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防护栏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5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防护栏杆,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伸缩栏杆和第二伸缩栏杆,其均包括有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设有竖直方向的两个凹槽,两组伸缩带分别从所述凹槽中伸出,所述伸缩带的自由端上、下部均连接有伸缩头;所述支柱上还设有与所述伸缩头相配适的卡接头;所述第一伸缩栏杆中的所述伸缩带由所述伸缩头拉出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伸缩栏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栏杆的卡接头相配结;开口向上的U形气囊,其填充于所述两条伸缩带之间的间隙,上端与所述伸缩带顶部齐平,下端与地面接触;重物可以从所述气囊上端开口处灌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所述伸缩带结构便于拆装,能够防止施工用料溅出,气囊可以防撞、挡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防护栏杆
本技术涉及施工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防护栏杆。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施工时,需要设立施工防护装置,以隔离施工场地和外界,维护施工安全。现有技术的施工防护装置结构复杂,不方便拆装,被撞击后容易翻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运输转移。CN207392888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栏杆,它包括立柱、万向轮、端部连接结构和横臂;万向轮设置在立柱的下端,横臂通过端部连接结构与立柱连接;所述的端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连接支撑,连接支撑上设置转轴,横臂与转轴连接并可绕转轴转动;当立柱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横臂时,相邻横臂通过连接套筒连接,并采用螺钉将横臂与连接套筒锁紧。采用这种方法,虽然拆装方便,但是不具备防撞以及防止施工用料溅出施工场地外的效果。所以设计一种拆装方便,具有防撞和防止施工用料飞溅功能的施工防护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防护栏杆,其能够起警示作用。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施工防护栏杆,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伸缩栏杆和第二伸缩栏杆,所述第一伸缩栏杆和第二伸缩栏杆均包括有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设有竖直方向的两个凹槽,两组伸缩带分别从所述凹槽中伸出,所述伸缩带的自由端上部和下部均连接有伸缩头;所述支柱上还设有与所述伸缩头相配适的卡接头;所述第一伸缩栏杆中的所述伸缩带由所述伸缩头拉出延伸至所述第二伸缩栏杆,通过所述伸缩头与所述第二伸缩栏杆的所述卡接头相配结,将所述伸缩带展开于所述第一伸缩栏杆与第二伸缩栏杆之间;开口向上的U形气囊,其填充于所述两条伸缩带之间的间隙,上端与所述伸缩带顶部齐平,下端与地面接触;重物可以从所述气囊上端开口处灌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气囊上设有充气阀。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柱的高度为1m-1.3m之间。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伸缩带上设有警示标志。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警示标志上涂覆有荧光材料。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伸缩带的厚度低于1mm。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套有橡胶防滑圈。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伸缩栏杆的伸缩头和卡接头装置,因此拆装方便;由于两个所述伸缩栏杆之间展开有两条平行的所述伸缩带,因此能够防止施工用料溅到施工场地外面,防护效果好;由于伸缩带的间隙中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气囊,重物灌入其中,可以增加防护栏杆的重心,更加牢固。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栏杆的主视图;图2为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栏杆的后视图;图3为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栏杆的俯视放大图;图4为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栏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伸缩栏杆;2、第二伸缩栏杆;3、底座;4、支柱;5、凹槽;6、伸缩带;7、伸缩头;8、卡接头;9、气囊;10、开口;11、充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图1-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伸缩栏杆1和第二伸缩栏杆2,所述第一伸缩栏杆1和第二伸缩栏杆2均包括有底座3和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的支柱4,所述支柱4的侧壁上设有竖直方向的两个凹槽5,两组伸缩带6分别从所述凹槽5中伸出,所述伸缩带6的自由端上部和下部均连接有伸缩头7;所述支柱4上还设有与所述伸缩头7相配适的卡接头8;所述第一伸缩栏杆1中的所述伸缩带6由所述伸缩头7拉出延伸至所述第二伸缩栏杆2,通过所述伸缩头7与所述第二伸缩栏杆2的所述卡接头8相配结,将所述伸缩带6展开于所述第一伸缩栏杆1与第二伸缩栏杆2之间;开口向上的U形气囊9,其填充于所述两条伸缩带6之间的间隙,上端与所述伸缩带6顶部齐平,下端与地面接触;重物可以从所述气囊9上端开口10处灌入。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首先将两个伸缩栏杆放置于施工场地与外界隔离处,并保持一定距离,将所述第一伸缩栏杆1上的伸缩带6自由端的上下两个伸缩头7从所述凹槽5中伸出,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伸缩栏杆2上与所述伸缩头7相配适的卡接头8上,从而在两个伸缩栏杆间形成两条平行的伸缩带6,将施工场地与外界分隔开,维护施工安全;再将所述开口10向上的气囊9填充于两条所述伸缩带6形成的间隙中,其下端与地面接触从而固定在地面上,具有防撞功能,并且能够防止施工用料飞溅出场地外,再将重物如水、泥沙等从所述U形气囊9的开口10处灌入,能够降低所述防护装置的重心,使其更加牢固;还可根据施工场地需要隔离的范围,相应设置多个伸缩栏杆,彼此两两配合,形成一个防护带;施工结束需要移除防护装置时,只需将所述U形气囊9取出,将重物倒掉后收起,再将所述伸缩带6缩回至所述伸缩栏杆内,拆除方便,节省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转移。上述方案中的施工防护栏杆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气囊9上设有充气阀11。采用这种方案,安装所述气囊9时使用所述充气阀11对其充气,拆除所述气囊9时使用所述充气阀11对其放气,收纳更为方便。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的实施态样。上述方案中的施工防护栏杆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支柱4的高度为1m-1.3m之间。采用这种方案,设置所述支柱4的高度区间为1m-1.3m,既可以防止高度过低防护效果不佳,也避免了高度过高收纳不便。上述方案中的施工防护栏杆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伸缩带6上设有警示标志。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对来往行人车辆起提醒作用。上述方案中的施工防护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警示标志上涂覆有荧光材料。采用这种方案,荧光材料在黑暗中会自发光,即使在晚上也能起很好的警示效果。上述方案中的施工防护栏杆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伸缩带6的厚度低于1mm。在这种方案中,所述伸缩带6的厚度若高于1mm,则展开缩回较为费力,并且也需要配制更大的所述伸缩头7、卡接头8以及支柱4,增加了成本。上述方案中的施工防护栏杆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套有橡胶防滑圈。采用这种方案,可以防止所述底座3滑动,更耐压安全。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技术的说明的。对本技术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由于所述伸缩栏杆的伸缩头7和卡接头8装置,因此拆装方便;由于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包括:/n结构相同的第一伸缩栏杆和第二伸缩栏杆,其包括有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设有竖直方向的两个凹槽,两组伸缩带分别从所述凹槽中伸出,所述伸缩带的自由端上部和下部均连接有伸缩头;所述支柱上还设有与所述伸缩头相配适的卡接头;所述第一伸缩栏杆中的所述伸缩带由所述伸缩头拉出延伸至所述第二伸缩栏杆,通过所述伸缩头与所述第二伸缩栏杆的所述卡接头相配结,将所述伸缩带展开于所述第一伸缩栏杆与第二伸缩栏杆之间;/n开口向上的U形气囊,其填充于所述两条伸缩带之间的间隙,上端与所述伸缩带顶部齐平,下端与地面接触;重物可以从所述气囊上端开口处灌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相同的第一伸缩栏杆和第二伸缩栏杆,其包括有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设有竖直方向的两个凹槽,两组伸缩带分别从所述凹槽中伸出,所述伸缩带的自由端上部和下部均连接有伸缩头;所述支柱上还设有与所述伸缩头相配适的卡接头;所述第一伸缩栏杆中的所述伸缩带由所述伸缩头拉出延伸至所述第二伸缩栏杆,通过所述伸缩头与所述第二伸缩栏杆的所述卡接头相配结,将所述伸缩带展开于所述第一伸缩栏杆与第二伸缩栏杆之间;
开口向上的U形气囊,其填充于所述两条伸缩带之间的间隙,上端与所述伸缩带顶部齐平,下端与地面接触;重物可以从所述气囊上端开口处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平刘长卿刘东瑞王高平胡卓航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