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无线通信设备、车轮、轮胎气压监视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323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天线设置于车轮的设置面。天线具备第1导体、第2导体、1个或多个第3导体、第4导体以及供电线。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在第1方向上对置。1个或多个第3导体位于第1导体与第2导体之间,在第1方向上延伸。第4导体与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连接,在第1方向上延伸。供电线与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经由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第4导体的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车轮的设置面对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天线、无线通信设备、车轮、轮胎气压监视系统以及车辆关联申请的相互参考本申请主张2018年1月22日在日本提出专利申请的特愿2018-008414的优先权,将该在先的申请的公开整体为了参考而引入于此。
本公开涉及天线、无线通信设备、车轮、轮胎气压监视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过去,已知利用设置于金属等导电体的天线的无线通信技术。从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在金属导体反射。在金属导体反射的电磁波产生180°的相位偏离。反射的电磁波与从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合成。从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存在由于与有相位的偏离的电磁波的合成而振幅变小的情况。结果,从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的振幅变小。通过将天线与金属导体的距离设为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λ的1/4,来减低反射波的影响。对于此,提出通过人工的磁壁来减低反射波的影响的技术。该技术例如记载于非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村上等、“利用电介质基板的人工磁导体的低剖面设计和频带特性”信学论(B)、Vol.J98-BNo.2、pp.172-179非专利文献2:村上等、“用于带AMC反射板的偶极天线的反射板的最佳结构”信学论(B)、Vol.J98-BNo.11、pp.1212-1220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设置于车轮的设置面。天线具备第1导体、第2导体、1个或多个第3导体、第4导体以及供电线。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在第1方向上对置。1个或多个第3导体位于第1导体与第2导体之间,在第1方向上延伸。第4导体与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连接,在第1方向上延伸。供电线与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经由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第4导体的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车轮的设置面对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设备设置于车轮的设置面。无线通信设备具备天线。天线具备第1导体、第2导体、1个或多个第3导体、第4导体以及供电线。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在第1方向上对置。1个或多个第3导体位于第1导体与第2导体之间,在第1方向上延伸。第4导体与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连接,在第1方向上延伸。供电线与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经由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第4导体的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车轮的设置面对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轮具备天线。天线具备第1导体、第2导体、1个或多个第3导体、第4导体以及供电线。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在第1方向上对置。1个或多个第3导体位于第1导体与第2导体之间,在第1方向上延伸。第4导体与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连接,在第1方向上延伸。供电线与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经由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第4导体的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车轮的设置面对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气压监视系统具备第1无线通信设备和第2无线通信设备。第1无线通信设备设置于车轮的设置面。第1无线通信设备具备天线和气压传感器。天线具备第1导体、第2导体、1个或多个第3导体、第4导体以及供电线。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在第1方向上对置。1个或多个第3导体位于第1导体与第2导体之间,在第1方向上延伸。第4导体与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连接,在第1方向上延伸。供电线与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经由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第4导体的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车轮的设置面对置。第1无线通信设备基于由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来从天线对第2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信号。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具备第1无线通信设备和第2无线通信设备。第1无线通信设备设置在车轮的设置面。第1无线通信设备具备天线和气压传感器。天线具备第1导体、第2导体、1个或多个第3导体、第4导体以及供电线。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在第1方向上对置。1个或多个第3导体位于第1导体与第2导体之间,在第1方向上延伸。第4导体与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连接,在第1方向上延伸。供电线与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经由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设置成第4导体的面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车轮的设置面对置。第1无线通信设备基于由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来从天线对第2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谐振器的俯视观察的图。图3A是图1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3B是图1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4是图1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谐振器的单位结构体的概念图。图6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谐振器的俯视观察的图。图8A是图6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8B是图6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9是图6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谐振器的俯视观察的图。图12A是图10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2B是图10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3是图10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4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谐振器的俯视观察的图。图16A是图14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6B是图14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7是图14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8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观察的图。图19A是图18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19B是图18所示的谐振器的截面图。图20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21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2A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22B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22C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23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4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5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6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7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8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9A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9B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0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1A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例的概略图。图31B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例的概略图。图31C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例的概略图。图31D是表示谐振器的一例的概略图。图32A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2B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2C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2D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3A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3B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33C是俯视观察谐振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设置在车轮的设置面,所述天线的特征在于,具备:/n第1方向上对置的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n位于所述第1导体与所述第2导体之间、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1个或多个第3导体;/n与所述第1导体以及所述第2导体连接、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4导体;和/n与所述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的供电线,/n所述第1导体以及所述第2导体经由所述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n所述第4导体的面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所述车轮的所述设置面对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2 JP 2018-0084141.一种天线,设置在车轮的设置面,所述天线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1方向上对置的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
位于所述第1导体与所述第2导体之间、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1个或多个第3导体;
与所述第1导体以及所述第2导体连接、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4导体;和
与所述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的供电线,
所述第1导体以及所述第2导体经由所述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
所述第4导体的面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所述车轮的所述设置面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的所述设置面是轮辋的外周面,
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车轮的周向大致并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的轮辋具有向所述车轮的径向内侧呈现凹形状的轮辋槽,
所述车轮的所述设置面是所述轮辋槽的倾斜面,
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车轮的周向大致并行。


4.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设置在车轮的设置面,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
具备天线,
所述天线具备:
第1方向上对置的第1导体以及第2导体;
位于所述第1导体与所述第2导体之间、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1个或多个第3导体;
与所述第1导体以及所述第2导体连接、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4导体;和
与所述第3导体电磁性连接的供电线,
所述第1导体以及所述第2导体经由所述第3导体电容性连接,
所述第4导体的面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所述车轮的所述设置面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具备:对所述天线提供电力的电池,
所述天线和所述电池在所述第2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具备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基于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来从所述天线发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气压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山伸治内村弘志山崎裕史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