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轩睿专利>正文

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54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针对现有的多媒体展示装置不方便拆卸显示屏,不方便对显示屏进行维修,实用性较差;移动时会发生较大的震动,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箱、安装在底座箱正上方的安装箱和安装在安装箱外顶壁上的显示屏主体,底座箱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间隙配合有垂直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箱的外底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适于推广,方便拆卸显示屏,方便对显示屏进行维修,实用性较高,移动时发生的震动较小,可防止显示屏因移动时发生的震动而损坏,可保证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历史课堂上,历史老师为了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历史信息,一般会使用多媒体展示装置来展示历史文献。但是现有的多媒体展示装置不方便拆卸显示屏,不方便对显示屏进行维修,实用性较差;为了方便移动,多媒体展示装置的底部一般安装有万向轮,但是现有的多媒体展示装置移动时会发生较大的震动,容易导致显示屏因移动时发生的震动而损坏,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多媒体展示装置不方便拆卸显示屏,不方便对显示屏进行维修,实用性较差;为了方便移动,多媒体展示装置的底部一般安装有万向轮,但是现有的多媒体展示装置移动时会发生较大的震动,容易导致显示屏因移动时发生的震动而损坏,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包括底座箱、安装在底座箱正上方的安装箱和安装在安装箱外顶壁上的显示屏主体,所述底座箱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间隙配合有垂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箱的外底壁上,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延伸至底座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壁的四角均与所述底座箱的内底壁连接有弹簧,位于安装箱两侧的所述显示屏主体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垂直的矩形的插板,所述安装箱的两侧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插板间隙配合在第一限位孔的内圈,所述插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安装箱的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安装箱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外圈均螺旋配合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两个所述丝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延伸出丝杆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位于固定板下方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限位柱,所述安装箱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活动孔的内圈,两个所述限位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圈。优选的,所述底座箱的内底壁的四角均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焊接在底座箱的内顶壁上,所述支撑板间隙配合在四个所述固定杆的外圈,四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四个所述固定杆的外圈。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顶壁上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移动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的底端。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安装箱的下方且焊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底座箱的外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优选的,两个所述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安装箱、转轴、把手、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丝杆、移动板、限位柱、固定板、插板、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配合作用,通过转动把手即可完成显示屏的拆卸,方便拆卸显示屏,方便对显示屏进行维修,实用性较高。2、通过底座箱、弹簧、支撑板、支撑柱和安装箱的配合作用,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作用,可有效的减小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移动时发生的震动,可防止显示屏因移动时发生的震动而损坏,可保证显示屏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1、底座箱;2、支撑板;3、弹簧;4、万向轮;5、固定杆;6、支撑柱;7、安装箱;8、转轴;9、把手;10、丝杆;11、移动板;12、限位柱;13、插板;14、固定板;15、显示屏主体;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一限位孔;19、第二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擦找图1-3,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包括底座箱1、安装在底座箱1正上方的安装箱7和安装在安装箱7外顶壁上的显示屏主体15,底座箱1的外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4,底座箱1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间隙配合有垂直的支撑柱6,支撑柱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箱7的外底壁上,四个支撑柱6的底端延伸至底座箱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底壁的四角均与底座箱1的内底壁连接有弹簧3,位于安装箱7两侧的显示屏主体15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垂直的矩形的插板13,安装箱7的两侧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8,插板13间隙配合在第一限位孔18的内圈,插板1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9,安装箱7的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转轴8,转轴8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箱7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安装箱7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0,两个丝杆10的外圈均螺旋配合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11,两个丝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延伸出丝杆10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两个第二锥齿轮17均与第一锥齿轮16啮合连接,位于固定板14下方的两个移动板11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限位柱12,安装箱7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两个限位柱12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活动孔的内圈,两个限位柱1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第二限位孔19的内圈。底座箱1的内底壁的四角均焊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顶端焊接在底座箱1的内顶壁上,可保证固定杆5的稳定性,支撑板2间隙配合在四个固定杆5的外圈,四个弹簧3分别套设在四个固定杆5的外圈,可防止弹簧3因长期伸缩而发生过度的变形。安装箱7的内顶壁上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移动板11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的底端,可保证移动板11能够平稳的水平移动。转轴8的底端延伸至安装箱7的下方且焊接有把手9,可方便转动转轴8。两个丝杆10的螺纹方向相反,当转动转轴8时,通过第一锥齿轮16与两个第二锥齿轮17的传动,可使得两个丝杆10沿相反方向转动,通过丝杆10与移动板11的螺旋传动,即可使得两个移动板11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实施例:移动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时,显示屏主体15、安装箱7、支撑柱6和支撑板2会发生震动,即会使得显示屏主体15、安装箱7、支撑柱6和支撑板2不断升降,即会使得弹簧3不断伸缩,通过弹簧3的弹性和势能作用,可使弹簧3不断伸缩并迅速趋于回位,即可使得显示屏主体15、安装箱7、支撑柱6和支撑板2迅速趋于回位,从而有效的减小了移动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时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包括底座箱(1)、安装在底座箱(1)正上方的安装箱(7)和安装在安装箱(7)外顶壁上的显示屏主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间隙配合有垂直的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箱(7)的外底壁上,四个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延伸至底座箱(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壁的四角均与所述底座箱(1)的内底壁连接有弹簧(3),位于安装箱(7)两侧的所述显示屏主体(15)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垂直的矩形的插板(13),所述安装箱(7)的两侧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8),所述插板(13)间隙配合在第一限位孔(18)的内圈,所述插板(1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9),所述安装箱(7)的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转轴(8),所述转轴(8)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箱(7)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安装箱(7)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0),两个所述丝杆(10)的外圈均螺旋配合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11),两个所述丝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延伸出丝杆(10)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7)均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6)啮合连接,位于固定板(14)下方的两个所述移动板(11)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限位柱(12),所述安装箱(7)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两个所述限位柱(12)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活动孔的内圈,两个所述限位柱(1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孔(19)的内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历史文献多媒体展示装置,包括底座箱(1)、安装在底座箱(1)正上方的安装箱(7)和安装在安装箱(7)外顶壁上的显示屏主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间隙配合有垂直的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箱(7)的外底壁上,四个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延伸至底座箱(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壁的四角均与所述底座箱(1)的内底壁连接有弹簧(3),位于安装箱(7)两侧的所述显示屏主体(15)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垂直的矩形的插板(13),所述安装箱(7)的两侧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8),所述插板(13)间隙配合在第一限位孔(18)的内圈,所述插板(1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9),所述安装箱(7)的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转轴(8),所述转轴(8)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箱(7)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安装箱(7)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0),两个所述丝杆(10)的外圈均螺旋配合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11),两个所述丝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延伸出丝杆(10)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7)均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6)啮合连接,位于固定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睿
申请(专利权)人:刘轩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