位置。由于CT扫描会产生辐射,有害身体健康,因此CT扫描一致追求用尽可能少辐射剂量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质量。精准控制扫描起始范围、患者位于扫描中心、避免重复扫描均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剂量。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关于如何解决患者与CT扫描中心之间关系的技术方案。其中,申请文件CN102805636B中采用双摄像头患者定位系统,该系统通过A\B两个广角摄像头分别获取患者正位图像和或侧位图像并重构为适合人眼的平面视图。其缺点一是无法针对患者姿态或者位置变动做出实时反馈,即当患者位置姿态变动,则会导致采集图像和实际人体出现偏差不具有实时性。缺点二是仍然需要依靠有经验的技师或者医生对患者进行扫描规范摆位,即对技师或医师依赖性较强。缺点三是双摄像头投入更多的硬件,在成本和场地要求上,都大大增加难度。申请文件CN104224212B中使用3D摄像头采集患者3D数据并通过校正匹配转换为CT系统空间坐标系。虽然规范了患者定位系统与CT扫描系统的空间匹配转换关系,可以将患者定位在ISO位置,但没有给出检查的标准摆位规范,仍存在可能因为患者姿态不符合规范,导致重复扫描,从而增加扫描辐射剂量。其摄像头系统也没有就此给出解决方案。因此,该方案并不能有效应对患者在检查床上姿态问题。综上,现有的CT定位扫描的方式中,采集图像和实际人体出现偏差不具有实时性,以及不能有效应对患者在检查床上姿态的问题,因此在扫描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保证患者与CT扫描中心之间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扫描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在CT扫描的过程中,单纯依靠有经验医生或技师对患者进行扫描前定位,对有经验医生或技师的依赖性较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CT扫描定位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将体貌图像实时显示在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在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查找与所述体貌图像相匹配的标准图形;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使患者的姿态与标准图形一致。可选的,在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医学影像诊疗技术标准规范和/或指南,建立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中包括不同部位扫描姿态对应的轮廓标准图形和扫描基线;通过摄像头获取人体三维信息和人体部位信息。可选的,所述标准图形为二维轮廓标准图形,所述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包括:将体貌图像中的体表特征信息与二维轮廓标准图形进行对位匹配。可选的,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包括:判断比对结果是否为存在位置偏移;若存在位置偏移,则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颜色标注方式和/或文字显示方式和/或语音播放方式输出校正提示信息到显示终端。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比对结果为不存在位置偏移,则确定扫描基准线、扫描范围基准、摆位基准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CT扫描定位的装置。根据本申请的CT扫描定位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将体貌图像实时显示在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查找单元,用于在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查找与所述体貌图像相匹配的标准图形;比对单元,用于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使患者的姿态与标准图形一致。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标准图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医学影像诊疗技术标准规范和/或指南,建立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中包括不同部位扫描姿态对应的轮廓标准图形和扫描基线;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人体三维信息和人体部位信息。可选的,所述标准图形为二维轮廓标准图形,所述比对单元用于:将体貌图像中的体表特征信息与二维轮廓标准图形进行对位匹配。可选的,所述生成单元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比对结果是否为存在位置偏移;生成模块,用于若存在位置偏移,则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颜色标注方式和/或文字显示方式和/或语音播放方式输出校正提示信息到显示终端。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若比对结果为不存在位置偏移,则确定扫描基准线、扫描范围基准、摆位基准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CT扫描定位的系统,包括检查床、CT扫描架,所述系统还包括摄像头、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服务端: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患者体貌图像、人体三维信息以及人体部位信息;所述服务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所述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所述体貌图像、与所述体貌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形;输出校正提示信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T扫描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中,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将体貌图像实时显示在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在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查找与所述体貌图像相匹配的标准图形;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使患者进行姿态的实时调整。可以看出,本申请的CT扫描定位方式,能够将患者的体貌图像实时的与标准的姿态图形库中的对应的标准图形进行比对,及时的输出校正提示信息到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让患者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姿态的调整,以符合标准。本申请的CT扫描定位方式不需要依靠有经验医生或技师对患者进行扫描前定位,减少对有经验医生或技师的依赖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中涉及的部件的位置关系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扫描基准线、摆位基准线、扫描范围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扫描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将体貌图像实时显示在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n在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查找与所述体貌图像相匹配的标准图形;/n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n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使患者的姿态与标准图形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扫描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将体貌图像实时显示在用户可见的显示终端;
在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查找与所述体貌图像相匹配的标准图形;
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使患者的姿态与标准图形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摄像头获取患者体貌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医学影像诊疗技术标准规范和/或指南,建立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扫描姿态标准图形库中包括不同部位扫描姿态对应的轮廓标准图形和扫描基线;
通过摄像头获取人体三维信息和人体部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图形为二维轮廓标准图形,所述将体貌图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对包括:
将体貌图像中的体表特征信息与二维轮廓标准图形进行对位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显示终端输出包括:
判断比对结果是否为存在位置偏移;
若存在位置偏移,则生成校正提示信息,并通过颜色标注方式和/或文字显示方式和/或语音播放方式输出校正提示信息到显示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扫描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比对结果为不存在位置偏移,则确定扫描基准线、扫描范围基准、摆位基准线。


6.一种CT扫描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威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