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晓升专利>正文

热电偶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62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热电偶玻璃应归类在新能源领域。利用热电偶玻璃在室内外有温差的情况下产生电能。选择对镀在玻璃上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透光率的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透明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用热电偶玻璃替代普通建筑玻璃,在室内外有温差的情况下,将在热电偶玻璃的两个引线间产生电位差,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越大,热电偶玻璃的两个引线间产生的电位差越大,将该电能引出,作为主要能源或辅助能源驱动制冷、制热设备,从而达到节省能源降低污染排放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电偶多用于温度测量,应归类在测量领域。玻璃多用于建筑领域作为采光透光材料,应归类在建筑材料领域。热电偶玻璃应归类在新能源领域。
技术介绍
热电偶目前主要用于温度测量,其基本原理是将两种金属(或半导体)偶接在一起,如偶接端与非偶接端的温度有差异,则在两个非偶接端之间会产生电位差,温度的差异和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的电位差呈现一定的有规律性的关系(一般来说,温度的差异越大,两个非偶接端之间产生的电位差就越大),这样,可通过测量电位差来测量温度。玻璃是大量用于建筑领域作为采光透光的材料,同时可起到隔温、挡风等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选择对镀在玻璃上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玻璃透光率的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透明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见说明书付图)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中,A是一种镀在玻璃上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玻璃透光率的热电偶材料,B是另一种镀在玻璃上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玻璃透光率的热电偶材料,C表示玻璃或其它的透明材料。a和b是热电偶玻璃的两个非偶接端。图1是两种热电偶材料分层镀在玻璃上的情况,图2是两种热电偶材料一起镀在玻璃上的情况。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选择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玻璃透光率的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透明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用热电偶玻璃替代普通建筑玻璃,除可起到一般玻璃的作用外,在室内外有温差的情况下,将在热电偶玻璃的两个引线间产生电位差,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越大,热电偶玻璃的两个引线间产生的电位差越大,将该电能引出,可用于制冷、制热。用引出的电能作为主要能源或辅助能源驱动制冷、制热设备,从而达到节省能源降低污染排放的作用。权利要求技术特征选择对镀在玻璃上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玻璃透光率的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透明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请求保护的范围将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全文摘要热电偶玻璃应归类在新能源领域。利用热电偶玻璃在室内外有温差的情况下产生电能。选择对镀在玻璃上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透光率的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透明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用热电偶玻璃替代普通建筑玻璃,在室内外有温差的情况下,将在热电偶玻璃的两个引线间产生电位差,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越大,热电偶玻璃的两个引线间产生的电位差越大,将该电能引出,作为主要能源或辅助能源驱动制冷、制热设备,从而达到节省能源降低污染排放的作用。文档编号G01K7/02GK101349597SQ20081011157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冯晓升 申请人:冯晓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 选择对镀在玻璃上对玻璃透光率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甚至能增强玻璃透光率的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透明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 请求保护的范围: 将A和B两种热电偶材料镀在玻璃上或其它的材料上形成偶接,用A和B材料做引线,形成热电偶的两个非偶接端,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热电偶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升
申请(专利权)人:冯晓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