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6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原有重力式挡土墙、填土边坡、设置在挡土墙上的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布设在填土边坡内的土工格栅加固结构、坡内排水盲沟、坡顶截水沟、坡底排水沟和布设在填土边坡坡面的生态土袋;所述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包括铺设在挡土墙表面的格构梁框架和设置在格构梁框架节点处的预应力锚杆或锚索,所述土工格栅加固结构设置有多层,是在填土边坡的堆填过程中铺设于填土之间,且铺设方向垂直于挡土墙,所述坡内排水盲沟平行于边坡斜面呈水平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原有挡墙的抗倾覆、抗滑移等稳定性,并增强了填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降低了上部填土对原有挡墙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边坡加固领域,具体涉及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技术背景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墙后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对于一般高度的自然边坡或建筑边坡,重力式挡土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护或治理方式。当重力式挡墙应用于仓储、工业厂区或其他场地内的建筑边坡支护时,场地内土地利用率要求较高,由于墙后场地的规划用途改变导致墙后填土加高场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原有挡墙上方形成填方边坡导致原有挡墙的受力条件改变,原有挡墙的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等将不满足现状;且采用对原有挡墙加高的措施对挡墙底部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应提高,支护效果存在缺陷,因此对原有挡墙如何加固和对挡墙上部填方边坡如何处理以保证原有挡墙和填方边坡的稳定性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可以针对原有边坡重力式挡墙加固结构上部由于场地规划需要大面积填方而导致原有挡墙和上部填方边坡稳定性不足的情况,分别对下部的原有重力式挡墙和上部填方边进行加固,保证原有挡墙和填方边坡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包括下部原有重力式挡土墙和置于挡土墙上部的填土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挡土墙上的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布设在填土边坡内的土工格栅加固结构、坡内排水盲沟、坡顶截水沟、坡底排水沟和布设在填土边坡坡面的生态土袋;所述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包括铺设在挡土墙表面的格构梁框架和设置在格构梁框架节点处的预应力锚杆或锚索,且预应力锚杆或锚索的锚固段置于挡土墙后侧岩土体内,其自由段通过预张拉力并采用混凝土封锚固定于格构梁框架的节点处;所述土工格栅加固结构包括在填土边坡的堆填过程中铺设于填土之间的多层土工格栅,且每层土工格栅铺设方向垂直于挡土墙,所述坡内排水盲沟平行于边坡斜面呈水平布置,所述坡顶截水沟设置在填土边坡的坡顶面上,所述坡底排水沟设置在与挡土墙底边平齐的坡底面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施工在挡土墙地基的高压旋喷加固体,所述高压旋喷加固体由采用地质钻机从挡土墙顶部和墙趾两处引孔施工的多根相互咬合的高压旋喷桩组成,高压旋喷桩桩间搭接宽度不小于300mm,高压旋喷加固体宽度不小于挡墙基础宽度+300mm×2,长度为原挡墙基础的长度+300mm×2,加固区域深度大于0.5倍的挡墙基础的宽度。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土工格栅材料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格栅,相邻两层土工格栅之间的距离相等,并通过U型钉固定;土工格栅距离边坡面预留2.5~3.5m的宽度作为生态土袋的反包坡面,并在坡面喷播植草形成植物护坡面。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格构梁框架是由紧贴在原有重力式挡土墙墙面的水平格构梁和纵向格构梁组成。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应力锚杆或锚索打入角度为10~15°,其自由段做防腐处理;当采用预应力锚杆时,其锚固段内的锚杆钢筋采用对中支架对中固定;当采用预应力锚索时,锚索钢绞线采用对中隔离支架和紧固环分离绑紧,且锚索与隔离支架相互垂直。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盲沟长度到达填土边坡与强夯碾压分界线处。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重力式挡土墙材料为毛石混凝土或浆砌石。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旋喷加固体采用隔孔施工,且施工完成后留在挡土墙上的钻孔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充填密实。本技术的格构梁的施工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进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原有重力式挡墙的被动防护变为格构预应力锚杆或锚索主动防护,提高了原有挡墙的稳定性,且能有效地控制挡墙位移;(2)本技术针对上部填方边坡采用在填土中铺设土工格栅,利用每一层土工格栅与填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且边坡稳定区内土工格栅与土体产生摩擦阻力以平衡滑动区的推力,从而保证填方边坡的稳定;(3)本技术利用原有的挡墙支护结构,有效地解决挡墙上部大面积填方导致原有挡墙和填方边坡稳定性不足且对原有挡墙加高支护效果存在缺陷的问题,不需要拆除原有挡墙,避免了拆除工程导致边坡失稳的风险,同时节约了加固费用和施工工期,生态环保,对于此类边坡加固工程值得推广应用。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增强了原有挡墙的抗倾覆、抗滑移等稳定性,并增强了填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降低了上部填土对原有挡墙的不利影响,有效地解决了重力式挡墙上部大面积填方导致原有挡墙和填方边坡稳定性不足且对原有挡墙加高存在支护效果缺陷的问题,不需要拆除原有挡墙,避免了拆除工程导致边坡失稳的风险,同时节约了加固费用和施工工期,生态环保,对于此类边坡挡墙加固工程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始边坡挡墙支护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加固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加固结构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高压旋喷加固处理挡墙地基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格构锚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5中的B部位放大图。图中:1—挡土墙,1-1—挡土墙基础,2—高压旋喷加固体,2-1—高压旋喷引孔,2-2—高压旋喷桩,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3-1—锚固段,3-2—自由段,3-3—对中隔离支架,3-4—箍筋环,3-5—锚杆或锚索导向帽,3-6—锚杆或锚索头部,3-7—锚索孔,3-8—PVC套管,4—格构梁框架,4-1水平格构梁,4-2—纵向格构梁,5—后侧岩土体,6—原始坡面线,7—排水盲沟,8—土工格栅加固结构,9—生态土袋,10—U型钉,11—植物护坡面,12—坡顶截水沟,13—坡底排水沟,14—填土边坡,15—坡顶面,16—坡底面,17—混凝土封锚体,17-1—锚具,17-2—钢垫板,17-3—封锚混凝土,18—强夯碾压分界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6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包括下部原有重力式挡土墙(1)和挡土墙(1)上部的填土边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挡土墙(1)上的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布设在填土边坡(14)内的土工格栅加固结构(8)、坡内排水盲沟(7)、坡顶截水沟(12)、坡底排水沟(13)和布设在填土边坡(14)坡面的生态土袋(9);所述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包括铺设在挡土墙(1)表面的格构梁框架(4)和设置在格构梁框架(4)节点处的预应力锚杆或锚索(3),且预应力锚杆或锚索(3)的锚固段(3-1)置于挡土墙(1)后侧岩土体(5)内,其自由段(3-2)通过预张拉力并采用混凝土封锚(3-3)固定于格构梁框架(4)的节点处;所述土工格栅加固结构(8)包括在填土边坡(14)的堆填过程中铺设于填土之间的多层土工格栅,且每层土工格栅铺设方向垂直于挡土墙(1),所述坡内排水盲沟(7)平行于边坡斜面呈水平布置,所述坡顶截水沟(12)设置在填土边坡(14)的坡顶面(15)上,所述坡底排水沟(13)设置在与挡土墙(1)底边平齐的坡底面(1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包括下部原有重力式挡土墙(1)和挡土墙(1)上部的填土边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挡土墙(1)上的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布设在填土边坡(14)内的土工格栅加固结构(8)、坡内排水盲沟(7)、坡顶截水沟(12)、坡底排水沟(13)和布设在填土边坡(14)坡面的生态土袋(9);所述格构锚杆或锚索支护结构包括铺设在挡土墙(1)表面的格构梁框架(4)和设置在格构梁框架(4)节点处的预应力锚杆或锚索(3),且预应力锚杆或锚索(3)的锚固段(3-1)置于挡土墙(1)后侧岩土体(5)内,其自由段(3-2)通过预张拉力并采用混凝土封锚(3-3)固定于格构梁框架(4)的节点处;所述土工格栅加固结构(8)包括在填土边坡(14)的堆填过程中铺设于填土之间的多层土工格栅,且每层土工格栅铺设方向垂直于挡土墙(1),所述坡内排水盲沟(7)平行于边坡斜面呈水平布置,所述坡顶截水沟(12)设置在填土边坡(14)的坡顶面(15)上,所述坡底排水沟(13)设置在与挡土墙(1)底边平齐的坡底面(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施工在挡土墙(1)地基的高压旋喷加固体(2),所述高压旋喷加固体(2)由采用地质钻机从挡土墙(1)顶部和墙趾两处引孔施工的多根相互咬合的高压旋喷桩(2-2)组成,高压旋喷桩(2-2)桩间搭接宽度不小于300mm,高压旋喷加固体(2)宽度不小于挡墙基础(1-1)宽度+300mm×2,长度为原挡墙基础(1-1)的长度+300mm×2,加固区域深度大于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伟庞成立李青炜陈学龙韩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