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062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1
一种能够对应于各种负载模式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具有:从壳体(10)突出的输出轴(2)、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3)、将电动机(3)的旋转传递到输出轴(2)的传递机构(4)、以及对输出轴(2)施力的辅助弹簧(5)。辅助弹簧(5)具备:第一弹簧(51),在输出轴(2)的旋转位置为第一作用角度范围内(例如,50°~120°)的位置期间,该第一弹簧(51)产生辅助力;以及第二弹簧(52),在输出轴(2)的旋转位置为第二作用角度范围内(例如,20°~120°)的位置期间,该第二弹簧(52)产生辅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具备连接开闭部件的输出轴、驱动输出轴的驱动源以及收容驱动源的壳体。
技术介绍
作为对西式马桶的马桶座圈或马桶盖等开闭部件进行开闭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使用经由齿轮组等传递机构将电动机等驱动源的旋转传递到输出轴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盖体开闭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盖体开闭装置中,装入有对输出轴施力而辅助开闭部件的开闭的辅助弹簧。另外,装入有转矩限制器,以防止在开闭部件突然被开闭时过大的负载施加到电动机及传递机构而使其损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04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盖体开闭装置中,电动机及减速齿轮组收容在壳体内。输出轴具备与减速齿轮组的最终齿轮啮合的齿轮部和从齿轮部的中心向轴线方向延伸的轴部,轴部的前端突出到壳体的外部。辅助弹簧配置于轴部的外周侧。辅助弹簧的一端与设置于齿轮部的端面的固定孔卡止。辅助弹簧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壳体的内壁的卡止部卡止。在专利文献1中,辅助弹簧为螺旋弹簧,通过一根辅助弹簧产生对输出轴施力的弹力(辅助力)。但是,在一根辅助弹簧中,因为输出轴的旋转位置和辅助力的关系是简单的比例关系,所以不能灵活地设定辅助力,无法对应各种负载模式。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备与开闭部件连接的输出轴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中,提高对输出轴施力的弹力(辅助力)的设定自由度,以便能够对应各种各样的负载模式。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从所述壳体突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传递到所述输出轴;以及辅助弹簧,随着所述输出轴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所述辅助弹簧产生将所述输出轴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一侧的第二旋转方向施力的辅助力,所述辅助弹簧具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为第一作用角度范围内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一弹簧产生所述辅助力,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为与所述第一作用角度范围不同的第二作用角度范围内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二弹簧产生所述辅助力。根据本技术,作为对输出轴施力的辅助弹簧,具备产生弹力(辅助力)的作用角度范围不同的两个弹簧。这样,通过组合多个弹簧产生辅助力,与由一个弹簧产生辅助力的情况相比,提高了辅助力的设定自由度。因此,可以对应各种负载模式。另外,通过组合作用角度范围不同的多个弹簧,能够按角度范围设定辅助力。例如,在开闭部件关闭的状态下,施加开闭部件的载荷带来的负载,因此,能够加强辅助力,在开闭部件打开的状态下,负载小,因此,能够减小辅助力。另外,通过组合多个辅助弹簧,能够提高弹簧形状及线径的自由度。另外,也能提高安装方法的自由度。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常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常数。这样,通过将弹簧常数不同的弹簧组合,提高了辅助力的设定自由度,因此,能够对应各种各样的负载模式。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弹簧是扭力螺旋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配置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内周侧,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常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常数。这样,通过双重配置两个弹簧,能够在有限的配置空间配置多个弹簧。另外,因为弹簧常数大的弹簧强度较高,所以通过将其配置于外侧可以保护内侧的弹簧。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输出轴具备树脂部,所述传递机构具备固定至所述树脂部的金属制的输出齿轮,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输出齿轮卡合,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树脂部卡合。通过这样构成,可以由金属制的输出齿轮支承弹簧常数大的一方的弹簧(即,不易变形的弹簧),可以由树脂部支承弹簧常数小的弹簧(即,容易变形的弹簧)。因此,从弹簧侧施加的负载引起的输出轴的变形及损坏的风险小。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第一作用角度范围比所述第二作用角度范围窄。通过这样构成,因为能够设置仅弱的一方的弹簧的弹力作用的区间,所以能够设置辅助力弱的区间。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弹簧由截面为矩形的线材构成,所述第二弹簧由截面为圆形线材构成。截面为矩形的线材的强度高于相同直径的截面为圆形的线材的强度。因此,能够在不增加线径的情况下形成弹簧常数大的弹簧。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壳体具备弹簧保持部,所述弹簧保持部设置有配置所述第一弹簧或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的弹簧卡止孔,所述弹簧保持部由所述电动机从与所述弹簧卡止孔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支承。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减少壳体因从弹簧端施加于壳体的负载而变形或损坏的风险。(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作为对输出轴施力的辅助弹簧,具备产生弹力(辅助力)的作用角度范围不同的两个弹簧。这样,通过组合多个弹簧产生辅助力,与由一个弹簧产生辅助力的情况相比,提高了辅助力的设定自由度。因此,可以对应各种负载模式。另外,通过组合作用角度范围不同的多个弹簧,能够按角度范围设定辅助力。例如,在开闭部件关闭的状态下,施加开闭部件的载荷带来负载,因此,可以加强辅助力,在开闭部件打开的状态下,负载小,因此,可以减小辅助力。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技术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具备图1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的西式马桶的说明图。图3是图1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电动机、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输出轴时的立体图。图6是输出齿轮及输出轴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输出齿轮、输出轴以及辅助弹簧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第一壳体及中间壳体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输出轴处于基准位置时的辅助弹簧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输出轴处于第二弹簧的作用开始位置时的辅助弹簧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输出轴处于第一弹簧的作用开始位置时的辅助弹簧的状态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开闭部件驱动装置;2…输出轴;3…电动机;4…传递机构;5…辅助弹簧;6…支承部;7…肋;8…电位计;9…开口部;10…壳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第四侧壁;15…第一壳体;16…中间壳体;17…第二壳体;18…加强部件;19…O型圈;21…基部;22…连接轴;23…凸部;24…圆形凹部;25…弹簧卡止孔;30…电动机本体;31…旋转轴;32…轴承部件;33…承接部;34…弹簧承接部;40…蜗杆;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三齿轮;44…第四齿轮;45…输出齿轮;46…转矩限制器;50A…线材;50B…线材;61…槽部;71…内周缘;72A、72B…圆弧部;73…突出部;74A、74B…直线部;81…电位计齿轮;82…检测部;100…西式马桶;110…马桶本体;120…马桶座圈;130…马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壳体;/n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从所述壳体突出;/n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收容于所述壳体内;/n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传递到所述输出轴;以及/n辅助弹簧,随着所述输出轴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所述辅助弹簧产生将所述输出轴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一侧的第二旋转方向施力的辅助力,/n所述辅助弹簧具备:第一弹簧,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为第一作用角度范围内的位置期间,所述第一弹簧产生所述辅助力;以及第二弹簧,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为与所述第一作用角度范围不同的第二作用角度范围内的位置期间,所述第二弹簧产生所述辅助力。/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8 JP 2019-0641661.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从所述壳体突出;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传递到所述输出轴;以及
辅助弹簧,随着所述输出轴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所述辅助弹簧产生将所述输出轴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一侧的第二旋转方向施力的辅助力,
所述辅助弹簧具备:第一弹簧,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为第一作用角度范围内的位置期间,所述第一弹簧产生所述辅助力;以及第二弹簧,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为与所述第一作用角度范围不同的第二作用角度范围内的位置期间,所述第二弹簧产生所述辅助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常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水昭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