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15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降低换气的电力消耗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1)具备换气装置(2)和检测室内有无人的人检测传感器(35),所述换气装置(2)具有向室外输送从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排气送风机(22)、向室内输送从室外取入的空气的供气送风机(23)以及控制基于排气送风机(22)和供气送风机(23)的运转的换气风量的控制部(20),进行室内的换气。控制部(20)至少能够将换气风量切换为第一风量和大于第一风量的第二风量,在利用人检测传感器(35)未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将换气风量设为第一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系统及换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和换气的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所具备的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如下空调系统,其具备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和进行室内的换气的换气装置。作为换气装置,已知能够切换热交换换气和普通换气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所述热交换换气是伴随着从室外向室内的供气流与从室内向室外的排气流之间的热交换的换气,所述普通换气是不伴随着供气流与排气流之间的热交换的换气。空调系统通过热交换换气使向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温度接近室内的温度而使空调装置的空调负担降低。空调系统在通过将室外空气直接取入室内而不进行热交换就能够得到空调效果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普通换气,从而能够维持室内的舒适的空气环境,并降低空调负荷。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空调系统,其以室温及外部气温和室内的二氧化碳(CO2)浓度为基础来控制换气风量。CO2是使空气环境变差的成分即污染成分之一。处于室内的人越多,CO2浓度变得越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511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室内的人离开了室内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直至人离开之前为止的换气风量下的换气,所以换气的电力消耗有时变得过大。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降低换气的电力消耗的空调系统。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具备: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具有向室外输送从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排气送风机、向室内输送从室外取入的空气的供气送风机及控制基于排气送风机和供气送风机的运转的换气风量的控制部,进行室内的换气;以及人检测传感器,所述人检测传感器检测室内有无人。控制部至少能够将换气风量切换为第一风量和大于第一风量的第二风量,在利用人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将换气风量设为第一风量。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实现能够降低换气的电力消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具有的换气装置及空调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基于人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切换换气装置的换气风量的步骤的流程图。图4是利用专用的硬件实现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中的控制部的功能的情况下的控制部的结构图。图5是利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的处理器实现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中的控制部的功能的情况下的控制部的结构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空调系统具有的换气装置及空调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空调系统具有的换气装置及空调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图。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空调系统具有的换气装置及空调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空调系统基于人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切换换气装置的换气风量的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及换气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1的结构的图。空调系统1具备进行室内的换气的换气装置2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3。空调装置3进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及送风运转。在图1中,室内设为建筑物内的由墙壁6、地面7及天花板8包围的空间。室外设为建筑物的外面。换气装置2配置在比天花板8靠上方的空间中。换气装置2也可以配置在建筑物内的、比天花板8靠上方的空间以外的空间中。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设置在换气装置2的内部的结构部件。换气装置2是能够一边进行供气流与排气流的热交换一边进行换气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空调系统1通过从室外向室内的供气和从室内向室外的排气来对室内进行换气,从而维持室内的舒适的空气环境。空调系统1通过供气流与排气流的热交换,减小向室内取入的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而使空调装置3的室内的空调负担降低。换气装置2具备排气送风机22、供气送风机23及热交换器24,所述排气送风机22向室外输送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所述供气送风机23向室内输送从室外取入的空气,所述热交换器24进行排气流与供气流的热交换。排气送风机22、供气送风机23及热交换器24收纳于壳体21。在壳体21的内部,构成排气流通过的排气风路和供气流通过的供气风路。排气送风机22通过电机的驱动而产生排气流。供气送风机23通过电机的驱动而产生供气流。在图1中,省略排气送风机22的电机和供气送风机23的电机的图示。热交换器24具备排气流通过的一次侧风路和供气流通过的二次侧风路。热交换器24进行在排气风路中行进的排气流与在供气风路中行进的供气流之间的全热交换。排气流从设置于天花板8的排气口10通过管道16取入到换气装置2。通过了换气装置2的排气风路的排气流通过管道18,从设置于墙壁6的排气口12向室外吹出。供气流从设置于墙壁6的供气口13通过管道19取入到换气装置2。通过了换气装置2的供气风路的供气流通过管道17,从设置于天花板8的供气口11向室内吹出。在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风门,所述风门将从管道16向壳体21流入的排气流的排气风路切换为向热交换器24行进的风路和绕过热交换器24的旁通风路。换气装置2通过由风门堵塞旁通风路而使排气流向热交换器24行进,从而进行热交换换气。换气装置2通过由风门堵塞使排气流向热交换器24行进的风路而使排气流向旁通风路行进,从而进行普通换气。换气装置2通过风门的驱动来切换热交换换气和普通换气。此外,在图1中,省略风门及旁通风路的图示。换气装置2在普通换气中向室内输送没有经过利用热交换器24进行的与排气流的热交换的供气流。空调系统1在室外的温度比室内舒适的情况下,通过普通换气从室外向室内输送舒适温度的空气,从而使室内成为舒适的温度,并且使空调负荷降低。温度传感器25设置于排气风路。温度传感器25测量从室内取入到换气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26设置于供气风路。温度传感器26测量从室外取入到换气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换气装置2利用温度传感器26测量外部气温。温度传感器25、26的一个例子为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25、26也可以是热电偶或其他温度检测部件。换气装置2具备控制部20,所述控制部20控制基于排气送风机22和供气送风机23的运转的换气风量。包含换气风量的控制在内,控制部20控制换气装置2整体。控制部20设置于壳体21的外表面。控制部20通过控制排气送风机22的电机的驱动和供气送风机23的电机的驱动,从而控制换气装置2的换气风量。换气风量是供气流和排气流的风量。另外,控制部20通过控制风门的驱动,从而控制热交换换气和普通换气的切换。遥控器27设置于室内。遥控器27接受换气装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具备:/n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具有向室外输送从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排气送风机、向所述室内输送从所述室外取入的空气的供气送风机及控制基于所述排气送风机和所述供气送风机的运转的换气风量的控制部,进行所述室内的换气;以及/n人检测传感器,所述人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室内有无人,/n所述控制部至少能够将所述换气风量切换为第一风量和大于所述第一风量的第二风量,在利用所述人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将所述换气风量设为所述第一风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具备:
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具有向室外输送从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排气送风机、向所述室内输送从所述室外取入的空气的供气送风机及控制基于所述排气送风机和所述供气送风机的运转的换气风量的控制部,进行所述室内的换气;以及
人检测传感器,所述人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室内有无人,
所述控制部至少能够将所述换气风量切换为第一风量和大于所述第一风量的第二风量,在利用所述人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将所述换气风量设为所述第一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能够在包含所述第一风量和所述第二风量在内的多个风量之间切换所述换气风量,
所述第一风量是所述多个风量中的最小的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具备进行所述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
所述人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调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换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具备进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外川一桶谷健太是友正行津田启志户田悠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