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预制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9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式预制墙体。该整体式预制墙体包括骨架结构以及包裹骨架结构的泡沫混凝土,骨架结构具有从墙体的边侧面露出泡沫混凝土层的U形架。该墙体在装配过程中起吊方便且能够与其他墙体牢靠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预制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式预制墙体。
技术介绍
整体式预制墙体是由骨架结构和包裹骨架结构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成的墙体结构。整体式预制墙体的结构强度较高,可根据实际需要制造成较薄的墙体,作为室内隔墙使用时可以增加室内使用面积;由于泡沫混凝土质地较轻,使用整体式预制墙体可以减轻建筑物基础载荷;另外,泡沫混凝土本身具有隔热、隔音的效果,可以使整体式预制墙体具有保温、降噪的功能。基于上述优点,整体式预制墙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中。现有的整体式预制墙体在装配时,为了不破坏墙体表面的结构,需要额外配备承托吊绳来进行吊装,通过承托吊绳绑住墙体进行吊装,稳定性较差,安全隐患较大;另外,现有的整体式预制墙体在装配时,与其他墙体的固定多通过凹凸配合结构来实现,装配难度较大,且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装配过程中起吊方便且能够与其他墙体牢靠固定的整体式预制墙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式预制墙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整体式预制墙体包括骨架结构以及包裹骨架结构的泡沫混凝土,骨架结构具有从墙体的边侧面露出泡沫混凝土层的U形架。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式预制墙体的有益效果是:该整体式预制墙体一个便形成一整堵墙,在墙体的边侧面设置U形架,墙体在装配时,吊车的吊钩可以钩住U形架起吊,而不需要再专门配备承托吊绳,起吊非常方便,而且,通过吊钩钩住U形架起吊,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另外,该墙体的边侧面的U形架漏出泡沫混凝土层,则在与其他墙体固定时,可以使相邻的墙体之间的U形架先焊接固定,然后在连接位置处浇注泡沫混凝土,连接非常牢靠稳固。进一步的,骨架结构包括外层框架,外层框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网格状框架面和安装在两网格状框架面四周的U形架,U形架的两相对边分别与两网格状框架面固定连接。这种形式的外层框架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进一步的,骨架结构包括外层框架,外层框架包括开口横向相对的两列U形骨架以及开口纵向相对的两排U形骨架,成排的U形骨架和成列的U形骨架的边相互交叉而形成与墙面平行的网格状框架面,成排的U形骨架和成列的U形骨架的边在相互交叉位置固定连接,U形骨架的远离开口一侧的部分构成所述U形架。由U形骨架组成外层框架,组成骨架结构的原材料较为简单,仅为一种或两种U形骨架,生产较为方便。进一步的,成列布置的U形骨架中相邻两个U形骨架之间的间距等于成排布置的U形骨架中相邻的两个U形骨架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使整个外层框架的结构组成较为均匀,进而可以使整个墙体各处的结构较为稳定。进一步的,骨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层框架内的多个中部支架,中部支架支撑在两网格状框架面之间。设置中部支架可以提高外层框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整个墙体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定义成排的U形骨架和成列的U形骨架的边相互交叉的点为网格交点,中部支架包括一端汇聚一点、另一端分设多处的多个支撑筋,多个支撑筋汇聚一点的端部与一侧网格状框架面的网格交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网格状框架面的网格交点连接,而在两个网格状框架面之间形成多棱锥结构。多棱锥状的中部支架相比于在外层框架内设置单个的支撑筋,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骨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泡沫混凝土层的外表面设有装饰层。将装饰层集成在墙体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先做墙体、再做装饰的流程,可以将工序提前,进而便于整个生产的管理。进一步的,U形架的从墙体的边侧面的露出高度为100-400mm。这个高度范围既满足墙体的吊装,又满足相邻墙体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根据生产中不同的需求,U形架的从墙体的边侧面的露出高度为120mm或230mm或300mm。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式预制墙体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式预制墙体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式预制墙体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第一U形骨架,2-第二U形骨架,3-第一支撑筋,4-泡沫混凝土,5-第二支撑筋,6-框架板,7-第三U形骨架,8-第四U形骨架,9-第三支撑筋,10-圆孔,11-泡沫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式预制墙体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整体式预制墙体包括骨架结构和包裹骨架结构的泡沫混凝土4,骨架结构包括外层框架,外层框架包括两列开口横向相对的第一U形骨架1和两排开口纵向相对的第二U形骨架2,相对的两第一U形骨架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相对的两第二U形骨架2同样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两列第一U形骨架1中相邻的两第一U形骨架1之间的间距等于两排第二U形骨架2中相邻两第二U形骨架2之间的间距;两列第一U形骨架1和两排第二U形骨架2相互交叉设置,且第一U形骨架1的边和第二U形骨架2的边在交叉位置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U形骨架1和第二U形骨架2位于墙体同一侧的边相互交叉形成与墙面平行的网格状框架面,定义第一U形骨架1和第二U形骨架2的边相互交叉的点为网格交点。如图1所示,骨架结构还包括设于外层框架内的第一支撑筋3,第一支撑筋3四个一组,且四个第一支撑筋3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一个网格状框架面的一个网格交点处,四个第一支撑筋3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另一个网格状框架面的不同的网格交点处,四个第一支撑筋3形成一个四棱锥结构;图1中仅显示四个四棱锥结构,实际上骨架结构中的四棱锥结构不止四个,附图仅做示意,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另外,图1中显示的四棱锥结构顶角都在一个网格状框架面处,实际上,四棱锥结构的顶角位于哪个网格状框架面处并不受限制,可以是部分四棱锥结构的顶角位于一个网格状框架面处,另一部分四棱锥结构的顶角位于另一个网格状框架面处;该四棱锥结构即为第一支撑筋3形成的多棱锥结构,该四棱锥结构构成本实施例1的中部支架。如图1所示,在骨架结构内部和外部还浇注有泡沫混凝土4(图1为了显示内部的骨架结构,仅显示出部分包裹在骨架结构外侧的泡沫混凝土4),泡沫混凝土4包裹住骨架结构后并向外侧超出50mm;在骨架结构上包裹泡沫混凝土4后,位于墙体的边侧面的第一U形骨架1和第二U形骨架2均有部分露出泡沫混凝土4,本实施例1中,第一U形骨架1和第二U形骨架2露出泡沫混凝土4的高度为120mm,露出泡沫混凝土4的第一U形骨架1和第二U形骨架2构成该墙体的U形架,U形架可在该墙体装配时配合吊装设备吊装墙体,还用于在墙体装配时与相邻墙体的U形架焊接以固定相邻的墙体。上述泡沫混凝土4以水泥、粉煤灰和水为主要原料,再加上添加剂,经物理发泡后制得。在泡沫混凝土4的外表面还设有装饰层,以将生产中装饰的工序提前;制作装饰层的流程具体为:首先将泡沫混凝土的外表面进行打磨,然后进行底漆喷涂,最后进行普通面漆喷涂即可。本技术所提供的整体式预制墙体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结构以及包裹骨架结构的泡沫混凝土,所述骨架结构具有从墙体的边侧面露出泡沫混凝土层的U形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结构以及包裹骨架结构的泡沫混凝土,所述骨架结构具有从墙体的边侧面露出泡沫混凝土层的U形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外层框架,所述外层框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网格状框架面和安装在两网格状框架面四周的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两相对边分别与两网格状框架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外层框架,所述外层框架包括开口横向相对的两列U形骨架以及开口纵向相对的两排U形骨架,成排的U形骨架和成列的U形骨架的边相互交叉而形成与墙面平行的网格状框架面,成排的U形骨架和成列的U形骨架的边在相互交叉位置固定连接,U形骨架的远离开口一侧的部分构成所述U形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成列布置的U形骨架中相邻两个U形骨架之间的间距等于成排布置的U形骨架中相邻的两个U形骨架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凤郭会师
申请(专利权)人:恒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